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
“二月二,剪龍頭”這個習俗在東北也是特別受重視的。東北有個說法:正月剪頭死舅舅。所以只要是有舅舅的正月里都不剪頭,單等到二月初二這天,可想而知,這一天理發店是多么的熱鬧了。
點長壽燈、倒貼福、二月二剪龍頭只是鐵嶺春節習俗的一部分,還有像吃年夜飯、吃餃子、吃凍秋梨等,這里面的講究還有很多。總之,鐵嶺的春節有聲有色,年味十足,是你在其他地方根本無法感受得到的。
滾到了護主犬的腳下,護主犬一口就給吃了。怎么樣?這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創意好嗎?
這就是我做的樹葉貼畫,我把秋天的美留了下來。媽媽還夸我是個愛動手的好孩子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2
我的老家在贛東,每逢過春節,無論多忙,都要回家過年。
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人們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糍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照傳統程序進行的,所以這些日子,家里面時時飄香香。時不時還會給鄰居送上新鮮的糯米丸子。而我們則些小孩子,則是一邊吃著各種各樣的甜食,一邊掰著手指算著,還有幾天過春節。
大年三十終于到了!家里老老少少都起了個早,互相祝福。祝福過后,媽媽們去準備年飯,爸爸們去貼對聯、貼倒福。
家鄉的年飯一般是中午吃的,我們家也不例外。滿滿一桌的飯菜噴香噴香的,有魚、有肉、有面條,惹得我和弟弟們“口水直流三千尺”,不過家鄉再吃年飯之前還要放炮仗,寓意辭舊迎新,趕跑災難驅除邪惡。我也只好忍住肚子的_了。
晚上還要吃一頓年夜飯,與吃年飯不同的是,它講的是守歲迎新。它是從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的,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待到快到12點,爸爸們就在屋外用爆竹擺成一條長龍,等待點火信號。每到這時候,央視就會開始倒計時,大家就一起跟著大聲喊:“5——4——3——2——1,點火!”這時候,除了鞭炮聲,就再沒有別的聲音了。
到了凌晨一點,鞭炮聲就漸漸稀了,而年,就在這漸漸消去的鞭炮聲中遠去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3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過得很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人們會比較忙,可是我想,忙碌和快樂相比,快樂應該會比較多。
除夕是一個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一個時刻,除了一些特殊的關系外,一般親戚什么的,都會回家團聚。在團聚時,一般都會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可以到室外去,欣賞著美麗的煙火。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都要吃上媽媽做的湯圓或面線。媽媽煮的湯圓有的是紅色,好像是當我們吃了以后,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興旺。吃面線和湯圓是我們民間的習慣。
從初一到初十,我們都要去親朋好友家去拜年。拜年時,我們都會準備一些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們,表示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心意。
無論是親朋好友來我們家做客,還是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做客,我們小朋友總是能賺到便宜,因為小孩能拿到自己喜歡的壓歲錢。一拿到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據說壓歲錢可以避邪和避祟。避祟中的祟是壓歲錢中的歲的諧音,意思是能我們在下一年里平平安安過著一歲。
家鄉的春節十分的快樂,要說快樂,當然要屬我們小孩子了。除了壓歲錢的快樂,我們還有一個快樂,那便是放鞭炮。每當要準備引火時,在引火線上“嚓”的一下,鞭炮上就發出“刺啦刺啦”的火聲音。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4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5
人們都喜歡過年,其原因當然在于美食與熱鬧的習俗呀!
湖南人過春節,家家戶戶都得吃臘肉,其臘肉的制作也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做,味道才會地道、肥而不膩。做臘肉也不簡單吶,首先要準備好肉,再用鹽腌一段時間,直到色澤達標后,才能進行下一個工序。下一道工序要將臘肉掛在柴火上面,把它烤成烏黑就完成了。
話說年年有“魚”,在湖南春節時候,這道美味是少不了的,在過節的前幾日,家里的大人都會去集市采購肉質鮮美的魚來做成各種佳肴。因此吃上這些美味,才有過年的味道。
孩子們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就是纏著父母買新衣,家長也都不會拒絕,新年嘛!當然要辭舊迎新啊!之后才是采購各種各樣的爆竹,等著在除夕夜晚大肆的開心一把。
孩子們都在開心迎新年,大人們自然也不會閑著。他們要買各種干果,等著春節的時候招待客人,還要買好煙花爆竹在除夕夜迎財神,據說這樣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都在趕著做年菜來犒賞在外辛苦裝錢的“功臣”,因此,家家戶戶都是酒肉飄香,喜氣洋洋的氣氛籠罩整個湖南。在除夕夜里,家家大門敞開,賞煙花。美麗的煙花點綴了黯然的夜空,就像綻放在夜空中的花朵,叫人連連稱贊,整個除夕夜燈火通明。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家家都在這孩子到親戚家拜年,孩子們更是樂不開支,因為在這一天,他們能得到豐厚的壓歲錢。
湖南的每個春節都過得分外熱鬧,一點也不比別的城市差。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6
“春節”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大家歡聚一堂,熱熱鬧鬧的,一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飯”可謂是過年的“重頭戲”了。瞧,現在才下午五點鐘,奶奶卻已經忙活起來了。再看看客廳里,大人們正開心地談天說地,小孩們則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隨著一盤盤佳肴陸續上桌了,我們才意識到準備放鞭炮了。看著爸爸從箱子里拿出了一大卷的鞭炮往門外走去,我趕忙攔住爸爸,說道:“爸爸,這回讓哥哥來點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卻見哥哥正使勁地搖頭擺手。爸爸看著他說:“一個男子漢,這么怕死干嘛!”說著,把手中的鞭炮遞給他并把他往門口推。見他那十分無奈的樣子,我不由的覺得好笑。在看看他的動作:還沒點燃就跑的遠遠的。
第二次點鞭炮時,幾分鐘過去了,怎么還沒點燃?原來啊,這緊要關頭打火機卻“掉鏈子”了。第三次終于點燃了,只見哥哥早已跑到一棵大樹后面,探出顆腦袋遠遠地望著那鞭炮。我們看著他的樣子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鞭炮聲漸漸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原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吧!
