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
江姐即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貢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48年6月被逮捕。1949年11月14日被秘密槍殺。
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悲慘而又勞苦的童年使江姐深深體會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質,心中埋下了反抗這個人剝削人的社會的理想。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參加領導重慶學生抗暴運動,并為市委機關報《挺進報》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在“反內(nèi)戰(zhàn),反饑餓、反壓迫”的學生運動高潮中,受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隨彭詠梧到下川東開展武裝斗爭,擔任下川東地區(qū)地工委和川東臨委的聯(lián)絡員。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______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在丈夫彭詠梧的直接領導下,江姐還擔任了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聯(lián)絡和組織發(fā)行工作。1947年,彭詠梧任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領導武裝斗爭。江姐以川東臨委及下川東地委聯(lián)絡員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爭最前線。1948年,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時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說:“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xù)戰(zhàn)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jiān)獄。受盡了______軍統(tǒng)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chǎn)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她關懷難友,參與領導獄中斗爭,被親切地稱為“江姐”。
江姐啊!你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2
古今中外,愛國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中國乃是屹立在東方的雄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光輝歷史。上至商夏,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這個詞,從未從人民的心中忘卻。中華兒女都已自己的行動,以自己的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王師比定中原日,家怨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陸游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時,一定要告訴他。陸游死時唯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這愛國之情有多么強烈啊!
愛國的人,歷來被世人稱贊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賣國賊,不僅受到世人的唾罵,一致留下千古罵名。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愛國人物和事跡,這些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打上國家的烙印。同時這些人物和事跡又代表著本國的國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愛國事跡仿佛把每個國家都團結得更加緊密。
如今我以祖國的富強而驕傲,為祖國的繁榮而自豪。當今,中華兒女遍布世界各地,讓每個中國人放飛潔白的和平鴿,讓和平鴿永遠飛翔在中國領土,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首都,讓五千年的古文化繼續(xù)得到傳承。讓愛國之情永遠燃燒在國人心中。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3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我在茫茫書海中陶醉,只為了讀懂那些已經(jīng)沉淀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人物。
屈原,我讀懂了你堅定的愛國之情。
你滿懷報國之情,卻被楚王無情地放逐。你親眼看著國家一步步地走向危亡,自己卻無為回天,只得長嘆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當您親自聽到亡國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已是絕望至極,毫不猶豫地抱起巨石,毅然跳入于那條寒冷的汨羅江。
諸葛亮,我讀懂了你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你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兇,興復漢室”,作為畢生己任,幫助劉備攻城略地、治國安邦。在劉備去世以后,受白帝城之托,你自諾:“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乎?”你不遺余力地扶持后主,人們無不為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誠而感動。后人評價你:“義膽忠肝,六經(jīng)以來三袁;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你聰明絕頂,卻甘為人梯,為蜀國獻出了他的一生時光,這可是可歌可詠!
記得《舊唐書·魏徽傳》的那一句“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方鏡,可以明得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歷史人物,不論是英雄還是明君,也許有些早已為了歷史,但是,他們的精神品質歷久彌新。
五千年悠悠歲月,滄海桑田更迭,斗轉星移變換,在透過歷史的浮沉間,我,讀懂了他們,他們的精神閃爍在歷史的天空。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4
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在歷史的長海中,史冊的記載下,總有耀眼的銀星閃爍著炫目的光彩。
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沉淀,閃爍著永遠的記憶。
而他,則是歷史銅鏡中泛起閃爍奪目的一縷金光。
他遨游過浩瀚大海,懷抱過巫山云雨。一直有這樣一條不屈的河在他心中盡情的流淌,帶著無數(shù)的獨出怨憤,奔向生命的盡頭。或許,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悲愴的長詩,卻字字滲透出他的高潔、忠直。
他的悲劇,是一個正義與邪惡的悲劇,在暗無天日的年代,舉世皆濁,只有他,睜著悲憤的雙眼看鴻哀遍野,西風殘照,他寧折不彎,最終選擇葬身江底,才結束那種慘象,心懷遠志卻無能為力的折磨。
所以,當他以死言志,他所悲憤的景象仍在上演。
他的一生,一直沿著“忠君愛國”向前延伸。當被流放,他所牽念的是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哪怕是在投江的瞬間,他的信念,始終對楚國不離不棄,他的忠貞給他帶來的不是嘉獎與榮譽,反而是一生的悲愴,在他的心中,品行高潔是鮮花香草,而他,在我心中是香草,萬世景仰,他的《離騷》此起彼伏,一唱三嘆,可是思想終歸是思想,黃昏已至,深夜不遠了,他感嘆,一步一步地走著,看著迫近的黑夜,世間的荒蕪,他投身汨羅江,最后交靈魂變成傲立的梅花。
理想、信念、生命與詩歌,象巨石激起千層浪花,可他卻不知是否會有人會因此覺醒,無論結果如何,他已經(jīng)被這個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大地上的人們永遠地銘記,歷史的水聲幽幽地朗讀著他的詩,我的眼前浮現(xiàn)的是他看夕陽在天邊沉落的景象,畫卷中的他,永遠那么飄遠,那么凜然,仿佛只有我能讀出他的悲傷!
