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
一朝芳草碧連天
手邊是皇帝詔他進宮的圣旨,他卻不緊不慢,輕聲吟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臉上保持著當初被李邕斥責時自信的笑容。
待飲完杯中最后一滴酒,便起身上馬,回頭看一眼滿山遍野的春色,感嘆著這一朝芳草碧連天。他相信,此去長安,他必能夠有所作為,報效國家!
一身詩意千尋瀑
放下金杯,扔掉手中的筷子,看著眼前的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他竟覺得難以下咽。拔劍揮舞,回頭再看,他茫然了,身為翰林待詔,他的職責本應是向皇帝進忠言,卻日日被詔入宮陪其尋歡作樂,做詩助興,這不是他要的生活!既然如此,那便去吧,離開這個歌舞升平之地。
遍訪名山大川,自然之美讓他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面對氣勢磅礴的黃河,他不禁吟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行走在山路坎坷的蜀道,微微嘆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抬頭仰望千尋瀑布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獨自坐在山頂上看落日余暉,似是自言自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他不再醉心于功名利祿,徹底擺脫了人世的紛擾。真正懂他的,唯有一輪月、一樽酒罷了……
一曲高歌一樽酒
終于,他停泊在一陣風里,與詩、酒為伴,同明月交輝。他已經不再是人了,或者說,他的思想已脫離了這副驅殼,飛到九天之上,笑著邀請月亮與他對飲。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美酒在側,月、影相陪,自然是不醉不歸。
也許,他實在是太孤單了,看到水中的月亮,他竟想將其撈起,傾訴自己的心聲。也許,他該離開了,回到屬于他的世界,那是一個充滿詩、酒的世界,一個富有人情味兒的世界。毫不猶豫地,他跳了下去,用這么詩意的方法結束了自己孤寂的一生。我想,他終于解脫了吧。
敢問這世間,還有誰能如他般瀟灑,還有誰能如他般恣意豪情。我想,大概是沒有了吧,就算有,估計也是不及他的。遙望遠方,凝視虛空,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厲害了,我的太白兄!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2
再也不會有如此狂人,再也不會有如此才子,再也不會有如此奇跡,再也不會有第二個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世稱詩仙。
他狂妄恣意,放蕩不羈,這位醉中之仙身在凡塵,心卻蕩盡鉛華,撥開紙醉金迷的外殼,釋放盛唐的霽月光風。他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四十二歲唐玄宗下旨召他入京時所作,詩句中盡顯自信志氣,他滿心認為得以一展宏圖,實現理想;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五十二歲他政治前出現波折時所作,詩句中抒發孤高自傲,他一邊喝酒消愁,一邊狂傲不減;他說“我本楚人,風歌笑孔丘”,這是六十歲,李白已歷盡磨難,卻始終不愿向現實屈服時所做,詩句中隱含對政治前途的失望,欲游名山大川,過隱匿生活,然而他依舊如此自信張揚。
只有這么一個李白,他從始至終不曾“摧眉折腰事權貴”,因為他要得“開心顏”,那一身傲骨干錘萬煉,仍是那個狂人。
他才華橫溢,舉世無雙。我從小就是背著李白的詩長大的,全中國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學語小兒,誰人不知李白之才?多少流傳千古的名詩,多少耳熟能詳的佳句,都出自于他的筆下。李白的詩中有人間真情,思鄉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懷念,友誼是“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感慨,愛情是“透知云窗里,纖手并云和”的浪漫。李白的詩中有大好山,觀賞瀑布的“飛流且下三干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登樓遠眺的“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爬山登頂的“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他的筆下,盡是恢弘瑰麗的錦繡文章,足以愈合貧干凋的心田。千千萬萬年,也就這么一個李白,能稱得上“為詩而生,才氣過人”。李白之前英才輩出,但真正把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寫進詩中的,恐怕是前無古人,至于后來,類此的唐詩便如雨后春筍,后人們都瞻仰他的文采,紛紛模仿,卻沒有人能超越他。
李白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傳說,有才,狂傲,他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
