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窮兵黷武的故事-窮兵黷武的寓意-窮兵黷武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
【簡拼】qbdw
【近義詞】興師動眾
【反義詞】和平共處、解甲歸田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成語出處】三國?曹丕《車駕臨江還詔三公》:“三世為將,道家所忌;窮兵黷武,古有所戒。”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王氏今降心納貢,愿修舊好,明公乃欲窮兵黷武,殘滅同盟,天下其謂公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
【英文翻譯】to wage war frequently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孫皓是一個十足的暴君,他任用那些拍馬屁的小人做大官,大興土木,建豪華宮殿。同時還不斷擴充軍隊,使軍隊的人數占百姓人數的十分之一,軍費開支龐大,陸抗打敗晉軍的進攻后上書孫皓,讓他不要再繼續窮兵黷武
【成語正音】黷,不能讀作“mài”。
【成語辯形】黷,不能寫作“獨”。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