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物的四字成語
帶動物的四字成語
1: 束馬懸車
2: 非驢非馬
3: 虎背熊腰
4: 雞鳴狗吠
5: 雞頭魚刺
6: 犬牙相制
7: 城狐社鼠
8: 窮鳥入懷
9: 如魚得水
10: 驚蛇入草
11: 羊狠狼貪
12: 兵強馬壯
13: 蟲臂鼠肝
14: 神頭鬼面
15: 殺雞抹脖
16: 指雞罵狗
17: 聲名狼藉
18: 雞皮鶴發(fā)
19: 兔走烏飛
20: 鸞翔鳳集
21: 聞雞起舞
22: 駟馬高車
23: 堤潰蟻穴
24: 雞口牛后
25: 龍?zhí)⑴P
26: 鳥面鵠形
27: 犬馬之勞
28: 狐假虎威
29: 餓虎撲羊
30: 龍?zhí)⑴P
31: 杯盤狼藉
32: 驢鳴犬吠
33: 葬身魚腹
34: 粵犬吠雪
35: 牛刀割雞
36: 朽木不雕
37: 牛驥同皂
38: 老牛破車
39: 暴腮龍門
40: 虛與委蛇
1: 溜須拍馬
2: 指天射魚
3: 龍飛鳳舞
4: 蝸行牛步
5: 畫虎類狗
6: 牛鬼蛇神
7: 狐兔之悲
8: 水清無魚
9: 匣里龍吟
10: 功薄蟬翼
11: 倚馬可待
12: 士飽馬騰
13: 虎落平川
14: 殺雞嚇猴
15: 乘龍佳婿
16: 白日見鬼
17: 鹿裘不完
18: 靈蛇之珠
19: 渾水摸魚
20: 乞兒馬醫(yī)
21: 三人成虎
22: 撥草尋蛇
23: 打馬虎眼
24: 多如牛毛
25: 見兔顧犬
26: 鸞鳳和鳴
27: 雞犬不留
28: 云龍井蛙
29: 虎穴龍?zhí)?/p>
30: 馬不停蹄
31: 龍驤虎步
32: 白魚入舟
33: 龍吟虎嘯
34: 龍蛇飛動
35: 問羊知馬
36: 害群之馬
37: 狗血噴頭
38: 魯魚亥豕
39: 問牛知馬
40: 龍章鳳姿
1: 爭貓丟牛
2: 鸞飄鳳泊
3: 龍驤虎步
4: 目光如鼠
5: 蹊田奪牛
6: 鯨吸牛飲
7: 鼠首僨事
8: 龜龍鱗鳳
9: 率馬以驥
10: 兔死狗烹
11: 成龍配套
12: 車水馬龍
13: 人強馬壯
14: 狗吠不驚
15: 城狐社鼠
16: 狐死兔泣
17: 長頸鳥喙
18: 匹馬只輪
19: 龍血玄黃
20: 狼貪鼠竊
21: 放牛歸馬
22: 驢心狗肺
23: 鸞孤鳳只
24: 萬馬齊喑
25: 驥子龍文
26: 雞骨支床
27: 暴虎馮河
28: 聲色犬馬
29: 馬瘦毛長
30: 鼠竊狗盜
31: 虎踞龍盤
32: 殺雞嚇猴
33: 龍行虎步
34: 筆走龍蛇
35: 犬馬之養(yǎng)
36: 驚猿脫兔
37: 養(yǎng)虎遺患
38: 飛鷹走狗
39: 河東獅吼
40: 見兔放鷹
動物的四字成語
1.水盡鵝飛 比喻恩情斷絕,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點兒也不剩。
2.隋珠彈雀 隋珠:古代傳說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得不償失。
3.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兇暴殘忍。
4.如魚得水 好象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huán)境。
5.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6.人面狗心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焙笠蛞浴叭嗣婀沸摹北扔魅菝裁篮枚艑W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7.騎驢覓驢 騎著驢去找別的驢。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F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8.黔驢技孤 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同“黔驢之技”。
9.黔驢之技 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
10.犬馬之力 猶犬馬之勞。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11.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12.騎驢索句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載:“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焙笥脼榭嘁鞯牡涔省?/p>
13.牽牛織女 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14.強鳧變鶴 語本《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強鳧變鶴”謂硬把野鴨變作仙鶴。喻濫竽充數,徒多無益。
15.鵲巢鳩主 同“鵲巢鳩居”。
16.雀喧鳩聚 形容紛亂吵鬧。
17.鵬程萬里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18.配套成龍 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19.牝牡驪黃 驪:黑色。原意是觀察事物要注重本質,不在乎外表怎樣,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現象。
20.跑馬觀花 語本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焙笥谩芭荞R觀花”比喻大略地觀看一下。
跟動物有關的四字成語