回到家中,看到那滿桌的菜肴,數了數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驚呆了,入座后,只見爺爺拿出了一瓶茅臺酒來,與大家品嘗、分享。只見大人們紛紛拿出了紅包遞給我們并送上祝福,我們也互相的道謝、祝福。然后,便美美的吃著年夜飯,其樂融融。
瞧,這就是我們家充滿歡笑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我的家鄉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就連過年的習俗也給別有一番風味。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掛上通紅的燈籠,鞭炮也想得和打雷一樣。有的鞭炮震耳欲聾;有的鞭炮清脆響亮;有的鞭炮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把整個天空照得跟白天一樣。家家戶戶還燃起了篝火,不是為了取暖,而是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五六點就起來了,抱柴火,燒大鍋,煮水餃。不知怎的,感覺大鍋子里煮出來的水餃格外的香,是過年的味道。吃完水餃,大家都走街串巷給自己的長輩拜年,互相問候,十分親切。“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恭喜發財財進戶,迎春接福福盈門。”、“汗馬絕塵安外振中標青史,錦羊開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每到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都要重新貼上一幅對聯,當一幅幅火紅的新對聯貼在門口時,就預示著今年更加喜慶!當然,更不能少了貼福字,福字必須要倒著貼這也預示著福到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重要的日子,每個人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吃飯。因為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之日,月圓家圓,象征著家庭和睦,美滿幸福!
我們的家鄉習俗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你們的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8
中國有很多佳節,比如:團團圓圓的中秋節、熱鬧非凡的端午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張燈結彩的春節。
小的時候聽大人們說過“年”的傳說,“年”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動物,它頭上長著尖角,而且住在海底,每到年底這個時候,他都會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類。正因為這樣村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避躲“年”的傷害。有一年來了一位老人,老人告訴他們只要燃燒竹子,用紅色的紙剪窗花就能嚇跑“年”,眾人們都不信,于是老人等到“年”來的時候就燒起竹子,在門上貼上紅紙。“年”見了,全身發起抖來,不敢靠近,于是驚慌失措的逃跑了,從此“年”不再敢出現了。慢慢地,就有了放鞭炮,貼春聯的習俗。
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有紅燒魚,啤酒鴨,韭菜豆腐等各種美食,看著這些美食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過了一會兒,奶奶又端上一盤香噴噴的餃子。但我實在吃不下了,但是又看了看那盤餃子,我的口水頓時變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了。我們聊天,喝飲料,碰杯,說祝福語……空氣中不僅混含著食物的氣味,還彌漫著其樂融融的家的味道。
吃完飯,爸爸,叔叔,爺爺在樓下放起了五彩繽紛的煙花,有的像雪白的羽毛隨風飄落,有的像美麗的花朵奮力綻放,還有的像流星劃過……美麗極了。爆竹噼噼啪啪地響著,這代表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有新的氣象。
我喜歡春節,喜歡它那傳統的習俗,也喜歡它那古老的歷史和傳說。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9
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過節習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這里的春節與別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的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紙巾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里,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兇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云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篇10
我家鄉的春節是別有一番特色的。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鄉的習俗,除夕到正月初十才算春節。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盡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這個時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團聚。一會兒,外婆端著飯菜過來,看著桌上豐富的年夜飯,我們還沒吃就一個勁的說好吃。飯桌上,我們一邊談論生活中的奇聞樂事,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美味佳肴,享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會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煙花在美麗的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每一處喜慶的祝福。而大人們呢,就在家里看“春節聯歡晚會”、準備明天拜年要用的物品。
到了十二點,也就是午夜零點。家家戶戶都準備好鞭炮,對著門外大喊幾聲:“放炮啦!放炮啦!”隨著喊聲過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陣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在我們耳旁回蕩,這才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放炮啦,放炮啦”“噼里啪啦!”這天早晨迎著幾聲炮聲,我們才睡醒。沒錯,這天就是大年初一!這幾天,我們都會去親戚好友家作客拜年,并且還會帶些禮品,表示客氣之意。然后,我們會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獅表演。舞獅是我家鄉的特色,看著虎獅從地上跳到高樓上,再用復雜又困難的動作表演,我們連連鼓掌!
過了初十,十一、十二時,我們也就該回去工作了。這時,長輩會讓我們帶些拜年時別人送的或買的禮品,喻意春節的福氣會伴隨著我們度過這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