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貞不屈-堅貞不屈的故事-堅貞不屈的寓意-堅貞不屈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近義詞】威武不屈、堅強不屈
【反義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補充式
【成語解釋】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成語出處】唐?韋應物《江州集?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志。”
【成語用法】補充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而那些共產黨人的堅貞不屈、為了人民和祖國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英文翻譯】faithful <be constant to the bitter end>
【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揚州,派明朝降將李遇春去揚州勸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罵而回。豫親王多次用書信勸降,也被史可法回書痛罵。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兵俘虜,他堅貞不屈,慷慨就義
【成語正音】貞,不能讀作“zēn”。
【成語辯形】屈,不能寫作“曲”。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