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無犯-秋毫無犯的故事-秋毫無犯的寓意-秋毫無犯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成語】秋毫無犯
【拼音】qiū háo wú fàn
【簡拼】qhwf
【近義詞】雞犬不驚、道不拾遺
【反義詞】胡作非為、無惡不作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子】老夫一生公廉正直,與人秋毫無犯。(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
【英文翻譯】(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就投奔劉邦,在丞相蕭何的推薦下,劉邦拜他為大將,劉邦問韓信有什么高見。韓信把劉邦與項羽進行一番對比,說劉邦的軍隊與項羽的軍隊不同,對百姓的利益秋毫無犯,可以得天下
【成語辯形】毫,不能寫作“豪”。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