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作文隨筆
我的奶奶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了,平凡的相貌、平凡的衣著、平凡的餐飲——而這些卻鍛鑄了我心中一個不平凡的奶奶。
她,不辭勞苦,沒日沒夜地做著家務,一個人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擔,她像是家里的一根柱子,撐起了這片天。她不但要照顧哥哥,還要照顧我。她十分能干,雖然很累,卻從不抱怨,反而很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到一天天長大的我們,她常常笑著說:“吃這點苦,我樂意。”
她,溫柔親切,無微不至。那個冬天,我摔傷了腳,奶奶就親自給我泡腳。奶奶把臉盆放在我面前后,先卷起了自己的衣袖,然后輕輕地把我的腿抬起了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小心翼翼地取下我腳上的支架、腳套,再卷起我的褲腿,讓我把腳放在盆子的兩側。奶奶把手伸進盆里試一試水溫,感到有些冰涼,便一只手托著我的腳,一只手伸到冰涼的水中,把水舀出,輕輕地慢慢地灑在我的腳上。
我知道,奶奶是用這種方法讓我適應水溫。為了防止我怕冷,奶奶還鼓勵我,讓我堅持一下,說:“水涼點沒事,這樣腳就好得快。”后來還特意講了兩個小故事來分散我的注意力。奶奶說著說著,忽然轉了一下頭,用手捂著嘴打了一個哈欠。原來奶奶一直堅持著,忍著困,等我寫完作業后給我泡腳呀!奶奶把故事講完了,我的腳也泡好了。
洗完腳后,奶奶還特別仔細地用布在我的腳趾間輕輕地按摩。之后,奶奶又給我套上支架,倒完水,才拖著疲倦的身子回房睡覺。奶奶房間的門縫里露出淡淡的燈光,照亮了我的心,也溫暖了我的心。
奶奶,是我的知己,我十分愿意向她傾訴,我更樂意聽她的傾訴。再強的人,總有脆弱的一面。她偶爾會發脾氣,我見她發脾氣會好受些,我也聽她發脾氣,看她如釋重負,我也十分開心。
她,很嚴格,總是喜歡盯著我。我有時也會跟她說:“學習就像放風箏一樣,不要拉得太緊,放開一點點,會飛得更高。”她也聽得進去,對我的學習甚是關心,容不得一點馬虎,此時尖酸刻薄的嘴臉讓人見了就不舒服,有何辦法,學習吃點苦也是應該的,我也漸漸習慣,不再浮躁。
如今,我長大了,轉眼間,我比她高了,她油黑發亮的秀發變成了滿頭銀絲。小時候她牽我過馬路,現在我牽她過馬路。歲月不留情,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跡。我希望時光能倒流,讓她重回最美的年紀。
奶奶,您給予我的溫暖充盈了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溫暖作文隨筆篇2
溫暖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它也許是成功時家人的祝福;失敗時父母的一句“加油”;取得好成績時老師的表揚;過生日時父母的一句“生日快樂”,傷心時朋友的安慰。這些可以說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能夠給我們無窮無盡的溫暖,似冬日里的暖陽;落雨時的一把傘;夏日里的一杯可樂。總之,溫暖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我的記憶如同一個五彩繽紛的百寶箱,記錄著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像海邊的貝殼,像海底的珍珠。許許多多的事情我都已經忘記了,但有一件事情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那是在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夜晚,睡得香甜的媽媽被我的叫聲驚醒,我無力地對媽媽說:“媽媽,我頭有點疼,四肢無力。”媽媽摸摸我的額頭,大驚:“這么燙,肯定是感冒發燒了。”媽媽二話不說穿上衣服拿起雨衣,背著我直奔醫院。一路上,媽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低聲的說:“媽媽,你放我下來吧,我自己能走。”而媽媽卻說:“沒事,你的病要緊,只要你病好了,就是你媽媽最大的幸福。”聽了媽媽這番無微不至的話語,我此時無比的溫暖。
經過半小時的跋涉,我們到了醫院,醫生給我打了針,吃了藥,感覺好多了。這時媽媽又把她的給我穿上,生怕我病情加重。“媽媽,我不冷,你自己穿上吧,不然你又會著涼的。”但媽媽卻還是那句話:“只有你的病好了,就是給媽媽最大的幸福”。媽媽又背起我,一步一步地回家了。漸漸地,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的病好了,又變成了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在媽媽的身邊,我感到無比的溫暖。
溫暖,就像寒冬里的珍珠奶茶,溫暖著我們的心窩;溫暖,就像是生病時媽媽那床前的愛撫;溫暖,就像是下雨時爸爸那風雨中的等侯。它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溫暖在我心中!
