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作品,講述了一個正義的復仇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精選篇1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情節取勝的通俗小說。十九世紀中葉,這部小說是當時排行榜上的“暢銷書”,而大仲馬本人,亦可謂當時法國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作家”。
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十九歲的愛德蒙·唐泰斯,是個活力四射的年輕水手。他有慈愛的父親、甜蜜的愛人,有光輝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樂觀的天性,使得他對周遭的每個人都以禮相待,并且真摯熱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寫滿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與神往。
可就在他的結婚典禮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一時間失去了一切,伴隨他的只有伊夫堡陰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ròu tǐ對他的雙重折磨。可與此同時,有人正把快樂建筑在他的痛苦之上。
他們害死了唐泰斯的父親,奪走了他的愛人。在他最無助絕望想要自殺的時候,法里亞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識傳授給他,告訴他基督山島寶藏的所在,并幫他成功越獄。此時,唐泰斯入獄已有十四年。十四年里,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個懵懂青澀的青年變成一個家資巨萬的伯爵。他開始報恩亦開始報仇。
昔日的船主莫雷爾有恩于他,伯爵首先把這位瀕臨破產的好人從絕望的路上救了回來。此后又始終照顧他的兒女,直至最后把基督山島的寶窟送給他們。
對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三個分別代表法國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顯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個個擊破。最后,這三個人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發瘋的發瘋,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在小說中,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幾近完美。在與仇人面對面復仇時,他沒有被仇恨沖昏了頭腦,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終保留高貴善良的心。當他幫助莫雷爾一家擺脫困境的時候,當他從一個該詛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他答應梅爾塞苔絲不殺仇人之子的時候,這個高貴的心靈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輝。基督山性格里貫穿始終的節制,即面對財富、美色、仇恨的不貪婪,亦讓我印象深刻。在達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棄了原有的財富,只身遠走他鄉。
掩卷思索時,覺得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幾乎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蛻變過程。因為掌握巨大財富的支配權,基督山伯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似乎整個社會都在圍著他轉。
這固然有它揭示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社會現象的積極意義的一面,但從文學創作角度出發,塑造這樣一個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說是作品的一個敗筆所在,因為它大大削弱了作品現實主義的批判力量。
在大仲馬筆下,時時吐露出金錢可愛、金錢萬能的觀點,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拜金主義”思想觀念。大仲馬曾經直言不諱地說過:“在文學上我不承認什么體系,也不屑于什么學派,更不樹什么旗幟;娛樂和趣味,這就是惟一的原則。”大仲馬之所以在法國文學史上不能得到更高的地位,究其根源,我想這恐怕就是主要原因所在。
翻看全書,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布局謀篇的編故事才能。在這部將近一百多萬字的小說里,既有節奏緊張、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節奏相對舒緩、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馬在小說中還不時穿插一些典故傳說、奇聞軼事、異域風情和大海、島嶼的景色描寫。
所有這些,也許就構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的“大仲馬情趣”吧!如果單純以故事情節論,我以為《基督山伯爵》確實是難得一覓的好書,并且讓人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精選篇2
《基督山伯爵》這本書是全世界流傳最廣、影響的名著之一。一直以來沒有去看,只因嫌它太長,沒耐心,而這次放假,終于下決心要讀完它。原以為會和其他的名著一樣有枯燥的開頭和與現在時代合不上的對白,沒想到一讀便再也放不下了,欲罷不能。
總的來說,我是喜歡基督山這個人物的,很真實的感覺。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會進行復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復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他的心路歷程是赤裸地袒露在讀者眼前的。我看著他從天堂掉入地獄,看著他從云端掉入地底,看著他從充滿希望到徹底絕望,看著他從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變成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復仇天使。我陪著他幸福,陪著他失落,陪著他遭遇絕望,陪著他從墳墓中爬出來,陪著他復仇,也陪著他最終放下仇恨終于釋懷,找到幸福。
快樂對他來說是多么短暫,十四年的牢獄之災,使他的外貌、聲音,乃至心性、性格也都發生巨大變化。他從墳墓中爬出來,恩怨分明,對莫雷爾等幫過他的人進行報恩,對那些對不起他的人,施以報復。
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最終終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對莫雷爾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有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那時怎樣的豁達、怎樣的胸襟啊!那時歷經磨難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人們總是不滿足語言現狀,不滿足于既得的幸福,可只有當失去時,才發現那份幸福是多么的麋足珍貴。
