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經典作品
張小嫻1998年創辦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志《AMY》,任總編輯至2008年。2005年她的《Channel A》系列中的《那年的夢想》改編成22集時尚都市情感劇《如果月亮有眼睛》,成為第一部被搬上熒屏的作品。下面是小編帶來張小嫻經典作品的內容,歡迎閱讀!
《青春的愛情》原文:
在Starbucks看到一對小情侶在玩小孩子常玩的游戲:他們兩個人定定地望著對方,誰首先眨眼,誰就輸了。那一刻,你不禁覺得青春真美好。
這兩個人應該在熱戀吧?一對已經在一起五年或七年的情侶,才不會玩這種游戲。
也有一次,在天橋上看到一對男女吵架。女的不停的罵,那個四眼的男孩子縮在一旁不說話。最后,女人用手提電話扔他,說:“我以后也不想再見到你!”然后,她哭著跑了。
我們也許都見過男人背著女人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走過。他要向她證明他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示他的愛情。
每一天,許多愛情故事都在街頭巷尾上演,或者跟我們擦肩而過。有時候,主角是你,有時候,主角是別人。你裝飾別人的愛情,別人也裝飾你的愛情。
看到男人在情人節捧著一束鮮花走在街上,我們總會覺得他看來是笨笨的。可是,他也是為了愛情的緣故才會給人訕笑。
看到一雙小情人在街頭情不自禁擁吻,我們既然多看兩眼又覺得這該是俊男美女做的事,這兩個普通人做來不太好看。可是,這不也是為了愛情的緣故嗎?
誰沒有在熱戀時出過一點洋相?做過傻事?玩過最幼稚的游戲?一天,驀然回首,你會懷念那種青春。
《英雄,如果你孤獨》原文:
男人總希望自己是英雄,即使不是大部分人心中的英雄,起碼也是情人眼中的英雄。可是,英雄總是有代價的。
為了塑造英雄的形象,男人會選擇不流淚。無論多么傷心、多么難受,他硬是不讓心愛的女人看到他哭。
為了表現英雄的剛強,他從來不肯說出心中的感受,害怕那會顯示自己的軟弱。
英雄喜歡把什么都藏在心底,而不是跟自己所愛的女人一起去承擔。
他們說:“兩個人這么親密,你難道不明白我嗎?”
女人或許是男人心上的風鈴,時刻召喚著他的愛與思念,可女人并不是男人肚子里的一條蟲。
我們能了解一部分,但不可能全然明白,正如男人不可能明白女人所有的想法。男人常常埋怨女人難以了解,可知道女人也有同樣的遺憾?我們的構造畢竟是不同的,我們也并沒有想當英雄的情意結。
如果英雄是寂寞的,女人不稀罕成為英雄。
如果英雄是不流淚的,女人絕對不能變成英雄,眼淚是我們最好的慰藉。
如果英雄是把感受藏在心底的,那我們注定成不了英雄。女人無法對自己所愛的男人隱藏心事。
我們不要沒有血肉的英雄。英雄不是機械人。當我愛一個男人,我不會歧視他的淚水。
英雄,如果你是那么孤獨,我寧愿要一個平凡的你。
有關張小嫻語錄推薦:
1) 我只是覺得,我愛一個男人,就不能給另一個男人抱,縱使我愛的男人并不愛我,我仍然要忠于自己的感覺。 --張小嫻 《荷包里的單人床》
2) 心中有不舍的人,是多么心碎的幸福。 --張小嫻
3) 失望,也是一種幸福,嫉妒可以獨立存在,但是愛,必然和嫉妒共存 --張小嫻 《荷包里的單人床》
4) 我們無法選擇歲月,卻有權選擇過怎樣的生活。 --張小嫻 《擁抱》
5) 被恨的人是沒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卻是傷痕累累的。 --張小嫻 《這就是愛情,希望你不要太介意》
6) 你問:” 內心強大就不會受傷么?” ,人有時是因為受過傷而變得強大。並不是我一開始就想要強大,而是生命中所有的苦楚、所有的打擊和挫敗使我知道,除了堅強,別無他法,也使我知道,脆弱並不可恥,只是我的心太柔軟了。誰能說這份柔軟不是高尚和善良的? --張小嫻
7) 男人通常不以學識作為出發點選擇伴侶,大男人以為女人越聰明便越麻煩。他寫了一首好詩,平凡的女人會驚為天人,聰明的女人卻對他說:“其實還可以寫得更好。” 他某年某月說過一個典故。女人竟然翻查書籍,告訴他,他用錯了典故。女人還跟他爭論政治觀點。 久而久之,他覺得與這樣一個女人為伍實在太倦了,他也是人,他也想偷懶,他不想時常武裝自己。于是聰明的女人終于敗給平凡的女人。 女人如果有足夠聰明,便不應該深深不忿,錯不在他們,而是男人不明白女人跟他們爭論,也是仰慕他的方法之一。她要很好學,才可以跟他們爭論,她看得起他,才向他挑戰。 --張小嫻 《禁果之味》
8) 雖然這一生這一世不可能圓滿,甚至最后一切也會成空,但我這輩子有過你。我有過你,有過你的歡喜、微笑和哭泣。我曾經深深的哺育過的愛,將永遠留在我心里,就像故事里那這世上唯一可以倒著飛的蜂鳥,時刻叼著幸福的往日翩然回來,飛落在我曾經年輕的花蕾上,直到死別,是光陰抹不去的。此生此世都需別,愛情也會如同星辰般老去,但是,請讓我相信,有一種愛,是信念,從未向時間屈服。 --張小嫻 《我這輩子有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