【成幫結隊】:猶成群結隊。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
【成群打伙】:指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一群群、一伙伙。
【成群逐隊】:指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一群群、一隊隊。
【成群作隊】:指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一群群、一隊隊。
【兜肚連腸】:兜:圍繞,引申為包括;肚:指動物的胃。包括肚子連同腸子。比喻全部東西一起處理。
【毒蛇猛獸】: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鱷魚眼淚】: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非池中物】: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龜龍鱗鳳】: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麟鳳】: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含沙射影】: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好生之德】:好生:愛惜人和動物的生命。指有仁愛之心,愛惜生命,不亂殺戮的美德。
【寄生蟲】: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靠別人為生的人。
【狼蟲虎豹】: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冷血動物】: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動物。比喻缺乏感情、對人對事冷漠的`人。
【麟鳳龜龍】: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伶牙利爪】:爪:動物的腳,這里代指手腳。形容能說會道,聰明能干。
【民無噍類】:噍類:指能吃東西的動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沒有活路了。
【普渡眾生】:眾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人。佛教語。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跂行喙息】:跂行:蟲爬行,喻指有足能行者;喙:鳥嘴,指動物的嘴;喙息:用口呼吸。指含有人在內的各種動物。
【熱地蚰蜒】:蚰蜒:與蜈蚣同類的動物,體略小,生活在陰濕的地方。比喻惶急不安。
【弱肉強食】: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強的吞并。
【瘦骨嶙嶙】: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瘦骨伶仃】: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亦作“瘦骨零丁”。
【瘦骨梭棱】: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調虎離窠】:調:調動,引誘;窠:動物的巢穴。比喻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為鬼為蜮】:蜮:傳說中能含沙噴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動物,比喻陰險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樣陰險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無噍類】:噍類:咬東西的動物,指活人。比喻沒有一個人生存。
【五毒俱全】: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野性難馴】:馴:順服。動物的野性很難馴服。比喻人很難教導。
【鷹擊毛摯】:擊:搏擊;摯:兇猛。鷙鳥撲擊其他動物時,羽毛都張著。比喻嚴酷兇悍。
【魚龍曼延】:①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zhí)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jié)。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②喻虛假多變,玩弄權術。亦作“魚龍漫衍”。亦作“魚龍
【予齒去角】:指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蜎飛蠕動】:蜎:通“翾”,飛翔。昆蟲等小動物飛行或蠕動。
【黿鳴鱉應】:黿:一種生水動物,也稱“綠團魚”。黿一叫,鱉就答應。比喻互相感應,一唱一和。
與動物相關的成語
【鼠】
鼠目寸光、鼠肚雞腸、鼠竊狗盜、投鼠忌器、
抱頭鼠竄、獐頭鼠目、膽小如鼠
【?!?/p>
牛鬼蛇神、牛刀小試、牛鼎烹雞、汗牛充棟、
對牛彈琴、九牛一毛、氣壯如牛、牛毛細雨、泥牛入海
【虎】
虎視眈眈、虎口余生、虎頭虎腦、虎背熊腰、
虎頭蛇尾、虎落平陽、虎穴龍?zhí)?、放虎歸山、談虎色變、
如虎添翼、騎虎難下、為虎作倀、與虎謀皮、藏龍臥虎、
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龍行虎步、龍吟虎嘯、
龍爭虎斗、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降龍伏虎
