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塌地-死心塌地的故事-死心塌地的寓意-死心塌地的意思
時(shí)間:
小龍
成語
【拼音】sǐ xīn tā dì
【簡拼】sxtd
【近義詞】至死不渝、執(zhí)迷不悟
【反義詞】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原指死了心,不作別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決不改變。
【成語出處】元?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gè)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shí),方才死心塌地。”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那呆子縱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著擔(dān)子,只得死心塌地,跟著前來。(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回)
【英文翻譯】be dead set on
【歇后語】不見棺材不下淚
【謎語】忘
【成語故事】河南府尹李彥實(shí)與女兒玉英相依為命,由于被人誣陷,他向劉員外借十兩銀子前去受審。劉員外借此逼玉英嫁給他。玉英在尼姑庵與進(jìn)京趕考的張晉卿私訂終身,張生考中歸來任洛陽縣令,玉英讓他還掉劉員外的債才能死心塌地地生活。
【成語正音】塌,不能讀作“tà”。
【成語辯形】塌,不能寫作“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