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讀后感600字
《哈佛家訓》是一本為你指點人生道路的書。當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不妨看看這本書,它講了很多道理,為你指點迷津。
讀了這本書后,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又有太多太多的感動,然而,更讓人回味的,卻是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例如:那被納粹活活埋葬了的小女孩,但是納粹只能埋葬她的身體,卻無法掩埋她那天真無邪的聲音和活力;還有那可愛的兩兄弟,雖然說不能挖穿地球,但是中間畢竟有許多收獲——那些各種各樣的昆蟲;還有母金錢豹的故事,它盡管受了傷,也要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去給自己的孩子喂奶,要讓孩子活下去…… 這些故事扣人心弦,生動有趣,寓意深刻。正如書中的“編者序”所說:“這種‘故事教育’不僅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且對父母也具有啟發意義。” 另外,《哈佛家訓》能使讀者深刻地理解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等等的意義。
我讀完這套書后受益匪淺,覺得相見恨晚。我讀的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共三本書的《哈佛家訓》,第一冊是借好朋友的,讀完后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趕快給我買第二冊、第三冊吧,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整套書都讀完!”當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就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了。要不是好書,我能這么如饑似渴、愛不釋手、反復閱讀嗎?
讀了這套書后,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讀完了這套書,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些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盤旋著。最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對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實施的親情的教育、處世的教育、自律的教育、感恩的教育,這是一套多么有益于人的書啊!讀完這套書,我們會有多少感受和收獲啊!能從這套書中學到多少知識和道理,這是何等的榮譽與幸福啊!
如果說我是一條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小船,《哈佛家訓》便是照亮我的人生航程的一顆啟明星!
《哈佛家訓》擁有著眾多的讀者,包括著無窮的真理。它那么純潔、高尚,像天堂的大門,向一切具有美德和渴求美德的人打開;它賦于人們人生的啟迪,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是我們大家生命中的領航者、導航員。
《哈佛家訓》讀后感600字篇2
我有一本非常喜愛的書叫《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后,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著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他找來福克斯,當著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為了滿足一個孩子的愿望,在院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另一個小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償》。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以捕魚為生。為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里人組織了一個自愿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了海,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著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劃艇,沖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終于,救援船再此沖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它好像很偶然,很出乎意外,可是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這一原因是:我們一定曾經為這個結果做過什么,我們的為人習慣一定有導致這種結果的某種因素。
沒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向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來。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堅信,這本書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秘。
《哈佛家訓》讀后感600字篇3
《哈佛家訓》是美國哈佛博士威廉貝納德送給兒女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禮物。他深切的感到,父母不僅要用面包和牛奶將子女養大,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及時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們的靈魂。子女是父母的愛情結晶,生下他們,并不是讓我們得到做父母的快樂,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教導他們,用正確的人生觀念啟迪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人類智慧的精英,成為大地上生命的強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所以,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養成健康的習慣。
作者在序言中說道:“我深切的感到,父母不僅要用牛奶和面包將兒女養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及時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們的靈魂。子女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生下他們,并不只是讓我們得到做父母的愉悅,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去教導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人類智慧的精英,成為大地上生命的強者。我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應該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職責。
這是一部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許多望子成龍的人,總是認為孩子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他們自己卻經常背道而馳。父母覺得自己比孩子聰明,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我們沒有比孩子們做的更好,我們至少應該和他們一起成長。
讀完全書后我感到這也是一本可以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讓老師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書——因為它不僅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滋養,也可以使父母和老師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我原來總認為,教育是大人針對孩子的工作,其實教育應該是雙向的,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哈佛家訓》如一股清泉注入我們繁忙的學習和生活中,細細品析,都能從中感悟人性的偉大和人情的深厚,更有諸多人生的哲理,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給人以美的啟迪。最后用書中的話作為對自己、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如果你是鷹,你應借助夢想的翅膀,奮力飛翔,到達人生的高峰。如果你是蝸牛,也決不要放棄夢想,只要你肯努力奮斗,終有一天也能和鷹一樣,站在金字塔的頂端“。
《哈佛家訓》讀后感600字篇4
我有一本書,書名是《哈佛家訓》。這本書分為十部分,每部分都有自我的含義,比如說:親情,照耀心靈的太陽;童真,純白無暇的善意;習慣,決定成敗的細節等。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故事深深的感動著我,它是在親情中的:可憐父母心。
當我翻開這頁時,發現并沒有什么含義。但是,當我讀到第二遍時,我才發現父母的愛有多么偉大。
有人認為父母照顧自我是理所應當的,等到父母年老時,他們的兒女卻不去照顧他們,反而為了自我的事業、前途而對父母不理不睬,往往事后才會后悔自我沒有好好照顧父母。如果你的父母還能看見你,還能聽你說話;如果你能抽出一點時間,如果你還沒有忘記他們以前給你的愛——回去看看他們吧!年華正在離去,他們是多么盼望你陪他們走一段路,說上幾句真心話,或是隨便的坐在一齊,看看窗外蔚藍的天空。光陰似箭,世事如煙,不明白明天過后,你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陪自我年邁的父母度過這樣完美的時光。
每一位父親、母親,有哪位不愛自我的孩子,甚至在生病的時候心里都在想孩子冷不冷、熱不熱,應對這樣偉大父母的愛,有哪個孩子能不為之動容呢?
《哈佛家訓》讀后感600字篇5
《哈佛家訓》是本讓孩子和我們家長受益匪淺的好書。開卷有益,小處講為了孩子與我們自己,大處講為了國家民族,我們做家長的就同孩子一起多讀書、讀好書吧!我們家長努力以良好的心態去感染、教育孩子,與孩子同學習共提高,使其能自信地生活、學習,有實力而勇敢地迎接屬于孩子自己的未來。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這本書曾經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它又繼續影響著我們中國人。讀了這本書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不僅要用牛奶和面包將子女養大,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他們還要及時用完美的思想熏陶我們的靈魂。幾乎所有的所輕人都渴望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幾乎都是因為缺少正確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這本書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這本書不僅可以激發我們對社會,對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我被《哈佛家訓》生動有趣而且富有很強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給吸引住了,內容結構微妙微竅,富有很大的啟發性,絕對是一部“經典”之作。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在其中悟到了很多很多東西,回味無窮。很多時候,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故事中往往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會引起人們會心的感悟。這本書以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和覺悟十個章節輯錄了一百多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每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名人成功的艱辛與困難,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和生活意義,給我們的思維以啟迪,引導我們對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這是一本推薦給青少年的教育讀本,對于我們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啟示。應該說,它不是純理論的教育書籍,它帶給我們的,更是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靈的感悟,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籍。這本書能讓身陷絕境的人看到希望,能讓自暴自棄的人重新樹立起自信,這本書,融入了很多精神,讓我們重新站立起來。
謙讓——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一條小面包》,講述了一個窮困小女孩總是在最后面拿面包師送給他們的面包,并且總是最小的。但她卻沒有忘記對面包師心存感激。在現在一些人看來,這個小姑娘太傻了,什么也不爭,豈不是很吃虧?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喜歡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己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一生的發展大大不利。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那位面包師說的好:“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你幸福。愿你永遠保持一顆寧靜,感恩的心。”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凡事要謙讓,更讓我們看到了要對幫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