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清-旁觀者清的故事-旁觀者清的寓意-旁觀者清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pgzq
【近義詞】了如指掌、洞燭其奸
【反義詞】當局者迷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例子】俗話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英文翻譯】the onlookers see most clearly.
【謎語】裁判
【成語故事】唐朝大臣魏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魏征整理修訂的《類禮》列為經書。唐玄宗命元澹校閱,右丞相張說認為已經有鄭玄作注成為經書。元澹寫《釋疑》表明自己觀點:鄭玄的注過時了,魏征不是下棋人,他是旁觀者所以注解得比較真實。
【成語辯形】旁,不能寫作“傍”。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