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
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篇1】
《岳飛傳》講述了岳飛的一生,他自幼習兵法、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一名智勇雙全、對國家忠心耿耿的將領。岳飛的智勇雙全和精忠報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飛發現敵軍用“拐子馬”進攻,這種騎兵不同于一般的騎兵,馬和士兵全都裹著厚厚的鐵甲,并且都用繩子連著,但唯獨馬腳沒有裝上鐵甲。正所謂百密一疏,聰明的岳飛抓住了這個弱點,制造了很多鉤鐮槍,用來砍馬腿,讓敵軍迅速潰不成軍。岳飛之所以可以擊敗敵軍,是因為他通過細心觀察,抓住了敵軍的弱點,針對弱點進行思考研究。這也是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的應對方法,不要知難而退,多觀察多思考,找到問題的關鍵,找到解題的思路。
岳飛年少時,岳母在他身上刺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岳飛一生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岳家軍訓練有素,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金人被他打怕了,邀他同享榮華富貴,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岳飛慷慨陳詞道:“我身為宋朝的誠信公,現在國家動亂,山河欲墜,我怎么可能背叛國家?”一首《滿江紅怒發沖冠》就是岳飛一生的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也將“精忠報國”當成他一生的目標,像民族英雄岳飛一樣為國竭盡忠誠。而我們少年兒童應牢記: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是這個民族根莖,未來是現在的少年創造的。所以我們平時要從小事做起,要虛心接受批評,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一點一滴積累,不斷努力。
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篇2】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題記
這首蕩氣回腸的詞,讓我仿佛看見民族英雄——岳飛,金盔銀甲,在戰場上奮勇殺番,英姿颯爽,戰無不勝的情景。
宋朝,在一個洪水滔滔的時間,誕生了一位這樣的民族英雄,金戈鐵馬,英勇善戰,
無數次打敗金兵的,卻因奸臣當道,最后在風波亭被害。大宋短暫的安寧是他與將士、兄弟、家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這首詞既是遺書,又是感嘆。
遺書,對家人,更是對大宋百姓和江山社稷的遺書。
感嘆,是對奸臣當道的感嘆,更是對金兵豺狗虎狼品性的感嘆!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有智慧,難住殺了那么多番兵,收復了那么多江山,降服了那么多武將都是靠武力嗎?在《金鏢結義平定翻陽》中岳飛用智慧將武藝與他平分秋色的余化龍招到麾下……
論智慧,比起他,我差遠了。在幼兒園里,六一兒童節時,我們有個游戲叫穿針引線。玩法是將一根細線穿過一根10厘米長的圓柱,圓柱中心是中空的管道,但是管道不是直的,這個游戲的難點就在這里。我試過用針穿,用手直接送線過管道,用嘴吸都沒有成功。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辦法,最后只能呆坐在椅子上,腦袋也不“運作”了。
最后還是老師揭曉了操作辦法。她先拿來一顆黃豆,用一點膠水將線粘在黃豆上,等膠水干了后,把圓柱豎直的拿在手里,將黃豆從上面的開口處放下去,利用重力的作用使黃豆穿過整個管道,成功的把線穿了過去。
我們恍然大悟,其實這也并不難,我們辦什么想不到呢?那就是沒有仔細觀察,沒有堅持到底。我比岳飛差遠了!
