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
我和頑皮的哥哥一起互相打鬧,突然飛來一只小鳥。小鳥的翅膀似乎受傷了,我急忙把它拾起來對哥哥說:“哥哥,這只小鳥受傷了!”哥哥一聽,嚇得急忙放下手中的竹槍,拿著小鳥來到了爺爺面前。
爺爺正在辛苦的牢竹屋。他聽見我們叫他,就連忙放下竹刀,朝我們這邊看了過去。我也是一下子把小鳥遞給了爺爺。爺爺看了看唉聲嘆氣的搖了搖頭。
我和哥哥哭了起來。就地埋葬的小鳥。一個晚上都沒有入睡。
第二天,我和哥哥來到了大藥房。藥房叔叔看了看我們說:“孩子怎么了?”我們把昨天。夜里發(fā)生的事告訴了叔叔。叔叔,他看了看我們手中握著的小鳥說這個小鳥還有氣叔叔,他看了看我們手中握著的小鳥說:“這只小鳥還有氣,還能活!”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連蹦帶跳地把小鳥遞給了叔叔。叔叔一下子就摸準小鳥的穴位,一針下去,小鳥“復活”了。
我向叔叔道謝。叔叔一點也不得意,告訴我們一定要摸準人和動物一定是覺得才下葬。不要人云亦云。
怎么樣?這就是我的中秋歷險記,大家覺得還好吧?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2
中秋節(jié)到了,我和我的幼兒園伙伴李雅潔已經有一年沒見過了,我不禁想起了這句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結果,這個念頭在今天終于實現了。這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在平臺上獨自一個人玩耍著,中秋好像一切都不敢寂寞,偶爾天空飛過幾只小鳥,三三兩兩嬉戲追逐著,輕快的畫著弧線,那不知誰家的小孩,在樹下呀呀學語,快樂的追逐著,旁邊那白白的小狗,隨著孩子的蹦蹦跳跳也開始左右尾隨,歡快的搖著小尾巴,不遠處的草地上,那誰家的貓咪也開始歡蹦亂跳,對著旁邊的草叢,玩起了迷藏。
我正細心地看著,忽然,從我身后響起了一聲喊叫:“辛飛揚!”我被嚇了一跳,原來是李雅潔呀!我頓時喜笑顏開,像李雅潔跑去。
李雅潔剪了頭發(fā),把需要扎辮子的頭發(fā)剪成了利落的短發(fā),一條粉紅色的裙子穿在身上,可愛極了。
于是,我們一起每人拿了一個瓶子,開始摘竹芯。一開始,我還可以摘到,可是后來我就爬上旁邊的柱子摘了。李雅潔比我更慘,連柱子都爬不上去,只好讓她摘下面的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抓著一大把竹芯,放進了瓶子里。我們又繼續(xù)去找野花……找完了以后,我們就把野花也放進瓶子里,泡了十分鐘。那水一時恍恍惚惚的,似乎變成了黃綠色的了。我們相視而笑,互相看著對方的瓶子都泡成了不知名的東西……
我們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向李雅潔揮了揮手,與她告別了。
今天真是一個過得快樂的節(jié)日啊!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3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jié)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字串9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jié)的聯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guī)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jié)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4
這幾天,我懷著極其濃厚的興趣讀完了《我們的節(jié)日》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節(jié)日的起源和關于節(jié)日的文化。書中給我們介紹了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jié)日的由來與風俗,不難看出,貫穿著這些節(jié)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的節(jié)日中,我深刻地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說春節(jié)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jié)日。我喜歡春節(jié),因為春節(jié)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都“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游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jié)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jié)日供品中,必備一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著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
再說中秋節(jié)吧。“中秋節(jié)”又名“祭月節(jié)”,農歷8月15日,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已有中秋一詞記載。到了春秋戰(zhàn)國,每逢中秋節(jié),大家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的儀式。中秋節(jié)在這個時期已經初見規(guī)模了。明、清時代的中秋節(jié),賞月依舊,一輪圓月東升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和各種水果,邊賞月,邊暢談。中秋賞月的習俗流傳至今。瞧,月光下,人們在自家小院品嘗月餅、欣賞月色。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拿月餅來照月亮,比較哪個更圓,還擔心著月餅會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樂融融。
一個節(jié)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jié)美妙動人;一個節(jié)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jié)日文化的沖擊中,愿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jié)日。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5