我們總是埋怨學習的辛苦,父母的嘮叨,而我們卻不知道,學校是這社會上僅剩的凈土,父母的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在我們遭遇危難、困苦是,基督山告訴我們,要”等待“和保持”希望“。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抱持著希望,等待黎明的到來。基督山就是這樣熬了十四年。
也許有人不齒他的復仇行為,但我要說,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人能在那樣的情況下還維持著”以德抱怨“的高尚品德的,至少我不能。善惡到頭終有報,不管是上帝之手,還是惡魔之手,都是正義之手。以德抱怨這種蠢事,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畢竟只是普通人,自然無法逃脫七情六欲。重要的是要適可而止,當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危害到無辜的人時,他懊悔了。我只能說,沒有人能一輩子沒一樁令自己后悔的事,只要及時收手,應該為時未晚。
書,是精神糧食,是靈魂的伴侶。在無奈、失落、困苦、無助是,心靈的旁邊有個人相伴,那個人叫:埃德蒙·唐代斯,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精選篇3
“等待和希望!”合上這本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傳世名作——《基督山伯爵》,我腦中只剩下了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它有如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意味深長、價值無量,而又耐人細細咀嚼。
《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坎坷離奇的一生。唐代斯青年時是一名出色的水手。就在他即將當上船長、取得美滿愛情之際,遭到嫉妒之人的暗算,蒙受不白之冤進了監獄。
這一呆就是十四年。越獄前唐代斯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產,并回到了他的故鄉,報答恩人。接著,他買下了基督山島,成為伯爵,交下了許多名門貴族的朋友,終日娛樂,卻在暗中打探情況,謀略計劃。
伯爵待到一切時機成熟,開始復仇。他不動聲色而又暗中襲擊,往日的仇人有的死、有的瘋。而當他報最后一仇時,卻大發善心放了仇敵。伯爵又把一切財產送給了恩人和窮人,從此帶著義女遠走高飛……
有一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確,如果一個人總把每個小小的怨恨積在心中,并總是想著去復仇解恨,那么他的復仇計劃何時才會消停呢? 基督山伯爵遭人陷害在牢獄中度過了黑暗痛苦的十四年,最寶貴的青春以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此埋葬,心中當然不知有多少仇恨。
可他最后卻也能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到處行善。因為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派使者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這樣呢?有時小怨小恨或許只是命運和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翻過這一頁吧,讓仇恨煙消云散,就像沙地上的字被風撫平一般,永遠消失。但是恩惠卻是需要我們去報答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事物,也要像刻在石頭上的印記那樣永不磨滅。
從今天開始吧,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迎來心中感恩的天使,讓心靈如初落的冰雪一般純凈、高潔……
《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精選篇4
最近我閱讀《基督山伯爵》,首次發現武俠小說《小李飛刀》與這個作品不乏相似之處。
十年前,有聽評書習慣的我第一次接觸這兩部讓我又愛又恨的文學作品。一樣的跌宕起伏的情節,一樣的為結局遺憾。美塞苔絲和林詩音分別是埃德蒙·唐太斯和李尋歡最愛的人,多年后,當她們知曉丈夫的惡行而與之決裂,并且可以選擇與一直深愛的人重新開始的情況下,為何還是要她們自愿選擇孤獨終老,而安排另一女子作為男主人公的歸宿呢?
十年后,相似之處讓我第一次把兩個作品聯系起來。同樣的被情敵欺瞞的他無奈離開他的家,離開他深深愛著的她,而她以為與他已經不可能的情況下嫁給了他的情敵。多年后,飽經風霜的他回來原地,重遇她,然后經過一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斗爭。當中講到她與他情敵的兒子就要與他到達你死我忙的地步,作為母親的她,求他放過她的兒子。最后一切斗爭都結束了,她選擇在懺悔和寂寞中度過余生,而他則接受身邊一年輕女子的愛意,離開這傷心之地。
我依然不能明白為何這兩位可憐的女子經歷多年的痛苦后,最終還是放棄最后的守望幸福的機會。也許,大仲馬和古龍都想說的是:感情的事,錯過了,就無法回頭。
《基》一書中最讓我震撼的地方莫過于美塞苔絲深夜來到基督山伯爵家請求一心復仇的他于明天的決斗中放過她兒子時所說的那句話:
“你可曾嘗過你父親在你離開時死去的滋味嗎?”基督山把雙手插進頭發里,喊道,“你可曾
見過你所愛的女人嫁給你的情敵而你自己卻在不見天日的一間黑牢里奄奄待斃嗎?”
“沒有,”美塞苔絲說,“但我看見我所愛的那個人將要殺死我的兒子了。”(第八十九章)
《基督山伯爵》名著讀后感初中精選篇5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書是《基督山恩仇記》,這本書的作者是大仲馬,他出生于公元182-年,法國的一個森林小鎮。大仲馬再22歲那一年,決定離開家鄉,遠赴巴黎,在人文薈萃的巴黎,他受到許多著名作者,如莎士比亞、哥德華等作品的激勵,開始埋首苦讀。之后完成許多有名的著作。大仲馬的作品豐富,題材也變化多端,他很注重人性中的正義感,并讓壞人嘗到苦頭。
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書主角埃德蒙被陷害,而關進獄中時,突然圍墻的碎片掉了下來,一個人從洞內鉆出來,此人就是法利亞長老,他比埃德蒙早四年被關入達芬堡,法利亞長老十分聰明,他每天都授予埃德蒙許多知識,使埃德蒙學識大有進步。法利亞還告訴愛德蒙一個關于富有紅衣教主所藏的寶物所在地,希望艾德蒙若有機會出獄,能挖出那些寶物。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法利亞因為年老而過世了!獄卒用麻布袋將法利亞裝起來,準備明天將法利亞的尸體丟入海中,這時埃德蒙想到了一個方法,埃德蒙將法利亞從布袋拿出,自己躲進了布袋,隔天一大早,獄卒便把布帶丟入水中,埃德蒙就順利逃獄了。逃獄后,他便開始展開他的復仇計劃。
從這本小說內,我了解到了如恒河沙數一般的各種道理,其中最令我永生難忘的事,就是朋友應該互相幫助,就像法利亞長老及埃德蒙一樣,就因為兩人互相幫助,才能使埃德蒙順利逃獄,還有,我們應該學習埃德蒙那樣不屈不撓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認輸才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