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盡-山窮水盡的故事-山窮水盡的寓意-山窮水盡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山窮水盡-山窮水盡的故事-山窮水盡的寓意-山窮水盡的意思
【成語】山窮水盡
【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
【簡拼】sqsj
【近義詞】日暮途窮、窮途末路
【反義詞】柳暗花明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山和水都到了盡頭。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成語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八缸》:“茍不至山窮水盡時,勿望給與也。”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例子】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毛澤東《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
【英文翻譯】at the end of one's rope
【歇后語】懸崖臨海
【謎語】沙;禿嶺旱災重
【成語故事】公元1167年,南宋大詩人陸游因力主抗金被免職,回到老家山陰鏡湖旁居住。一次他到附近的山西村游訪,他即興作詩《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半年留客足雞豚。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
【成語正音】水,不能讀作“suǐ”。
【成語辯形】盡,不能寫作“勁”。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