余光中說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3
“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的詩,貫穿我們的學習生涯。從牙牙學語時讀《靜夜思》到新近學習《渡荊門送別》,狂放不羈的李太白,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瑰寶,他屹立天地,光耀千古。
李白起初從仕,期望在政壇上大展鴻圖,步步高升,造福于老百姓。然而,宮廷奢靡昏庸的生活讓他明白,皇帝之所以千方百計召他入宮,只有一個目的——陪玩。他下定決心,不能只做一個陪客,于是,他走出了富麗堂皇的皇宮。
走出皇宮的他成了一位天下人皆知的浪人,他的足跡遍布中原大地,他把悲憤與孤傲掩藏在字里行間,把生命的真正的意義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麗山水畫卷里,不讓污濁的泥淖玷污高潔的靈魂。那無數浪漫豪放的詩歌成為了千古絕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
他有著常人不及的浪漫和想象力,他的天馬行空讓他活在謫仙人的夢幻之中。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他寫下“銀河落九天”;看到月光散落大地,他寫下了“疑是地上霜”;看著故鄉水,他寫下了“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還鐘情明月,他寄愁于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是他與友人心靈的紐帶,思念的信使,“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他就是一個胸懷大志、凌云萬里的人,一個狂放自信、自由不羈的人,一個超凡脫俗、笑傲蒼穹的人。他在唐詩這本大書上豪放地揮墨寫下了“李太白”這三個響當當的字,這三個字,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沒人能夠忘卻。
他像是從天上被貶至人間的仙人,帶著一分仙氣,他雖生活在大唐,他的詩詞卻進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李白,又是一位奇人,我們與他相見、相知、相識在他的詩詞中,他伴隨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走近李白,沉浸在他的詩里,走進他的世界,我快樂無比。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4
海天茫茫,風塵碌碌,誰敢保證一生一馬平川?幽幽桑野,滔滔海水,誰敢斷言一生不會滄海桑田?發挽巫山,兩鬢斑斑,誰敢買單一生會有不老的紅顏 ?世事滄桑難自料,你卻以詩、酒、歌、劍,演繹了一場傳奇的俠客行。
一篇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句質樸的比喻,一份俠客的孤寂思緒。月光化作霜,化作你心中的寒霜,一點一點冰封著你對仕途美好未來的拼搏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你無可奈何,你滿載憤悶與未來的壯麗河山,開啟俠客行程,一首首詩如行云流水般浮現,一句句膾炙人口的金句由此誕生,你也不虛為千古“詩仙”。
一斗酒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一斗酒,斟滿了迷茫愁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將消極避世寄托于酒,俠客之路盡顯崎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你最終領悟。“天生我材必有用”終于將滿懷自信與樂觀融入一斗酒,你一人飲酒醉,醉出了俠客的逍遙與樂觀。
一曲長歌
“將進酒、杯莫停、但愿長醉不復醒。”巧妙地用字、押韻的尾音、工整的對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你滿懷的豪情壯志寄托于長歌 ,聽來是那樣令人心潮澎湃 。一曲曲長歌 唱出了你高超的文學底蘊 。于是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你的詩歌被推崇為唐代三絕,確也不虛。一曲長歌,唱出俠客之功底。
一劍天涯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一把劍,承載著希望與正義的無限力量。世人只知你為詩仙,卻不知你“十五好劍術,喜任俠。”后又拜裴旻為師,成為唐代僅次于裴旻的第二劍術高手。世人只知你是青蓮居士,卻不知你”殺人紅塵中 ,托身白刃里。”是青蓮劍仙。“永恒與剎那間,只隔著我的劍。”是你不虛的劍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一劍走遍天涯,你以一劍懲惡揚善 ,走過俠客行。
詩、酒、劍、歌使你在歷史的長河里,化作一朵滾滾向前永不消散的浪花;在歷史的天空中,化作一顆熠熠生輝永不黯淡的星辰;在我心的中,升華為一位瀟灑倜儻永不能忘卻的俠客.
