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脫胎換骨的故事-脫胎換骨的寓意-脫胎換骨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tthg
【近義詞】洗心革面
【反義詞】執迷不悟、死不改悔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轉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成語出處】宋?葛長庚《沁園春?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真是脫胎換骨,神爽體健。(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
【英文翻譯】cast off one's old self and take on a new self
【成語故事】奪胎換骨原是道家的說法即吃了金丹換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黃庭堅認為這是換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進一步加以刻劃形容,這叫奪胎法。也有人說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奪胎換骨法可以點鐵成金。
【成語正音】胎,不能讀作“tái”。
【成語辯形】換,不能寫作“煥”。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