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因噎廢食的故事-因噎廢食的寓意-因噎廢食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成語】因噎廢食
【拼音】yīn yē fèi shí
【簡拼】yyfs
【近義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反義詞】百折不撓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噎:食物堵塞在喉嚨;廢:停止;食:吃。因為吃飯噎死了,從此就停止吃飯。比喻受過挫折后,連該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了。
【成語出處】漢?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定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例子】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若是后人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是因噎廢食了幺?”
【英文翻譯】be put off easily by a slight risk
【謎語】魚刺卡喉不吃魚
【成語故事】一財主大擺酒宴,席間劃拳行令,喧聲如潮,一個老頭因牛肉沒嚼爛而卡住脖子,頓時大汗淋漓,翻白眼,眾人紛紛為他想辦法處理,把老漢左右折騰,老頭氣得大喊而吐出牛肉。財主見狀要各位回家,說有了前車之鑒,從此再也不吃飯了。
【成語正音】噎,不能讀作“yī”。
【成語辯形】噎,不能寫作“咽”。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