溫暖作文隨筆篇3
當陽光拂過指尖,一絲溫暖透過了眼眸。那么心中的溫暖又去何處尋找呢?
那次為了滿足一個吃貨的欲望,我不惜頂風冒雪沖進了那家熟悉的面館。面很快就端了上來,我看到那肉丁少得可憐的牛肉面無奈地搖了搖頭,但仍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窗外凜冽的寒風裹挾著大雪。風雪中一對父子也走進了面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們身上,因為那個走路顫顫巍巍,稍有些駝背的父親是個盲人,而年輕的兒子穿著軍綠色的棉衣已被洗得泛白了。他們走到墻角處坐下,兒子給父親倒了一杯熱茶。然后抬頭看墻上的報價表,牛肉面:3。5元/碗。他看了很久,然后很大聲地向老板喊道:“給我們來兩碗!”接著對身邊的父親說:“您等一下,我去交錢。”話落,便走到帳臺前,小聲對老板說:“麻煩您幫我把一碗牛肉面換成白面湯,我付四塊五,可以嗎?”老板很愕然地接過錢。小伙子沒有說什么,只是很窘迫地笑了笑。過了一會兒,熱騰騰的面端上來了。兒子給父親拿了筷子。父親拿起筷子卻不著急吃面,而是對兒子說:“你把肉丁都夾到你的碗里吧,天冷了就多吃一點,我的牙不好,咬不動了。”兒子也沒有推讓,用筷子在父親的碗里挑了挑,但是并沒有夾走一塊肉。就這樣過了一會兒,兒子對父親說:“好了,你自己吃吧,我這兒多得都塞不下了!”父親便笑呵呵的滿意地說:“這家面館真厚道,里面放的全是肉。”“是啊,爸,你快吃吧,多香啊!”說著兒子挑起“面”咕嚕咕嚕地吃了起來。等他們吃完,兒子又對父親說:“爸,您要是覺得這兒好,咱們下次還來,怎么樣?”瞬間,老人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在大家崇敬的目光下,兒子扶著父親走出了面館,消失在了風雪中。
畫面雖平常,卻又很真實。以至于每每想起,心中就會泛起一道道波瀾般的感動。
它不僅是一個故事,而且在講述著生活的樸實、人間的真情和那寒冷中的溫暖。其實溫暖就在我們身邊。這溫暖足以抵御寒風暴雪,足以讓人周身舒暢,足以讓你從心底綻放出一朵幸福之花!
溫暖作文隨筆篇4
溫暖是什么?在我的記憶里,溫暖,是每當我打針吃藥時,護士小姐滿面的笑容,讓緊張的我變得輕松;溫暖,是每當我摔跤時,媽媽給我的一雙臂膀,幫助我重新站立起來;溫暖,是每當我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時,同伴們給我的鼓勵,讓我拾起自信,再次向前……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哼著小曲去爬山。我來到山腳下,抬頭看看山頂,心里沒了底氣。我忐忑不安地轉身看看媽媽,媽媽在對我微笑,突然地,我也笑了,就是看到那抹微笑的瞬間,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我開始了自己對于這座山的征途,我小心翼翼地,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慢慢向前挪,我感覺時鐘上的指針都已經跑了好幾個圈,但是抬頭望望,山頂對于我而言,仍然是遙不可及。但是此時的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
我停了下來,看見周圍的登山者都在吃力地往上爬,可是,與我的懊惱,沮喪不同,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的,是微笑,那樣的燦爛,那樣的樂觀。我似乎被他們的樂觀感染了,加油!加油!我在心底對自己吶喊著。頓時我的眼前豁然開朗,心里又涌起一股勇敢的氣流,向前沖!我吸了一口氣,用吃奶的力氣大步大步地向上爬。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
我已經汗流浹背了,感覺已經筋疲力竭,到達了自己的極限。“實在不行了,放棄吧!”我為自己找了個合適的借口。可正當我準備走下去的那一剎那,一個陌生的聲音喊住了我:“喂,小姐姐,你不是快要到終點了嗎?為什么要半途而廢呢?你離終點只差幾步之遙,為什么在這里選擇放棄呢?連我都沒有放棄,來,把手給我,我們一起向上爬!”說著,她從上面向我伸出手,一起和我向上爬。
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扶持,一會兒,我們就抵達了山頂。我們高興得在山上亂蹦亂跳,我心里默念著:“我終于抵達了山頂,太棒了!”
