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孺子可教的故事-孺子可教的寓意-孺子可教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rzkj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解釋】指年輕人可培養。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例子】孺子真可教也!后日為上巳節,欲招子踏春園,子當盡去敝衣,袍褲襪履,嶄然一新,早過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恒娘》
【英文翻譯】the young man is worthy to be taught
【謎語】需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韓國姬公子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改名張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橋上散步,遇到一個老人的鞋掉到橋下,他主動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認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細鉆研后成為劉邦的謀士。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