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
同學們,你們記住,你們要當有真正本領和內心世界美的人啊!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2
《落花生》是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代表作,講述的是許地山小時候的故事,文章主要以人物對話組成的,通過寫作者小時候一家談論花生,來寫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篇散文的藝術風格也正像落花生一樣,質樸無華,自然天成。全文由第一人稱的“我”來記敘,富有兒童情趣。這篇文章的對話都是活生生的口語,沒有雕琢,沒有藻飾,明白通曉,通俗易懂。父親和孩子們的一問一答,是那樣的親切自然,質樸平易。這正是許地山深厚的藝術功力所在,通篇極少用形容詞修飾語,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時候,才極精當地選用一二。
故事就以這樣的文筆開始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名愛國志士的家里。許地山家園里有半畝空地。有一天,母親說:“咱們家里這空地一直荒著也怪可惜的,既然你們那么愛吃花生,我看哪,不如開辟出來種花生吧。”作者姐弟幾個一聽,都很高興。于是,沒過多久,買種的買種,翻地的翻地,播種的播種,澆水的澆水。就這樣,姐弟幾個忙活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這可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事。母親這會兒又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那天,母親把花生做成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那天晚上的天氣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這實在很難得。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孩子們爭著應道:“愛!”“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姐姐說:“花生味兒美!”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過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成熟了,也不立刻就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孩子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著說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父親說:“對,這就我是對你們的希望。”
他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這篇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借物喻人,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汲取一些東西,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文章通過落花生為例子,告訴我們了一個可以影響終生的哲理——人的一生,不能只顧著追求偉大、完美與體面,而因此忘記了別人的體會。所以,做一個人,不僅要去追求,而且要從埋頭苦干開始,踏踏實實地磨練自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做成大事。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3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落花生》這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們一家”在后園的茅亭里過收獲節。我們吃著花生,聊著天,從爸爸的話語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是呀!“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我覺得我們學生就應該做“落花生”一樣的少年。但是,總是有這樣的一些同學,一旦取得好成績時,就成天把成績掛在嘴邊,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就像下蛋的母雞一樣,咯咯好一會。
老師常常教導我們“勝不驕”,更要腳踏實地,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因為有一點成績而停止前進,那就成了老師常說的“不進則退”。自己留在原地,別人在前進,自然就退步了!
我曾經就是一個講究吃穿的人,每天一開家門,我就像一只獵犬一樣,聞著爺爺又做什么好吃的。有好菜就多吃點飯,沒有可口的菜,有時都不吃飯。穿衣服也是這樣,挑三揀四,這個不如意,那個不喜歡。常常弄的媽媽手足無措。自從看到了一篇童話,我徹底明白了:說有一匹斑馬,十分健壯美麗,他成天和這個比,和那個比。一天竟飄飄然去和獅子比美,最后成了兒子的盤中餐。當獅子吃完最后一口肉時,舔著嘴角的鮮血時說:“我雖然沒有你漂亮,但是我有著殺死你的本領。你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再漂亮的外表又有什么用?”是的,只注重外表,不充實自己的內心,沒有真才實學就不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所以,我真應該做一棵“落花生”。不求一時表面的光鮮與亮麗,應該埋頭苦讀,默默無聞,扎扎實實,努力學好本領,只待豐收的季節,真正做一名對別人有用的人。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4
曾在課本上學過《落花生》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起了我對這個作者其他文章的閱讀興趣,于是我翻開了《落花生:許地山專集》這本書。
別看許地山的散文篇幅通常都比較短小,他卻用精煉的文字、質樸的意象,甚至是片段式的情節,抒寫出了精致的情感與深刻的哲思。比如《春底林野》把天真孩童的嬉戲融旖旎的春天里,展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與博愛的胸懷;《萬物之母》歌頌了偉大的母愛,控訴了殘酷的戰爭;《補破衣底的老婦人》通過老婦人“補破衣”,隱喻五四退潮后出現的各種思潮和主義,透露出那一時期作者對知識與理解的質疑……
讀許地山的小說不難發現,宗教色彩和異域情調十分濃郁,其中,《命命鳥》、《綴網勞蛛》表現得最為明顯。而最打動我的還是許地山將平凡人、平凡事寫得具有表現力和震懾力,比如《黃昏后》,父親對兩個女兒講述一家人的往事,將父愛、母愛以及愛國情懷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讀來哀婉動人;《春桃》描寫至真的人性,揭示戰亂帶來的災難,頌揚愛國熱情……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心理活動描繪細膩,無不演繹著許地山小說的獨特魅力。從中,我所體悟到的是作者對于人生前途的執著求索和對于理想的熾熱追尋。
一篇《落花生》僅僅是冰山一角,而《落花生:許地山專集》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鮮明的場景刻畫,與作者那矛盾復雜而豐富深邃的思想同樣熠熠閃光。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5
說到花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去農村采摘過花生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那天學校組織秋收,一路懷著美好憧憬的我,一到菜地立馬就傻眼了。哪里有花生,分明是一片枯枝野草嘛!等我問過老師才知道,原來美味的花生就藏在地底下啊!