我非常感激那些幫我的人,尤其是那個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的小女孩,是她幫助了我,讓我在萬念俱灰的時候伸出了她的小手,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她雖然比我小了好幾歲,但她的勇力和毅力超越了我的年齡。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素不相識的小女孩,她給予我了堅持和勇氣,還讓我知道了伸出手給予別人的溫暖。
溫暖作文隨筆篇5
風飄飄,雪茫茫,風吹樹搖現屋房。手捧一杯茶,站在窗內,靜靜地看著雪景。
“咚咚咚”,門被粗暴地敲響。聽著熟悉的聲音,我輕嘆口氣,打開門,無奈地對著門口說:“下次能輕點嗎?”“當然不行。”一道身影從門旁閃出,帶著些許雪花兒,用手勾上了我的肩膀,嬉笑著又“砰”地關上了門。
“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干嘛?”我含著笑。“嗯”,朋友的笑僵了一下,又笑了,“還真有事兒。你能不能教我這道數學題?”“當然可以。”我不假思索地點點頭,“咱倆可是鐵哥們兒!”朋友點點頭。
題目不難。只是幾分鐘,他就在我的指點下恍然大悟。“謝了!”他感激地說。“小事一樁!”“再見啦!”他的客廳里晃了一下,又轉過身,穿上雨靴,微笑著向我招手。“再見!”我回以微笑,目送著他的背影在雪中漸行漸遠,變成一只黑色的螞蟻。直至他走遠,我才回到房間。
真希望能一直與他做兄弟!坐在沙發上,我望向茶幾,這個黑不溜秋的盒子是什么?他來之前,記得沒有啊!疑惑地拿起盒子,仔細端詳著:盒子是正方體,黑色,外面隱隱地纏著幾條黑色帶子。若將它放在黑暗里一定會完全隱沒,找也找不到。
輕輕拆開黑帶,帶子優雅脫落,似一只黑天鵝舒展羽毛。輕啟,一朵泥捏的向日葵出現在眼前。向日葵的花瓣大小不一,枝干也像融化的泥水,攤著,毫無一絲現實生活中的向日葵那樣挺拔。一張紙條貼在枝干上:為“報”你的“救命之恩”,鄙人的拙著就送給你啦!希望你如這向日葵,日日向陽!
看著紙條,再看向并不出色甚至有點難看的作品,先是一愣,接著一股暖流又自心流向四面。先前的寒氣也被這股暖流驅散,摸著胸膛心的位置,那里的心跳多了幾分柔軟。
我和他,是兄弟無疑。屢次幫他解疑答難,我認為是舉手之勞,他卻送給我泥捏的向日葵,給我鼓勵,帶給我心靈的溫暖。若人人皆如此知恩圖報,這世間豈不美好嗎?