忠勇、膽量、見識,文武雙全,巧妙運用智慧,堅強不屈……都是岳飛這位英雄的秉性。
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篇3】
正直·忠誠·愛國
假期里,我讀了《岳飛傳》,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正直的人格
岳飛是一個正直的人。有一次,他的兒子岳云把岳飛掛出去的免戰牌打碎了,違反了軍令。岳飛賞罰分明,要處置兒子岳云。在眾人的求情下,才勉強同意給兒子岳云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讀什么樣的書,做什么樣的人。我多次在新聞和報紙上看到“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我們中華民族也涌現出許許多多擁有正直人格的人物。如《呂氏春秋》里的祁黃羊,推薦“仇人”解狐做南陽縣令,推薦兒子掌管國家軍事,這種唯才是舉的人格,被后人傳揚,值得我們學習。
忠誠的品質
岳飛是一個忠誠的人。作為一個軍人,更加要忠誠。在和金兀術作戰的時候,岳飛接到圣旨,說“秋后再戰”。岳飛手下的將領們都建議岳飛進軍,但是岳飛卻表示不聽圣上旨意,就是不忠不孝之人。雖然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但是岳飛的選擇也是忠誠的表現。
讀什么樣的書,做什么樣的人。我課外了解到俄老戰士亞斯涅夫是這樣評價XI爺爺的,他說:“他有過極不平凡的個人經歷,受到過磨練,即使是在父親受到迫害的時期,他都始終心懷忠誠。我認為,中國人民值得為擁有這樣一個領導人而感到驕傲。”一個外國的老戰士都如此高度評價,我也要做一個忠誠的人。
我突然想到《白楊禮贊》,我知道西北相對薄弱,更需要人才。我聽說有一群“援藏干部”,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為了大家,犧牲小家,匯聚到祖國的最高處,用鋼鐵般的意志,在世界屋脊建功立業,贏得了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點贊。這就是忠誠,也令我敬佩。
愛國的情懷
岳飛還是一個愛國的人。有一年,岳飛住的地方發生了瘟疫,日子過得很清苦。這時,起義軍派王佐來找岳飛,拿出一百兩黃金請岳飛加入起義軍。不管王佐怎么“誘惑”,岳飛始終不棄自己的祖國,堅定自己的立場,絕不加入起義軍。
讀什么樣的書,做什么樣的人。XI爺爺同樣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向不同群體多次表示:我們要有愛國的情懷。
當我課外讀到錢學森爺爺歷盡艱辛終于回到祖國懷抱的那一刻,我也為祖國驕傲;當看電影《紅海行動》時,我也為中國軍人點贊;當我站在紅旗下,唱起國歌時,我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要像岳飛學習,擁有正直的人格,擁有忠誠的品質,擁有愛國的情懷;我還要再讀更多XI爺爺讀過的書,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學好知識和本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篇4】
岳飛應該是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岳飛傳》這本書也是家喻戶曉的一本書。
《岳飛傳》這本書講的是宋朝末年,金兵入侵,南宋一退再退,就要滅亡時,出的一名將領,他帶領自己組建的軍隊所向無敵,殺得金兵鬼哭狼嚎,痛不欲生,這位將領就是——岳飛。
岳飛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在他出生的那天,全鎮的人都來吃飯喝酒,一位道士以飛天騰達之意為他取名字為“飛”。可是,岳飛沒有受福的份,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的一天黃河決堤了,大水如同一只巨大的猛獸沖出了河堤,岳飛被母親抱在木桶中隨波漂流才逃過一劫。
岳飛20歲那年,母親鼓勵他報效國家,并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參加武舉考試一舉中第,與當代武將一起遠征沙場,創建了可以與金兵相對抗的赫赫有名的“岳家軍”。在他出師北伐,打擊金兵的過程中,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成為他終生遵奉的信條。眼看就要收復江山大功告成時,岳飛被奸臣誣告謀反而在一座亭子中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21年后宋孝宗趙慎為順應民意,特降旨為岳飛沉冤昭雪,岳飛才得到平反。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英雄為民族做出的貢獻,在杭州西子湖畔建立了一座岳王廟。
我從這本書中領悟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不僅有好人,為民族大義著想的人;還有小人,只為自己利益著想的人。歷史上的很多功臣都是死于這些小人的手中。我們不能和這些小人打交道!因為他們永遠只會想自己,從來不會去顧及別人。“萬古共稱秦檜惡,千年難沒岳飛忠”!
岳飛傳讀后感600左右初中【篇5】
這幾天我看了《岳飛傳》這本書,主要講了岳飛抗金的故事。岳飛生于湯陰縣,自幼喪父,由母親帶岳飛在異鄉成長,他拜了周侗為義父,并與王貴、湯懷、張顯結拜為異姓兄弟,從小一起習文習武,練得文武雙全,在四個兄弟中尤為用功,武藝也最為精湛。在后來的抗金過程中,岳飛結交了許多異姓兄弟,羽翼漸漸豐滿。不過,光人數多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足夠的智謀、謹慎的心態和嚴厲的軍規。有了這四個條件,岳家軍(岳飛的軍隊)幾乎每次都大獲全勝,收復了許多失地。因此,岳飛也成為了金國最頭疼的人之一。
最后,金國四太子金兀術用很多金銀財寶賄賂了宋朝大奸臣秦檜,并讓其設計除掉岳飛。于是,秦檜便將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部將張憲、兒子岳云一起被縊死于風波亭。他們死時,岳飛39歲,岳云23歲。
看完這本書后,我不得不攥緊拳頭為岳飛打抱不平!他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秦檜卻接受敵人的賄賂,做金國的內應,把岳飛除掉。秦檜雖然除掉了岳飛,但是天下的老百姓都不服,不論秦檜再三威脅,他們都堅持去為岳飛祭奠。后來,高宗駕崩,孝宗即位,岳飛沉冤得以昭雪,忠義終于得到了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