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人一起吃著大餐,共度中秋佳節(jié)。我要求我們一家人講一講他們小時候中秋節(jié)是怎么過的。
姥姥說,她小時候中秋節(jié)過得很簡單,我姥姥的爸爸是一位醫(yī)生,中秋節(jié)時,有很多病人拿著月餅來看望他,但是很多家都買不起月餅吃,我姥姥的爸爸每當中秋節(jié)時,就把別人送的月餅乘到一個大籃子里,提著籃子,挨家挨戶的發(fā)月餅吃。那時的月餅只有五仁餡兒的,又大又硬,咬都咬不動,但是那是姥姥都認為那是吃的東西。
姥爺爺說,小時候要吃一塊兒月餅很難很難,幾個月餅分下來,一人只能吃到一小塊兒月餅,分到手里的月餅舍不得吃,只能一會兒聞聞月餅的味道,最讓我想笑的的是我姥爺和我姥姥剛認識的時候,我姥姥在八月十五去我姥爺家里時,我姥爺就拿出僅有的一小條月餅來迎接姥姥,還說:“甜著呢,快吃吧。”我姥姥最終還是沒吃,讓給了姥爺,姥爺今天說起這事,也臉紅了。
接著,媽媽也發(fā)言了。她說,小時候姥爺已經是一名工人了,每到中秋節(jié),就從廠里買回十幾塊月餅,一家人團團圓圓,并且我姥爺還會帶回一些蘋果啊,石榴啊,鴨梨啊來歡度中秋,在中秋節(jié)那天,還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肉了。
聽了姥姥、姥爺和媽媽的話,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就說月餅吧,每逢中秋節(jié),爸爸媽媽都會發(fā)一盒非常漂亮的月餅,每盒月餅都有十幾塊兒,每個月餅的配料都不同,有紅紅的豆沙,有黃黃的蓮蓉,等等,色香味都非常誘人,每年的月餅我們都吃不完,放在冰箱里一直能放到春節(jié),在中秋之節(jié),我們還等吃到各種水果,如金黃的香蕉,晶瑩的葡萄等等,比比他們,我們真是幸福了。
最讓我深思的一句話是爺爺說:“我們一年只能吃一頓肉,一頓白饃,到媽媽的時候,一個月就能吃一頓肉,然而,到你們現在時,幾乎是頓頓吃肉,這還不算,還能去吃肯德基,炸牛排,我小時候和你們根本沒法比。”
我真心祝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6
“月!”一個“月”字脫口而出。孤寂、凄涼卻上心頭。好一個冰涼寒心的月字,好一個孤寂凄清的夜晚。中秋節(jié)的夜晚,舉頭望明月,突如其來的孤單陣陣襲來。
我輕聲詢問:孤獨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宮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嗎?在開啟承封的記憶嗎?想當初你們的生活過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滿,而如今卻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著孤獨和相思的煎熬。都是靈藥惹的禍,你后悔過嗎?這么多年你在月宮閉門思過得怎么樣了?
孤獨的氣氛總是給人壓抑的感覺。看著那輪在高空懸掛的月亮,我忽然發(fā)現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潑愛動。緩緩的,漫無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所以它也孤單嗎?也許吧。月孤單了就以徘徊的方式來消磨時間,那我孤單的時間又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打發(fā)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時間仿佛就停留在了這中秋節(jié)一刻。世間高興與快樂都被凍結了么?我?guī)缀跽也坏綗狒[遺留的半點痕跡,留下的只有孤單與落寞。整個夜空、整個世界只有孤單。
“孤”從何來?是因為月的孤獨?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獨的時間是很豐富的。可為什么偏偏就選擇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發(fā)孤獨感的降臨?還是她看不慣別人因為團聚而興奮,不甘心自己獨守月宮的孤獨。因此,將月調得更大、更圓?還是她……也罷,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獨卻賦予了詩人的無限靈感。
自古詩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獨。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獨酌》。你看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很想排譴一下胸中積郁,可是“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知音難覓,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蘇東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發(fā)揮,對月傾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高處不勝寒”。每讀蘇公此詞,我總會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發(fā)一通牢騷,竟也能發(fā)出如此美妙的詩意來。試想,如果沒有了這些與月色相關的千古文章,中國的古文化將枯燥成何等模樣?至今,中國老百姓歷來都鐘情著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圓,這一天是名副其實的月亮節(jié)。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餅。
拿著一個難以哽咽的月餅,終于我走進了那間連月也不愿光顧的屋子里。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7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 ,有著悠久的歷史,已成為我國固定盛行的傳統節(jié)日。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
今天晚上,享受了一頓團圓盛宴之后,我便獨自一人坐在陽臺上,準備一睹中秋明月的嬌姿。七點半,圓月冉冉上升,哇,中秋的月亮好圓啊!圓得像一個大月餅;中秋的月亮好亮啊!照得大地亮堂堂;中秋的月亮好大啊!似乎近在眼前。面對靜謐的夜,聽著蟋蟀的“獨唱”,望著空中一輪皓月,我不禁想起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天下人都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地過中秋節(jié) 。