捧著茶,坐在窗前,繼續欣賞著雪景。似與先前一樣,但我身旁的凳子上多了一朵向日葵,心中多了另一個人的背影,多了另一個人的溫暖。
溫暖作文隨筆篇6
我從書店出來,街上已是花燈盡放,一片明亮了。因為是周末,我可以在商業廣場輕輕松松地漫步。這時,我聽見一聲充滿童真的喊聲:“爸爸我想吃棉花糖。”“好,爸爸去買,你和媽媽在這等一下。”那聲音是多么親切、多么溫暖。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擾亂了,讓我陷入了傷感的回憶中……
記得兩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忽然被一陣吵鬧聲驚醒。我眼中的一幕叫我不知所措、驚恐不安。爸爸挺著腰桿,指著媽媽大聲吼道:“你這口是心非的女人,為什么總愛在別人面前說我的不是?”當時爸爸仿佛是一頭發怒的獅子。那時的媽媽也不甘示弱:“難道我說錯了嗎?你每天只顧自己大吃大喝,你什么時候關心過家里,關心過孩子嗎?”兩人還在激烈的爭吵著。
過了一會兒,我聽見了“啪”的一聲,哎呀,爸爸打了媽媽一耳光。這時,我的心像被刀割一般,我真想跑過去罵爸爸一頓。可我沒勇氣,只能呆呆地躺在床上。那一夜,我未合眼。
打那以后,我們家再也沒有歡聲笑語,家里都悄無聲息。“棉花糖真好吃!”小孩子童真的笑聲打斷了我的回憶。爸爸媽,你們可知道,我渴望溫暖!
溫暖作文隨筆篇7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首著名的《團結就是力量》,曾經擂響了各民族團結救亡、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鏗鏘戰鼓,吹響了各民族團結建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激越號角,時至今日,仍然激勵著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
我就讀的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漢雙語學校。學校地處八道灣,十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里民族團結的故事天天都在演繹。一件發生在上學路上的事,讓我感動不已。
火紅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空,散發出熾熱的光照射在大地上,我走在烈日下,注視著遠方,看見前方不遠處有一棵高大的樹,樹前烈日下有一位頂著火爐的維吾爾族阿姨正拿著掃把一點點的把垃圾掃堆。我準備拿一瓶水送給阿姨,可還沒走兩步就看見有一位漢族阿姨正微笑著走近那位阿姨,她把一瓶水遞給了環衛工阿姨,她的笑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柔和。
我停下腳步,觀望著這一切。看見兩位阿姨正將那瓶水推來推去,可是那位漢族阿姨在這么多次被拒絕的情況下仍沒有放棄,最后環衛工阿姨拗不過她,接過了水,她們對視了一眼,笑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我看得忘記了這烈日的烘烤,忘記了一切,眼里滿滿的都是這兩位阿姨。我走上前去,把手中的水也遞給了阿姨,阿姨這次并沒有推脫而是直接接過水,笑著還伸手摸著我的頭。那一刻,好開心呀!
我為一瓶水感動了,這不僅僅是一瓶水,而是代表著兩個民族之間濃厚的友誼。我心里想:下午放學,我要去看看我的好友——胡爾西達。想著,加快了腳步。
國家要富強,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連,為走向共同繁榮、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而并肩奮斗著。
溫暖作文隨筆篇8
記得在三年級時,那一瞬間的溫暖讓我銘記在心中。雨天。打濕的衣服。一把小小的雨傘,那一天,我真的很想更媽媽說一聲謝謝,
那天是星期日,媽媽要帶我去舞蹈班,我不確定那一天是否要上課,便對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可能要去補習班。”于是媽媽就騎著車帶我去,到了半路,我看見天空烏云密布,好像快下雨了,沒過一會雨滴就灑落在我的臉上。
