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蟒》讀后感600字
《保姆蟒》讀后感600字【篇1】
前一段時間,我迷上了一本書---《斑羚飛渡》。這本書讓我進入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體驗大林蟒動物世界的生死傳奇。
貓,狗,狼,“狽”,蟒,千奇百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保姆蟒》。這題目也讓人毛骨悚然,卻講述了感人的動物真情故事。
文章講述了一條蟒蛇給作者沈石溪的孩子當保姆的故事。它無微不至,盡職盡責,卻被作者留在家中不管了,最后竟咬著孩子的小汗衫死在家中。
這個故事無比感人,讓人潸然淚下。
動物的感情是多么豐富,在人類想不到的情況下做出驚人的事情。動物也像人一樣需要情感,需要安慰,可多少時候人類是無情的,他們不把動物放在眼里,更不重視動物的生命。
曾經我也養過很多次小動物,卻都因為各種原因死去了,我卻一點都不覺得什么。直到我讀了這篇文章,被深深感動了之后,才猛醒,動物有情,人有時卻無情。
我們要愛護動物,要和動物做朋友,就像長兄照顧弟弟妹妹那樣,珍惜它們。
記住吧,人們:動物有感情,而且很深很深,特別是對人類!
《保姆蟒》讀后感600字【篇2】
“保姆?蟒蛇?”我知道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心里肯定會畫上一個大“?”。“蟒蛇怎么會當保姆呢?”別急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自從作者有了兒子以后,就一直想請一位保姆。因為他和妻子都要工作,但是寨子里經常會有一些動物把孩子搶走的事兒。寨子里有個名叫召彰的人,說他可以幫沈石溪找一個既不要錢也不要飯的保姆,卻是一條蟒蛇!作者將信將疑,但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萬般無奈,錄用了這個“保姆”。保姆蟒十分忠誠,它為孩子驅趕蚊蠅,保護孩子不被欺負,和豺作殊死搏斗......但不久作者對保姆蟒反感起來,偷偷地把保姆蟒甩脫掉了。忠實的保姆蟒,還不肯離開茅草屋,嘴里叼著孩子的汗衫,活活地餓死了......
看完這篇文章,我的心里立即出現了一個高大的保姆形象。我一直認為蟒是一種冷血動物,而這本書卻把蟒塑造成了一個忠實的保姆形象,并改變了我對蟒的偏見看法。
大家也不妨看一看這本《保姆蟒》。
《保姆蟒》讀后感600字【篇3】
《保姆蟒》是所有沈石溪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一段令人慚愧的經歷。
《保姆蟒》講述了保姆蟒非常喜歡小孩子,它愛孩子勝于愛自己。為了保護孩子,它與老豹搏斗,為此,它犧牲了背部的一塊肉。
保姆蟒:忠心耿耿,愛護孩子,它比人類保姆更稱職,它不要工資,對它來說,管孩子是一種享受,管孩子就是最好的獎勵。
人類:愧對于動物(保姆蟒之類的等),人類殘忍地捕殺動物,動物卻愿意為人類服務,人類無情地殺動物,吃動物,卻沒發現動物中有許多“保姆蟒”, 保姆蟒沒見到孩子,就不吃飯,不喝水,保姆蟒的倔脾氣令人感動,它死時,嘴里還咬著小孩子的那件小汗衫。看,多令人傷心的結尾,一切都由人類做出,卻能讓動物承擔。人類啊,醒醒吧!動物是有限的,我們也應該想想:如果有一天,動物全部消失了(消失了是我叫得好聽點,應該是全部被捕殺了),那我們該怎么辦?很可怕是不是?所以啊,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愛護動物,不要再傷害他們了!
《保姆蟒》讀后感600字【篇4】
蟒,說起蟒,我就非常害怕,但看了《保姆蟒》這本書讓我對蟒有了新的認識。
作者在鄉村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這孩子卻無人看管,于是作者準備請一個保姆,但作者那時候收入微薄,養家糊口就非常不容易,哪有閑錢去請保姆?就在作者犯愁之際,寨子里一位名叫召彰的中年獵人說可以幫我找一個不用管飯也不要開工資的保姆。原來這個保姆竟是一條蟒,聽到這個消息后,作者嚇了一大跳。但這個保姆很稱職,幫孩子趕蚊蟲,教孩子走路,甚至有一次為了看好孩子,跟豺拼命。作者夫婦開始喜歡保姆蟒。日子久了,作者夫婦對這條保姆忙有了些反感:沒人跟孩子玩,不讓孩子母親抱孩子,阻止作者打孩子……就在作者動腦筋想把保姆蟒辭退的時候,作者的知青生涯結束了,全家調到西雙版納州的首府——允景洪去工作。這好吧保姆忙給甩了。走后,保姆蟒不吃不喝,半個月就活活餓死了,死時嘴里還咬著作者孩子的衣服。
從這就可以看出,動物做事都費盡心血,那我們人就更應該去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啊。
《保姆蟒》讀后感600字【篇5】
最近迷上了沈石溪的作品,其中保姆蟒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作者當年在西雙版納的時候因為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只蟒蛇來當保姆!保姆蟒不僅能幫他照顧好孩子,還可以用尾巴趕走蒼蠅,更可以趕走家里來的一些不速之客,比如毒蛇···更為驚奇的是孩子學走路時需要人攙扶,這只蛇居然可以讓孩子扶著它的腦袋當孩子的扶手!當孩子長大時作者需要回城了,這個蟒蛇當然不能跟他們一起走,作者怕蛇舍不得離開他們只好悄悄的帶著孩子及家人走了,當保姆蟒發現小主人不見時,每日郁郁寡歡,作者的朋友給蟒蛇送去食物,可是蟒蛇也吃不進去,最終含著小主人的衣服死掉了。
我沒有見到這只蟒,但是我為這只蟒感到有些傷感,這只蟒蛇為小主人奉獻的自己的愛,它的愛就像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愛,蛇對人類居然有這么強烈的感情!我們因該去愛護身邊的一切動物,讓我們人類與動物和諧共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