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出類拔萃的故事-出類拔萃的寓意-出類拔萃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clbc
【近義詞】鶴立雞群、超群絕倫
【反義詞】濫竽充數(shù)、碌碌無能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上》:“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用于人或事物
【例子】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dāng)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dāng)中開出的鮮艷花朵。(楊朔《迎春詞》)
【英文翻譯】far above the average
【歇后語】雞群里的鴨;谷子地里長棵高粱
【謎語】谷子地里長棵高粱
【成語故事】公孫丑向老師孟子請教孔子與伯夷、伊尹的人格問題,孟子告訴他。孔子足以使天下太平,因為他看到一個國家的禮制就明白它的政治,圣人的能力要大大超出平民的,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傳,德行可以與天地相比。
【成語正音】拔,不能讀作“bō”。
【成語辯形】拔,不能寫作“撥”。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