你是李白,更是俠客,你的人生便是一場俠客行.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5
一桿筆,時重時輕,描繪了他的跌宕起伏,同他的喜怒哀樂一起,揮灑出不朽的詩篇。
他似一位仙人,溫潤如玉。在詩詞的世界里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個個精靈,隨著他旋轉旋轉。有人曾評價他的詩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綻放的青蓮一般恬美、動人。杜甫也曾稱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此人,便是李白。
與李白結緣,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本頁數不多《媽媽教我學唐詩》里,我第一次見到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由于還太小,即便倒背如流,卻仍未了解其中的.情感。只是,那月如霜所透出的寒冷將他的大名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李白是天才的。即便是醉了酒,卻仍能在那一個霎那間提筆寫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吹拂欄露華濃”。有人說:第一個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他牽合勾勒,揮毫自如,從衣著寫起,而寫衣著又避開頭背腰裙的翠羽眀珰,而從美貌如仙的“仙”字著筆,故“云想衣裳”則可想到其“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娉婷的嬌姿,“花想容”則想見其“雪膚玉貌”的面容。“露華濃”指的是帶露的牡丹,而牡丹乃富貴之物,能配得上的只有楊貴妃。李白的輕輕一揮,便把貴妃這個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綽約多姿,好像站在我們面前一樣。如此之人,非天才也?
同樣的,李白也是個庸才。縱然他有干一番大事業的政治抱負,又曠世的才能,卻掩飾不了他在政治上的空白。他是向往自由的,向往那個有著“翼若垂天之云”的逍遙世界,那些所謂的明里暗斗,鉤心斗角的繁復世界約束了他的自由,他厭惡至極,對于權貴,他的態度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只配做個詩人,放眼天地,揮寫自由。
無論是天才還是庸才,卻阻止不了我對“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折服,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贊嘆:對“眾鳥商飛盡,孤云獨去閑”的孤寂的向往。那位青蓮居士,在我心中,永遠是一朵不謝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6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千年前疏朗狂傲的笑聲震動一片時空的漣漪,伴隨著那個驚天動地的名字——李白。
蒼穹之上,太白金星。
曾記得么?我們孩提時最先接觸的一首詩就是出自李白之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初讀時,我還是年少稚子,如何能懂這十字所蘊含的深切無奈與愁思?只不過覺得語言淺近,比其他詩作易懂罷了。
如今,翻開一卷卷書,千年的時光在指尖飛速流淌而過。輕輕吟誦每一個字,只為尋找你,歷史長河中的一顆明星。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遙想當年,金殿上你把酒臨風,衣袂飄飄,豪情萬丈,讓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何人有你這般大膽?何人有你這般狂妄?又有何人,有你這般才華橫溢,名垂千古?
然而你也正是因此為佞臣所害,因為一句被曲解的詩受盡讒言,從此仕途潦倒,換其他人,從此筆下僅剩了貶官的愁思之苦。然而你,何曾如那些平庸俗人,寫盡哀情怒懟?又何曾因官場名利紛爭而終日攘攘郁郁?你的號為青蓮居士,脫于凡塵,心凈土無穢。是啊,你是青蓮——清凈的,素潔的蓮花啊!你不該存在于這熙熙攘攘的紅塵中,塵世皆俗,會污穢了你這朵素色之蓮,可你依然存在著——活出了自己應有的豪邁狂放。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你始終是這樣不羈的人啊!“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好一個謫仙!“天子,是誰?”你質問,你大笑,你醉了。什么王侯貴胄,天子老兒,都湮沒在你的一樽酒里,幻化出一個自由自在的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千古一醉,快哉李白!