隨后,我就和同學們開始到地里收割花生了。剛出土的花生并不好看,就像一個粘滿泥土的丑娃娃。可是當我們剝開它的外殼,里面一顆顆裹著紅衣的花生就露出來了,可愛極了。聽家長說:“花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等。而且幾乎每個家庭都用花生油做飯,看來這其貌不揚的花生作用真的太大了。
我覺得花生就像一個人,不僅人的外表有美丑之分,其實人的內心也是有的。有的人外表光鮮亮麗,但卻干著損人利已的事。有的人外表看上去很土氣,也不張揚,可工作上卻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還處處為他人著想。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人嗎?
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事物,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花生雖然沒有玫瑰那樣尊貴華麗的外表,但是也沒有玫瑰那布滿尖刺的花莖。花生雖不如那“俏也不爭春”的梅花,堅強的白楊樹,野火燒不盡的小草那么深入人心,可是它的作用卻不小于它們。
這一顆小小的花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很多道理。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事物都值得我們去深思,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去發現……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6
讀了《落花生》這篇文章,我感到回味無窮。
在《落花生》這篇課文中,許地山描寫了在一個收獲節的晚上,他和全家人一起嘗花生、議花生的情景。通過許地山的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讀到這里時,便讓我想起了荷花。它沒有那婀娜多姿的風采,只有碧綠的葉子。無私的襯托著多姿多彩的荷花。
花生的味兒美,又可以榨油,價錢又便宜,誰都喜歡吃。但它的果實埋在地里。它把一切都奉獻給人們,而默默無聞的埋在地里。
是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就是這種精神,不禁讓我想起了清潔工。他們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都是一如既往的大掃這街道。要是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生存在這么干凈的地方生活了。
再看看我自己,見到地上有垃圾也不撿;到了雙休日,每天早上都睡到很晚。
等我長大了,也要做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7
夜晚,群星閃爍、月光皎潔,我望著星空,心中想著剛剛讀過的許地山的《落花生》,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落花生》是許地山的一篇散文。主要講述了姐弟們開辟荒地種花生,然后大豐收的事。在吃花生時,父親為姐弟們講述了花生的好處,還把花生與蘋果、石榴、桃子做了比較,告訴他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是啊,花生這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多么寶貴啊!我不禁想起了路燈,它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啊!不怕風吹雨打,不畏艱險,但有多少人注意過它們,它們就這樣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們。哪怕只有一絲光亮,也會照亮每條大路,照亮人們的心,為那些無數個漆黑的夜晚驅走了黑暗,帶來了光明。
奉獻不僅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也是一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我們何不做這樣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
落花生五年級的作文篇8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告訴我一個刻骨銘心的道理,這個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在我們眼里,花生只是美味的佳肴。但在品嘗花生的同時,誰又會想到花生內在的品格呢?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它矮矮的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這段話留給我一個人生的哲理,花生雖然長的丑。但是,它是很有用的,所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講體面,而做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我們的生命的價值在于勞動,勞動就是奉獻,用我們的`雙手去為人民服務,去收獲勞動的果實,來回報人們。
花生,是樸素的,花生,是美味的,花生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
落花生,它的品格讓我無法忘記,是它讓我懂得了做人,要去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