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無路-走投無路的故事-走投無路的寓意-走投無路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ztwl
【近義詞】山窮水盡、窮途末路、日暮途窮
【反義詞】左右逢源、如愿以償、天從人愿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補充式
【成語解釋】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例子】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魯迅《彷徨?祝福》)
【英文翻譯】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 <have no way out; be in an impasse; be up against the wall>
【歇后語】林沖上梁山;鼻子上推小車;船頭上跑馬
【謎語】橋頭上馬
【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大軍打到北京城外,崇禎召來太監曹化淳及幾個大臣來商量對策,由于國庫空虛,叫大臣及富商出銀子組建軍隊對抗義軍。大臣們個個不愿出錢出力,崇禎走投無路,只好殺妻殺子,然后自己到景山上吊自殺。
【成語辯形】投,不能寫作“頭”。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