媽媽拿出備用的雨傘給我打了起來,然后就再次騎上車送我。因為路是泥土路所以坑坑洼洼的,正好是下雨天,所以路就更難走,我看著媽媽的頭發。衣服和褲子都濕了,我禁不住把雨傘往她那邊讓一點,媽媽卻說:“不用了,你打好不要感冒哦,我們大人體質好,你多打些。”聽后我便很不情愿的把雨傘往我這邊挪了回來。
當時我真想對媽媽說聲:“謝謝。”過了不一會我來到了舞蹈班,面前空無一人,才想到今天不用上課,于是我支支吾吾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不上課。”在說完后我生怕媽媽罵我,但媽媽沒有,卻說:“沒事的,我再送你回去。”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掉了幾滴豆大的眼淚。那時候,我感到很溫暖。
媽媽是偉大的她帶給我許多溫暖,讓我不自卑,讓我勇敢,讓我有信心。媽媽讓我感到溫暖那次的是仍記在我心中。
溫暖作文隨筆篇9
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種的愛,而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名字。如果關心,幫助,寬容等等。總有那么一種愛,是屬于你的。而對于我這個不起眼的初中生來說,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陪伴。
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我還是我在幾年前,得紫癜時的那個場面。
那時,我的腿一直不見好,像地下水往上冒一樣的紫色點點雖然不痛不癢,但仍覺得有些奇怪。至少我看起來是的。我環顧了一下四周,視線落在那病房墻上的鐘表,竟然已經十點半了,我是在下午五點想小睡一會的,沒想到一醒來已經這個時候。剛想開口嘈上幾句,我卻發現自己太久沒喝水,連自己的嘴都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一股火氣便從內往外地燒,躺在一旁陪床上的父親卻發現了一絲異樣,趕忙跑過來,對我低聲說:“你可算醒了,肯定已經渴得說不出話了吧!來,喝碗水。”果真被他猜中了,不,說是猜中,倒不如說是被他看到了,怪不得我一醒來就感覺有人在看我,就是父親了。
我接過了水。碗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鐵碗,但水好像是他刻意準備的,不燙也不涼,溫度剛好能溫暖我無助的心。喝了水,我很想好好的感謝父親,但剛到嘴邊的話又擅自跑了回去,只得硬生生說了一句“謝謝”。之后便又躺回冰冷的被窩中,可是我的心中不停地說:謝謝你,爸爸!謝你陪我走過童年這最黑暗的一夜。
我還記得在那個盛夏時,我倒霉的忘記了帶上雨傘,又母又不在家,我幾乎可以預想到過一會兒我放學后在雨里狂奔的滑稽的模樣了。但在我放學走到校門口時,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我的奶奶。或許雨下得很大,但我感覺不到,因為我在陪伴的大傘下。看著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默默地說,奶奶,謝謝你陪我走過這風雨路。
或許這世間有萬愁千苦,但別忘了,還有一種愛叫陪伴。
溫暖作文隨筆篇10
昨天,是期中考試的第一天。我信心滿滿地赴考,可一到考場,我卻懵住了……不是先考語文嗎?怎么會成了數學?天哪,我還沒有復習呢?怎么辦啊……眼看著快要開考了,我也沒時間復習了,正想著,叮鈴鈴得鈴聲又在耳畔聒噪。我的心仿佛一下子跌入深淵,“撲通”一聲,完了。當我的手拿到試卷時,不知怎的,以前都會的題,現在仿佛是“天書”擺在眼前,頓時,我崩潰了,想器也無奈,只是我無法靜下心來做題詞了,此后的題詞便宜是越做越糟……
中午考完回家,在路上不免碰到同學前許多問題情況,我竟發起呆了,只有兩行淚在臉上肆無忌憚地蹦跳……到了樓底下,竟無法抬起自己那千斤重的腿,但扶著欄桿,爬到了家門口,緩緩打開了門一陣藕香撲面而來,只見媽媽在客廳里等待我回來。我見此情景,不敢再邁一步,也不敢對媽媽說。因為,我太對不起她了!眼淚,再次嘩嘩地盈眶而出。媽媽走了過來,見我滿臉淚珠,也沒有說什么,徑自把我抱在懷里,輕輕地拍打我的背部,任我痛快地哭。宣泄完情緒后,媽媽輕聲詢問我,我難以說出口,只結結巴巴地說:“我考壞了……”我以為她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只是安慰我說:“沒事,沒事,不就是一場考試,沒什么時候大不了的,來,調整好情緒,還要加油哦!”我看著媽媽一個一個地將藕塊放進我的碗里,我怔住了,好像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驀然間,我得到了母愛的洗滌,只留下一份平靜的心等待著下午的考試。
