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而出-脫口而出的故事-脫口而出的寓意-脫口而出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tuō kǒu ér chū
【簡拼】tkec
【近義詞】信口開河、心直口快
【反義詞】守口如瓶、一言不發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不經考慮,隨口說出。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瞎騙奇聞》:“我曉得你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話便脫口而出。”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加思索地說話
【例子】大作家的作品,言辭脫口而出,沒有矯揉造作的姿態。
【英文翻譯】escape one's lips
【謎語】咄;礎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產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