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篇1
寒假期間,我讀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仔細閱讀,好像是看了一部特別勵志的電影。
這部書中的保爾就是作家本人,講述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他只上了三年學,就被迫棄學打工,在十月革命爆發后,年僅十四歲的他自愿加入了紅軍,參加過各種戰役,鍛煉成一名鋼鐵般堅韌的勇士。
保爾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可他那驚人的毅力不禁讓人刮目相看,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是一個頑強的革命戰士。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雙目失明后還堅持寫作,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偉大著作。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了,與保爾相比差得太遠了。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新中國,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優越,卻不知道珍惜,不思進取。我以后要以保爾為榜樣,努力學習,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正如保爾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保爾的故事給了我力量,雖然這次考試沒考好,但我不氣餒,我要找到原因,克服困難,取長補短。
以前我很軟弱,膽小怕事,不夠堅強,承受不住一點打擊,讀了保爾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以后我要像保爾一樣,努力戰勝一切困難,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我要在風雨中奔跑,逆風也要飛翔,鋼鐵就要千錘百煉,一個人要成才,就要不斷地挑戰。相信終有一天,我也會把自己煉成一塊“鋼”,成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棟梁之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篇2
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來形容保爾·柯察金再合適不過了。
暑假期間,我認真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其內容深深地打動了我。
書中說保爾年紀輕輕就輟學外出打工了,后來認識了朱赫來,便投身于革命事業。在一次戰爭中,年僅十七歲的保爾·柯察金不幸右眼失明,但他仍熱情地工作著,用頑強的意志支撐自己被病魔所纏繞的身體。即使他最后癱瘓在床,仍拿起筆來讀書寫作,開始了新的生活。
保爾·柯察金的身體雖然已經殘疾,但他仍不放棄,繼續為大家做貢獻,可以說,用“身殘志堅”這一詞來形容他毫不夸張。
最令我震撼的是,這本書的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現實中的保爾·柯察金,保爾做過的任何事,受過的任何傷都是作者本人所經歷過的。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忍著病痛寫作,最終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其實,尼·奧斯特洛夫斯基正是那一塊“鋼鐵”!
現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身殘志堅的人。就拿張海迪阿姨來舉例,被譽為“當代保爾·柯察金”的她,5歲時就因為重病而導致下半身失去知覺,也就是殘疾。雖然她無法走進校園讀書,但是她仍舊努力學習,自學了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的全部課程,英語、日語、德語、世界語她樣樣精通,她還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經過她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盡管她的身體已經殘疾,但她不放棄,不氣餒,努力拼搏,最終成功了。
我們每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努力奮斗呢?我們更要向這些身殘志堅的模范學習,奮發向上,書寫新的篇章和美麗人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篇3
在夏天的一個深夜里,一輪皎潔的明月嵌在朦朧的夜空中。而躲在被窩里,淘氣地叼著手電筒閱讀的我正慢慢合上一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說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正是看完這本書后,帶給我無比的震撼和感慨。
《鋼鐵是怎么煉成的》這本書的主人翁是堅強而又勇敢的保爾·科察金,是前蘇聯烏克蘭人。他,平凡而又偉大。年幼家貧失學,做過小工,參加紅軍打過仗,負過傷,還擔任過共青團委書記。在一次攻克敵人暗堡的戰斗中,年輕的保爾負了重傷,后來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他沒有,卻勤奮進取,以驚人的毅力,靠口述,請親友筆記,創作了《暴風雨的兒女》這部長篇小說,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么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干活,午飯天天是素扁湯和一只煤球一樣的黑面包。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我佩服保爾·柯察金那種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保爾·柯察金的影子時時在我的腦子里浮現,鼓勵我要像像他一樣做一個堅強,勇敢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生活中一點小小的困難沒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對,等事情一過,你會發覺,原來自己是有毅力的。保爾·柯察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篇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著作中陳述的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文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著作寫了革命戰士保爾從一個沙皇統治時代的懵懂少年成長為蘇維埃政權里一個優秀青年的歷程。保爾·柯察金在12歲時,由于一個小小的惡作劇就被神父趕出了學校。所以他的媽媽只能帶他去車站食堂打工,這樣可以得到一些工錢。保爾在食堂里工作時經常會被挨打,但保爾為了能不讓媽媽去做傭人,所以他一直堅持著,可他卻一心想離開食堂。
過了幾年的時間,保爾到了15歲,他可以去機車庫工作了,于是,保爾就離開了食堂,在這期間,保爾依然遭受著非人“不是人,不像人”的待遇,可是,他還是頑強依舊。后來,他在從事革命工作的朱赫來的啟發下,保爾對革命及革命思想有了清晰的認識。所以他加入到了反侵略的戰爭中。在戰爭的生涯里,他在迅速地成長。戰爭中,他大腿挨了一槍,又被炸彈擊中,導致雙目失明,瀕臨死亡。難以忍受的疼痛讓他多次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轉念一想,自殺就是逃避面對的困境,于是他就強忍著傷痛和疾病帶來的痛苦,堅持了下去。雖然保爾不能再回前線了,但他不灰心、不喪氣,反而以更堅強、更堅定的意志不屈不饒地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種艱巨的工作。他殘疾以后,毫不灰心,仍舊刻苦頑強的學習、工作,并開始創作文學,對一個殘廢而又雙目失明的人來說這是十分困難的,每寫一個字,都要付出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最終,他不僅僅以自己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戰勝了病魔,還寫出了世界文學名著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之前就知道了這是一本名著,本來以為它講的是怎么把鋼鐵煉出來的,但其實是講怎么磨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的。在學習中,我們就應學習保爾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就應學習保爾勤奮進取、不怕挫折的精神;在勞動中,我們就應學習保爾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當我們失敗時,我們就應以保爾為榜樣,鼓起勇氣,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當我們成功時,我們也應以保爾為榜樣,繼續努力,繼續奮進。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是因為我也想讓大家和我一樣,把保爾當成自己的榜樣,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勇于戰勝困難,以頑強的毅力和意志獲取更大的勝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生讀后感600字篇5
讀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以后,我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舍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后終于癱瘓了。但他并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
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么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干活,午飯天天是素扁湯和一只煤球一樣的黑面包。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保爾柯察金說得好:“人最寶貴是的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以后一定要想保爾柯察金一樣,堅強的去面對生活中的痛苦,快樂的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