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讀書筆記450字
童年的讀書筆記450字篇1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在悲傷中又會獲得心靈上的慰藉。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莎從小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看慣了底層人民那自私自利的丑惡嘴臉。在19世紀的俄國小鎮,這里沒有一顆心是完全干凈的、無暇的,所有人都為自己而奔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都只為利益而生,書中文化水平不高的百姓對這一點更是表現得愈加明顯了。
而主人公阿廖沙并沒有被骯臟的生活環境所影響。阿廖沙的童年是苦難的,但他并不是無處依偎。他有他的外祖母,有他的小伙伴小茨岡,有他的大朋友——怪人、好事兒。他們是真正心理健康且快樂的人,那支持他們的是什么呢?簡單一點說,不過是外祖母總掛在嘴邊的那位高尚的上帝與慈祥的圣母,或者是好事兒那瓶難聞的粉末,也可能是小茨岡為“我”擋下的那幾鞭子和舞會上陽光輕快的舞步……他們都擁有純潔善良、樂觀向上的心靈。正是這些人讓我明白,生活總是有希望的。何況,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和平的年代,有親人朋友相伴,還有什么不滿足?
是這本書讓我明白:經歷過苦難的人會更加堅強,會正視人生的坎坷,會更加知足,更加幸福。成長在陽光下的鮮花固然美麗,但是在黑暗中綻放的野菊也尤為珍貴。
童年的讀書筆記450字篇2
今年寒假,我讀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自傳體三步曲”。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過的: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丑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高爾基。
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
最讓我久久難忘的是高爾基從小就善良的內心,異常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于學習,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煉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夢想有作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完美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童年的讀書筆記450字篇3
這個星期,當我閱讀《童年》這本書后,被童年時的高爾基那種讀書時忘記一切專心致志的態度深深地感動了。
我仔細閱讀,發現我好像和高爾基在同一所小學里讀書。寫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在教室里全神貫注讀書時的情景。我和高爾基一樣愛看書,每當我借到好書時,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高爾基如饑似渴地讀書忘記了一切。我雖然愛看書,但很少寫讀書筆記。
我想高爾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文豪,與他從小那求知若渴專心致志的讀書精神是分不開的。高爾基啟發了我,讓我明白了讀書必須要有認真的態度。
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是成功之秘訣。我是經歷過的。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非常失敗,其原因就是——粗心。我的試卷計算題扣了四分,填空題扣了一分,應用題扣了兩分。
哎!粗心乃我失敗之根源。我懷疑,它難道是我的影子,總陪伴著我!可今天,我悟出一個道理:拋開粗心之法乃認真也。
今天,我讀了《童年》后,對“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是成功之秘訣”這句話更堅定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