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
讀完《重返狼群》,我羨慕李微漪的自由生活,可以隨意的行走在草原上,隨意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并且有那么一個理解她心疼她尊重她陪伴她的亦風,一個人如果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并不難,難得的是可以遇到這樣一個理解人的伴侶。
李微漪精心飼養格林并成功的將它野化讓它重返族群,她不言自己怎樣歷經艱難。狼沒有我們想的那樣兇殘,而是:智慧,堅定,勇敢,以及重情重義。她陪小狼在若爾蓋大草原上生活。和它一起生活,忍受饑餓,寒冷,恐懼,并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能做到這點,真的好厲害!
小狼格林的成長經歷很精彩,這里有歡樂,悲傷,有狼的愛與孤獨,狼的冷酷與鎮靜都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是唯一一個將家養野狼成功放歸狼群的第一人,小狼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狼王的接納,這個過程是坎坷的但是成功了,作者象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愛著小狼像愛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它能夠重返狼群付出了一個母親所能給與的一切,這就是天下的以分離為目的的母愛!
讀完這本書后,我更羨慕的是作者李薇漪可以那樣自由的生活,在草原的生活,我一直想象她那樣漫游各地,走走停停看盡天下的風景,而我喜歡大草原、山川、濕地、花田……這本書很棒!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與感動!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這是一個悲歡離合,而又樂觀向上的故事。
一只名為“格林”的小狼,身世凄涼,而被畫家李微漪收養。但因種種原因,格林不得不重返狼群。就這樣,一狼一人,便經歷千辛萬苦,踏破鐵鞋,格林終于重返狼群。譜寫了一個美麗的篇章。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怎能不感動,并且我還學到了許多東西。
一.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李微漪與格林的初心,便是重返狼群。之所以格林成功重返狼群,是因為任何困難都不能讓他們忘記初心,因為這是一個堅定的初心。我們也因懷有一顆堅定的初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披荊斬棘,只為初心。
孔子的“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包拯的“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初心純潔、熱烈、美好。她是迷途困挫時的責任與擔當,是鉛華盡染時的恪守與堅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二.堅持不息
為了初心,我們就要堅持。李微漪與格林為了初心,即便被野狗咬,即便遭遇饑荒,他們也不怕,堅持了下來。正因他們的堅持,才使格林重返狼群。我們應向他們學習,無論初心有多難,都應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勝利貴在堅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堅持要鍥而不舍、要頑強不息。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做,才是擁有;堅持,才有機會成功!
狼行千里吃肉,馬行千里食草,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順波逐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三.團結與你
格林單憑一己之力能重返狼群嗎?難于上青天。李微漪與它合作,無論發生了什么,他們都很團結,合作挺了過去。
有這么一個故事:兩個饑餓的人在荒漠上走著,他們遇到了一個人,他給予了兩人一根魚竿和一條魚。他們兩人各拿一物,朝著不同方向走。結果,拿魚的人往回走,他吃了魚后,沒過幾天,就餓死了。而拿魚竿的人,向大海走,當他看見大海準備釣魚時,卻餓死了。但如果他們一起合作去海邊的話,或許結局會有所不同??梢姡瑘F結合作是多么重要。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毛澤東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是啊!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四.愛護環境
南山阿爸說:“草原有草原的法度,大災一起只會越來越壞,你不明白。草原要變天了,變天了!”書中不止一次提到關于環境的話題。盡管格林成功重返狼群,但它的孩子們卻因環境問題而相繼死去。狼皮、狼牙、樹木,書中人們為了過上奢侈的生活,而瘋狂的破壞環境。他們的行為,令人費解、令人發指、令人憤怒,更多的.,是令人惋惜。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數次自然災害后,人們也意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許多地方都得到了綠化。也許多少年后,將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地球的環境,成功“重返狼群”。
寫到這兒,我仍然回味無窮。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同時,也教了我許多人生哲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我喜歡讀動物小說,特別是關于狼的。我三年級自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狼王夢》。后來我又了許多關于狼的小說,《蒼狼》《狼王洛波》《狼圖騰》。狼在我心中是一個集智慧、勇敢、愛家、機靈于一身的形象,卻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不過,當我翻開《重返狼群》,看到小狼格林的可愛照片,作者用發自內心的文字配以圖片,向我描述了她的親身經歷時,我從未知此真切地與書中的人、狼有那樣近的接觸。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小狼格林,看到了它的活蹦亂跳、活潑可愛的身影,我不禁有些妒嫉作者:竟能養這樣一只小狼。
作者帶著小狼,從草原到城市,再回到草原,最終讓小狼回到了狼群中。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她對小狼的傾心照顧,也不是她為小狼千辛萬苦尋找狼群,而是那一刻,最后一刻的放手。原來,有一種愛叫放手。
小狼格林是作者一手帶大的,可以說,他們之間已經不單單是朋友,更像是母親與兒子。他們的感情紐帶早就超出了物種的差別。當作者用鐵鏈拴住格林時,格林并未反對,文中寫道:“鐵鏈困不住狼,留下是因為我愛你”。但她最終仍選擇了放手,讓格林回到了他應屬于的地方。的確,正如她哽咽的`話:“誰都不能為誰鋪一輩子的路,格林是自由的,剩下的路該他自己走了……”
留住心愛的人很容易,可是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放手?其實,真正的愛不是一輩子全心的付出,而是付出后適當時往往手。人生的一切只有自己去經歷,才能悟出或是領會到一份獨一無二的滋味與感受。
父母們,學會放手吧,讓孩子自己走將來的路。因為,有一種愛,叫放手。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在閱讀過程中,我和小狼格林又一次開始了關于狼族的奇妙之旅。我很是驚訝!因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狼是一種忘恩負義的動物,為了食物,它們甚至可以殺死自己的同類,可是,讀過這本書以后,我發現我錯了!狼雖然有的時候會吃掉自己的同類,但那是一種生存的需求,別無選擇。事實上,狼是一種重情重義的動物,只是不善于表達罷了!