【兔】
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鳥飛兔走、守株待兔
【龍】
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馬精神、龍鳳呈祥、
畫龍點睛、來龍去脈、攀龍附鳳、群龍無首、望子成龍、
車水馬龍、人中之龍、葉公好龍、降龍伏虎、老態(tài)龍鐘、
筆走龍蛇、龍?zhí)痘⒀?/p>
【蛇】
蛇蝎心腸、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龍蛇混雜、
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驚蛇、虛與委蛇、筆走龍蛇、
春蚓秋蛇
【馬】
馬到成功、馬不停蹄、馬革裹尸、一馬當先、
老馬識途、汗馬功勞、萬馬齊喑、一馬平川、天馬行空、
快馬加鞭、走馬看花、信馬由韁、蛛絲馬跡、兵荒馬亂、
萬馬奔騰、犬馬之勞、單槍匹馬、招兵買馬、人仰馬翻、
人困馬乏、鞍前馬后、人強馬壯、猴年馬月、青梅竹馬、
心猿意馬、懸崖勒馬、千軍萬馬、香車寶馬、指鹿為馬、
害群之馬、厲兵秣馬、塞失馬盲人瞎馬、脫僵之馬、
金戈鐵馬
【羊】
羊質虎皮、羊腸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補牢、
虎入羊群、順手牽羊
【猴】
猴年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殺雞嚇猴、
殺雞儆猴
【雞】
雞毛蒜皮、雞鳴狗盜、雞飛蛋打、雞犬不寧、
雞犬不留、雞犬升天、聞雞起舞、殺雞嚇猴、殺雞取卵、
偷雞摸狗、鶴立雞群、小肚雞腸、鼠肚雞腸、呆若木雞
【狗】
狗急跳墻、狗尾續(xù)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
犬馬之勞、豬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竊狗盜、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狐群狗黨、偷雞摸狗、畫虎類狗、雞犬不驚、
雞零狗碎
【豬】
豬突豨勇、豬狗不如、殺豬宰羊、封豕長蛇、
鳳頭豬肚、蠢笨如豬
【鳥】
鳥盡弓藏、笨鳥先飛、如鳥獸散、小鳥依人、
驚弓之鳥、飛禽走獸、鳳毛麟角、鴉雀無聲、燕雀安知、
鶴立雞群、鶴發(fā)童顏、風聲鶴唳、鶯歌燕舞、草長鶯飛、
珍禽異獸、衣冠禽獸、燕語鶯聲、鵲巢鳩占、鸚鵡學舌、
蜻蜓點水、歡呼雀躍、鴉雀無聲、鵬程萬里、一箭雙雕、
風聲鶴唳、鶴發(fā)雞皮、鶴發(fā)童顏、鶴立雞群、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聲譽鵲起、飲鴆止渴、
雁過拔毛、鳥槍換炮
【獸】
困獸猶斗、如鳥獸散、人面獸心、飛禽走獸、
珍禽異獸、衣冠禽獸、洪水猛獸、狼吞虎咽、貓鼠同眠、
黔驢技窮、一丘之貉、管中窺豹、狼心狗肺、狼煙四起、
狼子野心、狼狽不堪、狼狽為奸、豺狼成性、豺狼當道、
引狼入室、鹿死誰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
聲名狼藉、杯盤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決、黔驢技窮、
鵬程萬里
【魚蟲】
金蠶脫殼、蠅頭微利、花飛蝶舞、螳臂擋車、
魚躍鳥飛、如魚得水、獨占鰲頭、井底之蛙、甕中捉鱉、
蝦兵蟹將、鷸蚌相爭、沉魚落雁、飛蛾撲火、金蟬脫殼、
積蚊成雷、蟾宮折掛、蠶食鯨吞、蜻蜓點水、螳臂擋車、
蛛絲馬跡、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魚目混珠、蜂擁而至、
蠱惑人心、物腐蟲生、漏網之魚、海市蜃樓、堤潰蟻穴、
動物的成語積累
1、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2、兵馬不動,糧草先行:作戰(zhàn)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動前須作好準備工作。
3、馬革里尸:形容軍人英勇地戰(zhàn)死在沙場上。
4、枕戈汗馬:枕著武器,疾馳戰(zhàn)馬。形容時刻準備殺敵立功。
5、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6、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7、馬上墻頭:指男女青年相戀的地方。
8、單槍匹馬:比喻單獨行動,沒有絲毫助力。
9、懸崖勒馬: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10、烏焉成馬: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轉寫錯誤。
11、馬鹿異形:用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
12、持戈試馬:比喻作好準備,躍躍欲試。
13、駑馬十駕: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奮,也能有所成就。
14、代馬依風: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馬:北方產的良馬。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他鄉(xiāng)。
15、盤馬彎弓:盤馬:騎著馬繞圈子跑;彎弓:拉弓準備發(fā)射。騎馬盤旋張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態(tài)而不付諸行動。
16、戎馬倥傯:形容軍務繁忙。戎:古代兵器的總稱;戎馬;借指軍事;倥傯;事多;繁忙。