中秋節(jié),當然要吃月餅,這時爸爸捧著一盒大月餅上來了,里面只有一個夾心層大月餅。媽媽把月餅分成五份,她一份,我、爸爸、奶奶、爺爺各一份,象征一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相親相愛。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在月下談笑風生。
看著皎潔的明月,我趴在爸爸腿上,聽爺爺講關于中秋節(jié)的神話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些故事,歷經漫長的歲月,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是我國古代傳說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典型神話。
中秋節(jié)的夜晚是美麗的,中秋節(jié)的夜晚是溫馨的,中秋節(jié)的夜晚是幸福的。
中秋佳節(jié),常說是團圓日。團圓代表和美、和諧,希望全社會促進和諧,共建>和諧社會,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8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jié)。”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每當這天晚上,人們都會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我的家里也是這樣的。
今天,我風塵赴赴趕往爺爺奶奶家。一路上,我哼著小曲,唱著小調,不斷地向媽媽訴說著:“終于又到八月十五了,好開心呀!”就連平時乘車時路上的花草樹木,今天也變得格外鮮艷、明朗,我打開車窗,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心中暢快極了。
終于到了爺爺奶奶的家,我上樓梯時,激動得心怦怦地跳。開門時,我給爺爺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奶奶為我們端上茶水,又急忙走回廚房,準備晚飯。當奶奶把所有的菜肴都端上桌子時,才發(fā)現家里沒有月餅。中秋節(jié)不吃月餅怎么可以呢?于是,奶奶讓我去樓下的商店買一些月餅。到了商店,我見有許多種餡兒的月餅,有五仁的、豆沙的、鮮桃花的、棗泥的……多種多樣。“奶奶也沒有告訴我買什么樣的,那我就挑自己喜歡的吧!”我喃喃自語道。我毫不猶豫地挑了我最喜歡吃的月餅——五仁月餅。回到家后,見飯桌已擺好,我們開始吃晚飯了。
夜幕降臨,一切收拾妥當,桌上擺好了月餅、瓜子和茶水,一家人團團圍坐,邊品著茶店,邊抬頭賞月。只見一輪皓月緩緩升起,如同玉盤一樣懸掛在蔚藍的天空。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如夢如幻。我轉頭向媽媽問道:“媽媽,嫦娥仙子什么時候才能帶玉兔下凡呀?”媽媽聽了說:“你看,她已經下凡了。”媽媽隨手拉開了陽臺上的窗簾,只見窗前是一條寬闊的河流,一輪圓月正印在河面上,一陣風吹過,月亮搖晃著,水面跳躍出點點銀輝。一叢叢碧綠的草在風中搖,仿佛是在為它伴舞。“哇,月亮仙子在水面上跳舞呢!”我拍手歡呼起來。我們一家人就這樣圍坐在窗前,默默凝望著,感受著那一刻靜謐、美好。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jié)……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9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jié)—————中秋,這天家家戶戶都滿懷喜悅,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亮。
今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大家子人都會團聚在姑奶家一起過的。
一大早我們都去了姑奶家,在去姑奶家的路上我們在蛋糕店買月餅,哇!店里月餅的樣子可真多啊!有大的有小的,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是漂亮極了,看得我直流口水,我最喜歡的是棗泥月餅。
終于到姑奶家了,我一見到姑奶就馬上向姑奶說:“中秋節(jié)快樂!”姑奶見到我們過來很高興,早早地為我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有肉、有魚、有螃蟹……都是我們喜歡吃的,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填滿了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在這里我見到了我們魏家年齡最大的人——我大爺爺和年齡最小的人——我弟弟。 姓魏的三十幾口人齊聚一堂,歡天喜地,大人們在一起聊天、喝酒、看電視,我們小孩在一起吃喝、打鬧,有說有笑,真是熱鬧極了!
這個中秋節(jié)我過的好開心啊!
有關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篇10
在這里,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就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這中秋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了,因為這一天我們家就會做許多事,我們小孩子會吃好吃的,下面,就讓我講一講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我們在家中都會干嘛吧。
在中秋節(jié)的這一天,我們做得事中,就兩種是一定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月餅。再過中秋節(jié)的前幾天,我們家都會準備好材料,準備這些材料可不是自己做的呦,我們可不會打月餅,我們會送到專門大月餅的地方,用這些材料做各種不同的月餅,有:綠豆沙月餅,有五香月餅,還有一些我不太清楚的月餅。
然后在這一天,我們家里如果來了一些人,我們也會邀請他們一起跟我們吃月餅,每逢在一塊吃月餅的時候,我們都是爭相恐后的比賽吃月餅,看誰吃的多,嘿嘿,因為我們的胃口小,所以,最多也就只能吃2個,不過,有我小弟弟在,我就永遠不是最后一名!
那么另一件必做的事情,就是在這一天,最浪漫的事情:賞月。我們在中秋的這一天晚上,都會到房頂上一起賞月。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邊賞月的同時,聽一些關于月亮的傳說,其中我們最喜歡聽的也就是經常聽的故事:嫦娥奔月。于是,每每講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再去賞月的時候,就會隱隱約約的看到月亮上有一個人影,在上面自由自在的跳起舞來,好像是在慶祝中秋節(jié)的到來呢!
這就是我們給你們介紹過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你們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