無論時光流逝多少年,他也一直占據(jù)著我心中一塊叫做“尊敬”的領域,在這,他的品行,他的精神讓我的血液有了更為強勁的力量,又在我年輕蓬勃的身體中流淌不息,直至永遠。
不知用什么語言才有資格來表達我對他的尊敬,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懷念他,他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屈原。
萬頃重湖悲去國,一江千古屬斯人。
古人不遠,歷史銅鏡中最閃爍的亮點是屈原……
四年級歷史人物故事作文篇5
從古至今,無數(shù)英杰來來往往,我崇拜精忠報國的岳飛,更敬佩為國捐軀而無畏正直的于謙。
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御史,比他牛,比他威風的人多了去了。
他因為皇帝朱瞻基平定了他步步朱高煦的叛亂后,(按慣例,每平叛后都要讓一個御史去數(shù)落叛亂者,當時正好抽中于謙)以另人發(fā)饋的聲音配之嚴厲呵斥的表情以及令人發(fā)指的動作給朱瞻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朱瞻基就派他去巡江西(說實話,這并非升官,只不過是照例巡按,考察他的能力)。
于謙巡按江西時安撫老百姓,為官清廉,不貪污不受賄,深得老百姓的歡心以及各界會士的好評贊吧。
他又不在該“送禮”的時候討好獨攬大權的死太監(jiān)王振,甚至連瓶老陳醋也不帶,王振氣急敗壞心想:這個小兔崽子,竟敢欺負我!他怒目圓睜,踩得地板吱吱響,叫道:“給他關東廠里!”他被逮捕至東廠。好人有好報,上至四朝老臣楊士奇,下至老百姓都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說王振你不要太過分,別把事情做絕!(藩王可不是好惹的)王振不得不放之一馬(可見王振為欺軟怕硬專揀軟柿子踩的超級孬種小太監(jiān),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zhàn)中可見一般)。
在之后的土木堡之戰(zhàn)中,王振終于被咔嚓了,但四朝老將張輔、內(nèi)閣、六部九卿、三十萬大軍等戰(zhàn)死沙場,關鍵是皇上朱祁鎮(zhèn)也被俘!
也先的瓦刺部隊_越勇,沖至北京城下,如果這時少了這個人,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勢必比北宋還糟糕,(皇上已被俘)但是“這個人”—于謙(主角)還在,大明國運便可起死回生,中間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時人心惶惶,全部主張南遷(除于謙少部分人),主張南遷之一的一個名為徐珵的人第二天上朝第一個說:“我夜觀天象(這沒有也不算什么依據(jù)),唯有南遷可保國。”正等朱祁鈺同意后大家抄起東西走人的時候,一聲力挽汪洋的怒吼發(fā)出了:“主張南遷者,該殺!”(當然是于謙發(fā)出的)。大家看見于謙堅定的目光,他心里想:我要與大明共存亡!原本主張南遷逃跑的人們突然“勇敢”了,把徐珵罵出了大殿。(后來徐珵隱姓埋名,改名徐有貞,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很重要)他們把王振余黨千刀萬剮。
經(jīng)歷了一場大戰(zhàn)之后(這里不進行仔細描述),成功地擊退了也先的軍隊。
于謙的英雄本色,逐漸地顯露出來。
可謂英雄者,先學畏知懼,曰:畏懼后英雄。再而會勝畏,敗懼,故可無所畏懼,還會德才兼?zhèn)洌沙稣嬗⑿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