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馮河-暴虎馮河的故事-暴虎馮河的寓意-暴虎馮河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bào hǔ píng hé
【簡拼】bhph
【近義詞】有勇無謀、貿然行事
【反義詞】有勇有謀、謹言慎行、深謀遠慮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蠻干
【例子】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
【英文翻譯】brash physical courage <attack a tiger unarmed and cross a river without a boat>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為徒,子路說自己像箭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于是拜孔子為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愿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愿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成語正音】馮即憑;在這里不能讀作“fén?饋薄?
【成語辯形】馮,不能寫作“憑”。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