“狼女”是若爾蓋草原藏族牧民送給“80后”女畫家李微漪帶有傳奇色彩的藏族名字。她出于對自由強悍狼性的尊重和理解,大膽采用一種育狼、野化狼的獨門絕技,就是以真正“狼媽”(絕對不是人媽)的方式來養狼、馴狼。
從她去若爾蓋大草原寫生開始,從小狼格林對她發出微弱的呼喚聲開始,她就已經和狼結下了不解之緣。李微漪不僅救了小狼格林,而且給了它屬于狼的尊嚴,當小狼格林還是一個毛茸茸的小團開始,李薇漪就已經把它當做了一只真真正正的、野性十足的草原狼。
但是,這種“狼媽”馴狼法風險巨大,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用“九死一生”來形容育狼、馴狼的過程仍顯不夠,李薇漪甚至做好了成為狼族聚餐時的一道主菜的心理準備。
為了小狼格林,她不惜放棄了自己作為花樣美女的青春年華,和男友亦風多次出生入死陪伴格林住在人跡罕至的草原上,為了小狼格林,李薇漪已經完全成為了“人中狼”,而小狼格林也成為了“狼中人”。
最讓我感動的是,小狼格林在自己的肚子已經餓得不行的時候,對生病的“狼媽”李微漪的關懷與照顧,它將自己唯一庫存的.半只兔子毫不保留地送給了自己的“狼媽”,因為在狼的概念里,食物就是生命,有了食物,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一切病都會好起來的。
每次讀到此處,我都不禁感嘆:其實在我們的字典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這樣評價狼的詞語已經數不勝數,我們不要再這樣誤解狼了!狼族也禁不住這樣的誤解了!
最后,在李微漪和亦風的幫助下,小狼格林終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狼群,等待它的將是正常的狼的生活,我們期待小狼格林在自己的族群中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
《重返狼群》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經馬老師的推薦,我揣著好奇,隨著文字走進了《重返狼群》……
讀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在真真切切感受到文字所告訴人們關于自由、競爭、生存、夢想、尊嚴、情誼以及草原和狼之間無盡傳說的同時,也對這些作者在極力表達的關鍵詞有了更深的感悟。
狼之生存———“出生一個半月的小狼格林驚人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別說比狗,就是比一兩歲小孩的智力都要強得多,它不斷地試探著,學習著,分辨著,成長著……將他所認識的事物一一分類,把這些學習來的寶貴信息儲存在腦海里?!?/p>
感悟生存:每一位家長都不能用擔憂限制孩子的嘗試,自身的體驗比傳授的經驗更具意義。
狼之探索———“隨著小狼格林漸漸長大,膽子也越來越大,儼然成了小惡霸兼破壞專家,他總是有著層出不窮的花招和搗亂伎倆,跟在他后面給人賠禮道歉補償損失成了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我生怕他再給別人添麻煩,從此以后把他的活動范圍嚴格控制在了天臺,再也不帶他到樓下去了?!?/p>
感悟探索:曾幾何時,孩子們的探索精神是否一如格林之執著?而那時的我們都做了什么?是否無情的扼殺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
在書中,作者始終以狼媽自居,因為是她撫養了小狼格林,并且以一種獨到的方式教育了格林。如果從她對格林的教育方式上看,是摒棄了我們早已習慣的約束阻撓和意志強加,而更多的采取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即崇尚自然規律和引導自由發揮。我想,如果能夠將這些感悟和家庭教育相融合,也算不枉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