或許是媽媽的言語打動了我,下午的考試似乎都不錯,我終于能愉快地回家了。我推開家門的一瞬間,我一眼看見了茶幾上的一張紙,上面寫滿了媽媽那秀麗的字:“親愛的寶貝女兒:得知你的情況后,我也為你惋惜,只希望你不要被它絆倒在腳下,而是繼續快活地走下去。……我知道,我的女兒是生活上的強者,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你都會人生,不是嗎?”媽媽看完后,我抬頭看見了媽媽在廚房炒菜時那堅定的身影,頓時,我熱淚盈眶……
溫暖作文隨筆篇11
每一次得到別人的幫助,心中會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滋味。我每每反問自己,那是什么?到現在我才明白,那就是溫暖。
而溫暖,來自哪兒呢?來自生活,來自生活中那平凡的事,來自那平凡的事中的平凡的細節,抬手投足,眉眼之間都是溫暖。
記得在舊家時,我每天早上都去早餐店買包子。后來,因去的太多的緣故,我漸漸和那賣包子的阿伯熟悉起來了。包子鋪中,每天包子都是一樣的,整整齊齊。可有一層,包子擺放得亂七八糟,沒有像其他層整。雖然亂,但奇怪的是我獨愛那一層,是那整一層都是我喜歡的,是我每天都要買的,都想要的。每天早晨看到那一層,我都要忍住把整層買下來的沖動。當時只覺得自己太貪心,甚至還會有點不好意思。
在幾年后,我換了新家,在臨走之前,我又去了那家店買包子,順口與阿伯說:“我要換新家了,可能不會再來這了。”阿伯愣了一下子,神情略有變化的把我要的包子給了我,仿佛是一位年邁的長輩送一位遠征的戰士,我轉身離開了。剛剛邁出幾步,就聽見身后阿伯用略微顫抖的聲音對樓上喊:“老婆,以后不用再為小鵬準備了!”
我先是一愣,心想,阿伯怎么會知道我的名字?此時我才明白,原來這幾年他以清楚的知道我的喜好,并貼心的幫我放在一層。阿伯每天早上都精心為我準備著包子,每天我想要大吃特吃錯欲望,都是他特意擺放的。而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食客而已。
當時我的心不知被什么流入了,心中暖暖的,我臨上車前,看了那家面包店一眼,看見阿伯那忙碌的雙手,愈來愈老也越來越慢。
有一絲漣漪在我的心頭蕩漾開去,那如水一般蕩漾的東西,叫做溫暖。
溫暖作文隨筆篇12
“溫暖,平凡又偉大。它在你心中種下種子,當陽光照耀,雨露滋潤,種子就開了花,芬芳著你。”看著桌上的木頭陀螺,往事如煙般浮現出眼前……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看著窗外的小孩兒三三兩兩,堆著雪人,心里彌漫著藥一般的苦。奶奶又“嗵嗵”地上樓來了,手里的一大碗褐色的藥汁,嚴厲又不失憐惜地摸摸我的頭,道:“乖啊,喝完了藥,就能出去玩了。”我咳了兩聲,心想:媽肯定不會讓我出去玩,喝藥有什么用?便千般抵賴,萬般糾纏,就是不喝。奶奶無奈地嘆了口氣,抑制著腳步聲,輕輕地下樓去了。
過來兩天,她突然一臉神秘地問我:“想不想玩陀螺?”我當時并不知道陀螺,看著奶奶手中一根黑不溜秋的長鞭和一個圓圓的木頭塊,十分好奇,當即搶_來了,一臉愁容:“奶奶,這個怎么用?”她便手把手教我怎么甩鞭,結果,不到一天,我就成功“出師”了。
此后的好幾天,我一反常態,把藥汁喝得干干凈凈,就為盼著能玩一下那神奇的木頭塊兒。
好景不長,陀螺被表弟砸碎了,我望著一地碎木頭片,難過極了。奶奶卻輕柔地拍了拍我的頭,笑瞇瞇說道:“不要緊,再做一個吧。”
那天晚上,我躡手躡腳地下樓,踮著腳,巴望著奶奶如何給我弄一個陀螺。沿著微弱的燈光,門縫里透出奶奶給我做玩具的情形:那雙蒼老的布滿褶子的手再散發著淡淡香味的木塊上不停地雕刻著,也不知刻了多久,又用粗、細砂仔細打磨著,望著光滑的陀螺,她獨自“咯咯”地笑著……
現在陀螺仍是完好,一如那晚,散發著淡淡香味,卻也多了份溫暖的味道。
那段溫暖的日子里,陪伴我的不僅僅是一個陀螺,一條黒鞭,還有奶奶那深深的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