你如此快樂而不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漂泊四方,你的歸宿又在何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和酒是你唯一的伴侶。在此凄涼之地,你誤把廣寒的明月認作故鄉,舉手、擁抱。也許那清涼幽靜的月宮,才是你憶的歸宿……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何曾照古人。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7
斟一杯清茶,今夜月光淡如水,獨坐庭院,輕翻唐詩,月光美好,何不邀李白共醉?輕翻書卷,我與太白居士一道,暢游天地,展開心靈之旅……
一展紙扇迎著清風徐徐,扁舟忽欲激流,只見前川飛瀑浮出了紫煙,你一捋長須,吟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扁舟沿江直下,聽著兩岸猿聲,不想輕舟已過萬重山,你佇立船頭。我注意到你的眼光,企盼中仍有一片坦然。
離舟上岸,蜀道艱難,你沿路高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但我明白,太白飄逸自知。瀟灑人間,何須上青天,你驚嘆的目光中又是一片坦然。
山路回環,幾經周折,終有澄凈青山。看著天高云淡,山高水長,你盤腿而坐,雙手大張。你想高呼,但你沒有。你嘴角一側,昂首淺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桃園才是你的敬亭山,在你贊嘆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夜幕低垂,明月當空,你我一道擺酒于庭院中,清風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緒卻是那么高漲,把酒對月,你感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好一個“獨酌無相親”,月光清淡,你竟舞弄清影,大笑一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流淚了,我問你為何流淚,你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既而仰天長嘆,舉杯飲盡。
一杯酒,就醉了半個盛唐。
讀李白,讀他的豪邁灑脫、瀟灑奔放。在那個權勢名利相爭的時代,只有李白,只有他,看透人生浮華,選擇離開,用大好山河陶醉自己,用坦然自若看待人生。他在酒中寫詩而放縱自己在汪洋恣肆的詩海中,用一根筆做舟,以太白居士定無遺憾!“既已心為形,奚惆悵而獨悲?”在我中華五千年浩瀚的詩林中,你以獨具一格的風范立于前頭。“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李白不愧為詩仙。
品一杯清茶,再翻書卷,我要再邀李白,繼續沒有盡頭的心靈之旅。
描寫李白的作文200字篇8
從古至今,詩依舊是讓人所欣賞、所贊揚的。在古代,你無法想象出有多少人想要報國卻無門時的悲憤與哀愁。“詩仙”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當我們回望盛唐時,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啊!李白的詩構思奇特,富有浪漫主義,就連杜甫也對他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勵著我們多少人想要上進的心!我想大概也只有性格豪邁的李白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吧!天生我材必有用,讓我明白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擁有一顆自信的心,但也并不代表要過于自信。
李白的一生,可謂是非常艱苦的。他向往為國建功立業;深切關懷著時局的安危。可在他進入官場時,卻被里面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一腔熱血。他的一生歷盡坎坷,報國無門。可笑的是,際遇的顛簸和靈魂的煎熬卻成就了李白。
或許用一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來概括再合適不過了,人的一生想要平平淡淡、毫無波瀾,即使身處和平年代,也全無可能。此時若不感慨,更待何時?
我想,一個人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散發其特有的光芒,李白大抵也是被世事磨礪罷了。是啊,每個人都會接受這一場特有的洗禮。
現如今,恐怕有許多人向利益權貴折腰。可,李白卻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句無不顯示出他對權貴之勢的無限蔑視。
仰望詩仙,一股傲然之氣油然而生。所以,人們佩服你、銘記你,那是理所當然的!
學生時代有許多李白的詩伴隨我們左右,就如曾學過的《行路難》,有這樣一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每當我們念起李白的詩來,都會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他的名字、他的詩能流傳至今,都是有價值存在的。
如今的我們,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要擺正好自己的態度。切記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為了利益而折腰,要知道,人是有尊嚴的。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贊李白,嘆李白,詠李白,讓我們以傲然的姿態去迎接明天,讓我們以自信的笑容向遠方前進,讓我們以一身傲骨奔向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