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典的寓言故事精選
關于經典的寓言故事篇1:陽谷的愚忠
有一次,楚軍與晉軍在鄢陵交戰,雙方龍爭虎斗,直殺得天昏地暗。楚國的國君楚恭王也親自率兵參加這場血戰,一連幾天相持不下,激戰中,楚恭王身負重傷,只好鳴金收兵,暫回營中。
楚王的大司馬子反,在前線奮戰,又累又渴,一回到營帳就直嚷著要喝水。子反有個叫陽谷的仆人,平時對主人一向忠心耿耿百般愛護,此刻一見主人這般模樣,趕緊搬來一壇酒,讓子反解渴,并用汗巾一個勁地替子反擦汗。司馬子反這個人向來嗜酒如命,見了酒便什么都忘了,拿起酒杯便不醉不休。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一喝上酒,哪里還顧得上眼下正大敵當前,軍營帳外,叫戰聲聲。子反一杯接一杯喝了個一醉方休,直至醉倒床上。
休戰半日,楚恭王準備重新開戰,迎擊晉軍。恭王派人去司馬子反帳中催他出戰,不料子反正醉意沉沉,睡在床上鼾聲大作,哪里能起床打仗。于是仆人陽谷又對來人說子反胸口痛,不能出戰。
恭王聽說大將在這緊急關頭病了,十分著急,便親自到子反帳中探望。楚恭王剛一進帳就聞到一股濃烈的酒味,頓時氣得臉色發紫。恭王指著睡在床上的子反大聲喝道:“今日之戰,關系重大,寡人親自出戰,身受重傷,指揮全軍就完全靠你了,誰知你在這緊要關頭竟敢胡來,這不是存心要讓楚國亡國嗎?像你這樣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的嗜酒之徒,還能再率兵打仗嗎?罷!罷!罷!這仗不能打了!”
楚恭王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撤軍回朝。子反的仆人陽谷后悔得不知所措,求恭王原諒子反,自己愿替子反頂罪。恭王冷笑道:“你作為仆人,一味只知道嬌寵自己的主人,你的罪過也不輕。子反作為國家大將,誤了國家大事,你頂替得了嗎?”
楚恭王回朝后,按軍法將司馬子反斬首示眾,以戒眾人。子反的仆人陽谷從此離開楚國,不知去向。
作為仆人的陽谷,愛護主人,對主人忠誠無可厚非,但不顧場合,不考慮后果,在戰爭的緊急關頭還滿足主人喝酒的愛好,結果誤了國家大事,使主人召來殺身之禍,悔之晚矣。這種不講原則、不顧后果的愛實在害人不淺。
關于經典的寓言故事篇2:粵人成仙
粵地有個人,素來篤信神仙。他一天到晚朝思暮想的,就是修成正果,成仙升天,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墒且氤上?,有什么門道呢?粵人想不出好辦法,很是苦惱。他想,成仙的人是少得很,但我這樣誠心,老天怎么還不選中我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浫伺既粡囊槐緯械弥?,有一種仙草,名叫靈芝,長得像蘑菇,顏色美麗,吃了它就可以成仙。粵人高興極了,就天天不辭勞苦地上山去四處搜尋,希望能在那多得數不清的植物中發現靈芝仙草。
終于有一天,粵人照例上山尋找靈芝,翻山越嶺,疲憊不堪。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他忽然看到不遠處的一個爛樹樁上生著一個大蘑菇,這蘑菇有箱子那么大,葉子有九層,顏色就像金子一樣光彩四射。“呀,這就是靈芝吧,沒想到真讓我得到了,看來我是和神仙有緣哪!”粵人忘了疲勞,三步并作兩步奔過去把蘑菇采了下來帶回家去。這蘑菇其實并不是什么靈芝,只是山中常見的毒蘑菇,可粵人一心只想成仙,連這點常識都忘了。
回到家里,粵人鄭重地對妻子說:“快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神奇的靈芝了,吃了它就可以成仙。我聽說成仙一定要有緣份,老天是不肯隨便讓人成仙的。可是你看,這么難得到的東西都讓我得到了,我一定是個有緣之人,很快就會成仙了!”于是粵人齋戒了三天,還天天沐浴焚香,徹底清潔自己,以示對神仙的虔誠。三天之后,粵人恭恭敬敬地捧出蘑菇,將它煮熟。他興奮地想:“馬上要成仙了!”夾起一大塊蘑菇就往口里送。這一吃可糟了,他馬上感到腹痛難忍,腸子好像要斷掉一樣。他倒在地上滾了幾滾,就氣絕而亡了。
粵人的兒子聽到這邊有動靜,忙過來看看情況。他平時受粵人的影響很深,也是一心想做神仙,整天無所事事地做白日夢。這會兒,他見到父親死了,想了想對母親說:“我聽說成仙的人,一定要脫去人的形骸。人就是為形骸所累所以才成不了仙?,F在,我的父親已經脫去他的形骸成仙了,這不是死。”說完,他便去吃那剩下的蘑菇,很快便走了父親的老路,中毒死了??墒腔浫思依锲渌娜诉€是對成仙執迷不悟,不加思索地又去爭吃蘑菇,結果無一例外地全都被毒死了。
本來明明是毒蘑菇,這并不是難以辨認的東西,卻偏偏被粵人一家堅信不疑地認為是靈芝,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幻想僥幸地撞大運,白白地獲得好處,這真是利令智昏。要想過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踏踏實實勞動才是一條靠得住的途徑,否則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關于經典的寓言故事篇3:愚公和牛
有一次,齊桓公在出外打獵時忽然看到一只鹿從前面飛快地跑過,于是他策馬緊追不舍,一直追進了一個山谷里。
齊桓公正不知此山谷為何處,恰好遇一老者齊桓公就問老者:
“這里叫什么谷?”
老者回答說:“這里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老者說:“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
“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么說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說:
“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喂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
后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后生看到我牽著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于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后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后也說:
“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喂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么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說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
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說: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里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凌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磥?,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仡^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愚公在年輕人以強凌弱的情況下舍棄利益求得平安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要想根本改 變社會的治安狀況和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關鍵還在于領導的嚴于律己、認真治理和萬眾一心的積極參與。
看了關于經典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五言勵志古詩精選
2.勵志的七絕古詩精選
3.勵志圖強的古詩
4.寓言故事選
5.唐詩宋詞有意境的朗讀精選
6.最唯美好聽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