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的500字作文
做任何事都要耐心加細心。比如:在寫口算題時,要耐心加細心,這樣才能百分百全對。我要把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做個好學生!
包餃子的500字作文篇2
春節來了,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我們家從不買餃子,都是我和媽媽包的。
我拿起一片面皮,用小勺撥了一點餃子餡兒放進去,粉綠相間的餃子餡兒懶洋洋地躺在餃子皮里。我把餃子的邊捏起來,為餃子餡兒穿上一件“白裙子”。剛放到桌子上,餃子就“應聲倒下”。我一瞧,哦,原來我的餃子又瘦又小。再看看媽媽的呢?又大又胖,像個滿面紅光的胖娃娃,端端正正地坐在桌上。我算吸取了教訓,這回我把餃子塞得滿滿的。結果我左一捏,餃子餡兒就從右邊探出頭,我右一捏,它又從左邊沖我吐舌頭。我生氣了,兩邊一捏,它就象氣球水彈中的水一樣噴到了我臉上,“白裙子”成了“迷彩服”弄得媽媽哭笑不得。
餃子包好了,我把它們放進鍋中煮沸,餃子們一會兒鉆進水底吹泡泡,一會兒浮起來翻跟頭,好似一條條奶白色的小魚。
開飯了,我們的餃子中有一個金桔餃子,誰吃到,誰一年就會有好運氣。我偷偷在金桔餃子上做了個記號,把它分給了勤勞的媽媽。這時,妹妹鬧著讓我給她講故事,我說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講到一半,發現大家都在吃餃子,我也低下頭吃了起來。啊,是金桔餃子!我這才發現中了妹妹的“調虎離山計”!
吃著甜津津的金桔餃子,懷著對妹妹的感激之情,幸福的味道……應該就是這樣吧!
包餃子的500字作文篇3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三口來到奶奶家吃年夜飯。
到了奶奶家,我直接沖進廚房,對奶奶說:“今天包餃子的時候,咱把一角和五角硬幣包在餃子里吧!看看誰最有福氣?一定要把它洗干凈才能包在餃子里。”奶奶笑瞇瞇地說:“知道了!”說完,我就跑到客廳里玩。
“該包餃子了!”媽媽提醒我。我立刻跑到廚房洗手,戴上套袖,開始和大家一起忙活起來。有人搟餃子皮,有人包,我負責運餃子皮。餃子皮送完,我就在旁邊看媽媽包餃子。只見媽媽拿了一個餃子皮,攤在手上,再挖了一小勺餃子餡兒放在皮上,對折,一擠一摁,一個半圓形的餃子就完成了。媽媽嫻熟地包著餃子,并把它們整齊地擺放在案板上。
餃子煮好了,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我小心翼翼地吃著,生怕硬幣硌住牙。突然,老爸張開了嘴,吐出了一個硬幣。我一看是個五角的硬幣,大家都夸爸爸有福氣。過了一會兒,爺爺從嘴里吐出一個一角的硬幣。看來,我是吃不到有硬幣的餃子了,不過我為爸爸的好福氣感到高興。
這一天過得既充實又開心!
包餃子的500字作文篇4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人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
我們的中國佳節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一些習俗也成為了這個節日的代表。今天我們也開展了這個活動包水餃。我們來到同學家里。她媽媽早已準備好所有食材,食材里面有自菇,馬蹄、現上去肉泥的香味和香菇的味道襯托在一起,令人心脾,拿出了餃子皮,那水餃皮上的面粉可以讓他們不會粘在起。那水餃皮薄得晶瑩剔透。開始做水餃了,我用的子從碗里舀出肉泥,放在薄濤的餃子皮上。在兩邊往上拉黏在起接著往兩邊用手指按壓,就成了一個開口的餃子。不過它下子就松掉了,我要重新用大拇指和拿指封起來。重復用的動作好了很各造型。向四角形,那像一個桌子,4個角就是它的點膽。三角形的,就像一個小碗。你在把邊可以裝些小菜。看起未非常的飽落。最為重要的還是個帽子型的。看呀,就是把正常的餃子住兩邊卷,就變成了百帽。這些各種各樣的飲子可真令人饞。以前的些人可以自出活靈活明的個動物,栩栩如生的物品都令人佩服。佩服的是他們的手藝,保愛的是中國文化的傳事。我這樣我們包水餃的活動就結束了。
包餃子的500字作文篇5
中午一放學回到家,我就像個餓狼似的跟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好餓!”媽媽興奮地對我說:“揚揚,咱們今天包餃子,好嗎?”我高興極了:“太好了!我最愛吃餃子了!我來幫你吧!”“好的!乖兒子,你來剁餡兒吧?”
“沒問題!”我邊說邊把袖子用力地往上挽了挽,雙手緊握菜刀,在菜板上認真地剁了起來。餡兒可真多呀!不一會兒,我就感到累了,歪著頭,瞅了瞅媽媽,看到她還在認真地和面,我又低下頭無力地剁著,剛才的興奮勁兒不知什么時候跑得無影無蹤。“媽媽,要不……我歇一會兒,一會兒再接著剁餡兒?”
我小聲地試探著問媽媽。媽媽嚴肅地說:“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成功一定屬于那些有毅力的人。”聽了媽媽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堅持到底,于是我又鼓足了勁兒,用心地剁了起來。不一會兒,餡兒就剁好了,看著媽媽興奮的臉上滿是驕傲,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吃著今天用辛苦和努力換來的餃子,真是格外香!
包餃子的500字作文篇6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我們中國的傳統習慣要吃水餃,我們家也要吃餃子。
奶奶先剁水餃餡。奶奶拿出肉和白菜放在木板上,拿起刀把肉切成塊,再切成條,用力在菜板上剁起來。聽著“噠噠噠”剁餡聲,我感覺到了新年就在奶奶地忙碌中。肉餡大約剁15分鐘就十分細膩了,然后放進一個大盆里。奶奶又把白菜放到木板上,把白菜切成條也剁成細細的菜沫。最后把白菜和肉餡放進盆里攪拌均勻,放上醬油等的調料,水餃餡就做好了。
奶奶要和面了。先把面放進盆里,又把水放進盆里,攪一攪,面粉變成了濕粉。奶奶再使勁揉搓幾下,濕粉就變成了白白的一塊大面團。
開始包水餃了。奶奶用搟面杖做好薄薄的面皮,媽媽包水餃。奶奶靈巧的手滾動著搟面杖,一個個面皮聽話的從你奶奶手中甩出來。媽媽也不示弱,左手拿面皮,右手用筷子盛餡,放下筷子兩手輕輕一夾,一個水餃包好了。過了不一會餃子包好了,鍋爐上的水也燒好了。把餃子放進鍋里煮的脹起了肚子,水餃就熟了。
我們終于可以吃水餃了。我先把水餃端給給爺爺奶奶吃,媽媽看到了,說我是個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