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書作文1000字
你們好!
藍天碧水、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優美家園的景象,但是由于廢氣、污水、白色垃圾、重金屬的侵蝕,自然環境已嚴重惡化,甚至危機人類的健康與生存。有誰會想到,那些泛著刺眼白光的飯盒會污染多少土地?有誰會想到,那些廢棄的塑料袋飄散在風中,會污染城市和鄉村?
保護家園,就是保護自己;熱愛家園,就是熱愛生命。我們要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傳播環保的觀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現在我市正創建全國環保模范城市,為此,特向全校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以節水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2、以節電為榮——省一度電,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貢獻。
3、以節糧為榮——愛惜糧食,讓節儉美德代代傳。
4、珍惜紙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
5、養成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廢棄物。
6、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能源,維護環境整潔。
7、愛護一草一木——做綠色使者,保持客氣清新。
8、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建設好、愛護好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倡議書作文1000字篇2
親愛的同學們:
書香潤澤校園,閱讀豐富人生。讀書讓濃郁書香溢滿校園,增添人文氣息;讓年輕心靈徜徉書海,積淀智慧金砂!“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20__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借此我們向鰲江小學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1、收集讀書名言5條以上,將讀書名言摘抄到讀書筆記本上,可以張貼在房間,激勵自己。
2、“讓書動起來”,同學們將自己已經看過的書和同學進行交換,可以自由選擇交換對象,班級同學間互換。
3、全校安靜讀書一節課(周三下午第二節),師生共同靜靜享受閱讀。
4、“爸媽送我一本書”,請家長為孩子買一本(一套)書作為讀書節的禮物,并且與孩子共同閱讀。
5、家里設置書架、書柜或專門的閱讀區,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至少讀書30分鐘。
6、與同學分享讀書樂趣,談談各自的讀書感受,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讀書比賽活動,為讀書節增添光彩。
7、“讀書日——一個有意義的周末晚上”,讀書日當天,家里電視關閉1小時,在溫馨安靜的環境里共享親子閱讀的快樂。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讓我們捧起書本,與書為友,與經典為友。讓我們記住:閱讀是成長的基石,閱讀是精彩人生的開始!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成長!
___
____年__月__日
倡議書作文1000字篇3
尊敬的市長:
您好!
很抱歉在百忙之中打擾您。看著人類日益破壞地球環境,所以我想提出非常重要的建議:保護環境。保護環境這個詞,要是問每個人,他們(她們)保準會說“我經常保護環境,我經常撿掉在地上的垃圾,撿廢飲料瓶,還有……”可是每當我們看到路邊隨處亂扔的垃圾,用了一半的A4紙,喝光了的廢飲料瓶這類東西隨處可見,真的是所有人都保護環境了嗎?
印第安人熱愛他們的土地,甚至重于自己的生命;那位老人用了15年,創造了一片郁郁蔥蔥的綠洲。看了語文書上這幾篇文章后,我不禁萬分感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在此,我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不亂丟亂扔,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2、節約水電,出門時不要忘記關燈,洗完手請立即關水龍頭。
3、要愛護樹木花草,不要隨便砍伐綠色樹木,踐踏草地。
4、不要使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我們這個城市如果每天每人使用一個塑料袋,每天將產生5噸塑料垃圾!
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許您不曾想過,哪怕我們每一個人這輩子只用一雙一次性筷子,全國也得砍掉15萬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達200萬立方米,這足以引發長江洪水泛濫!
6、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踐行環保規范,讓地球母親更潔凈,更溫暖!
我們深知:大地不屬于人類,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地球將她一切都獻給了我們,我們也不能破壞與它。
請您呼吁人們:保護環境,創造健康的生命家園!
倡議書作文1000字篇4
同學們:
“人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歷史是一面明鏡,向人們照射出全貌,但等待人們的是自己去借鑒、去思考,去用前世人們留下的感情深化今天的世界。而古詩文,就是這面明鏡的影子,等著我們從它的側面切入,去更好的挖掘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藏。
一個人最重要的,不僅是有一個良好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看透市井百態的眼睛,學會在社會成功“活下去”的頭腦。在各種不同的詩詞影響下,我也將變得堅強、睿智,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蜀道難》中,我明白了李白心中的報國無門,遇重重關卡,厭惡歌舞升平的世界,迂回卻已無出去時的悲憤;在《長恨歌》中,被白居易的文筆所折服,被他描寫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所感嘆,又被他亦真亦幻的想象所敬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仿佛真的看到四大美女的“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在《行路難》中,我與李白共享他的人生感嘆、憤懣、無奈。又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當做學習動力;在《將進酒》中,學會將一切痛苦化為口中一杯烈酒;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體驗蘇軾的豪放,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令我瘋狂;在《青玉案·元夕》中,感受辛棄疾的婉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別樣表達方式;在《聲聲慢》中,了解李清照的獨特風韻,別是一家。
大家一定有聽不懂的地方,我們愈學習,愈發覺自己無知。知識是無盡的,我們不能被“六年級”這個名所束縛,去走開,去真正做一個中國少年。我們學習,并不是為了獲得榮譽,而是獲得知識后的快樂,我只是倡議大家來學習文學,而不是倡議方法,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都要適應自己的方法,我只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因為“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學生:蘇錦源
20__年11月14日
倡議書作文1000字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面對越來越緊張的學習,許多同學回到家就是做練習。平常雙休日大多是在上補習班中度過的;就連暑假、寒假也都被補習班占得滿滿的。什么看書,下棋……都早已成了陌生之事。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多看飽含著其他學習知識的課外閱讀。
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呂叔湘老先生說過:“同志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得知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知于自己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應該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于語文來說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呂老還說過,他向語文水平高的同志們詢問語文學得好的原因,得到的回答一律是:得益于課外閱讀。所以,對于課外閱讀,同學們萬萬不可忽視。
課外閱讀是教科書某些內容的延伸、拓展和深化。看閱讀課本,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在課內所學的東西,而且可以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發展個性的特長。課外閱讀,就是獨立閱讀,自主閱讀,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雖然有些作品的作者是外國人、古代人,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的思想感情與同學們相差甚遠,但是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利用各種參考資料去走近大師,理解經典。可能有些時候,閱讀作品里的一些問題,你總是無法理解,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有些經典作品,是需要常常讀,甚至讀一生的。因此,不必“畢其功于一役”,只要每讀一次,都能有一些新的發現和理解就夠了。
閱讀課外讀本,別忘了品味文章的語言。經典和佳作的語言都是有聲有色,有力度有厚度的,都是飽含思想感情,蘊含文化內涵的,都是有靈性的。閱讀這些作品,要細細揣摩、玩味,從中領悟語言的趣味和美。同學們,在感悟語言的美與靈性的過程中,你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感受力與想象力,增強自己的語言表現力。
再此呼吁大家,熱愛課外閱讀吧,熟讀課外讀本吧。走進那一片天地,愿同學們樂而忘返,望同學們能真正讀懂這些課外閱讀中所蘊含的深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