17、招兵買馬:征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zhàn)。
18、高頭大馬:指體形高大的馬。也比喻人的體形高大。
19、六馬仰秣:形容樂聲美妙。
20、天馬行空:天馬奔馳神速;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天馬:漢代西域大宛產的好馬;行空:騰空飛馳。
21、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22、馬如游龍: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
23、駑馬戀棧豆: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24、效犬馬力:效勞的謙詞。意思是效犬馬之勞。
25、戎馬倉皇:謂戰(zhàn)事緊急而忙于應付。
26、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27、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28、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29、秣馬厲兵:磨快武器,喂飽戰(zhàn)馬,準備戰(zhàn)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準備。
30、一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頭偕老。
31、牛驥同皂:比喻賢愚不分。
32、土牛木馬: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33、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34、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35、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36、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zhàn)力非常強;或喻戰(zhàn)爭。
37、兵荒馬亂:形容戰(zhàn)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38、光車駿馬:裝飾華麗的車馬。
39、尻輪神馬:以尻為車而神游。指隨心所欲遨游自然。
40、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痹。
41、車塵馬跡:指車馬行過的痕跡。
42、馬龍車水: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43、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44、不識馬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45、戎馬倥傯:指在戰(zhàn)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46、乞兒馬醫(yī):乞兒:乞丐;馬醫(yī):獸醫(yī)中專治馬病的人。舊指卑賤的人。
47、老驥伏櫪:比喻年紀雖老,仍懷雄心壯志。
48、脫韁之馬: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49、大馬金刀: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50、牛高馬大: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
51、洗兵牧馬:洗擦兵器,喂養(yǎng)戰(zhàn)馬。指做好作戰(zhàn)準備。
52、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53、單槍獨馬: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54、一馬當先:作戰(zhàn)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55、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56、盲人瞎馬:失明的人騎著瞎了眼的馬。比喻處于極端危險的境況中。也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57、牛童馬走: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馬走,猶仆役。
58、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59、飛鷹走馬:放鷹追捕和騎馬追逐鳥獸。指打獵。
60、鞍馬之勞: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zhàn)斗的勞苦。
61、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62、銅圍鐵馬:比喻堅固的陣勢。
63、汗馬功勞:喻為征戰(zhàn)奔走的功勞。
64、班馬文章: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并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65、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