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
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篇1:桑中李樹
再說那被種下的李子核,天下雨時便得到雨水的滋潤,在樹上棲息的鳥兒拉的糞便成了天然的肥料,時間長了,竟真的發(fā)出芽來,長成了一棵李樹。有人見到桑樹里長出了李樹,覺得很神奇,就把這怪事告訴了周圍的人。
有個害眼病的人聽說了,認為這棵李樹可能是一棵神樹,就拄著拐杖探索著來到李樹下,向它許愿說:“李樹啊,您如果能保佑我的眼疾消除,我就獻給您一頭小豬。”他一說完,就覺得眼睛疼得沒那么厲害了。又過了些天,他的眼睛竟慢慢變好了。他高興極了,逢人就說:“桑樹里長出的那棵李樹治好了我的眼睛,果真是一棵神樹啊!”然后又準備了小豬,叫人敲鑼打鼓地抬到李樹下去還愿,附近的人都來看熱鬧,大家都知道了這棵李樹是神樹。
就這樣,“神樹”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遠近的人就都知道了,而且越傳越神:“那棵李樹能讓瞎子重見光明呢!”“那棵李樹可以醫(yī)好百病呢……”人們都帶著祭品慕名而來,祭拜這棵“神樹”,希望它保佑自己。
過了一年多,當年那個種李樹的人又經過這里,聽說了“神樹”的事,又見到大家爭相祭拜它的盛況,就到樹邊去看個究竟。這一看不要緊,他不禁啞然失笑:“這棵樹是我一年前種下的呀,有什么神奇的呢?”
種樹人一語中的,“神樹”不神,不過是大家捧出來的罷了。那個害眼病的人病好了只是偶然的,或者根本就只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幫他醫(yī)好了病,哪里又是李樹保佑的呢?我們遇到非同一般的現象,不要盲從輕信,要以冷靜的頭腦仔細分析推測,做出科學的解釋。
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篇2:鉤魚的訣竅
一天,林子在橫水邊散步。這河水平靜如鏡,清澈見底,有兩位老漢在河邊釣魚,他們一人蹲在一塊石頭上,神情十分專注。
這時,林子看到其中一老漢一次又一次地起竿,不斷地將釣上來的魚放進魚簍里;而另一位老漢的魚簍里卻空空的,他一條魚也沒釣到。這位沒釣到魚的老漢有些沉不住氣了,他跑到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身邊,對他說:“老哥,您已釣了這么多的魚了,而我,從一早到現在連一條魚也還不曾釣到。咱倆用的魚食一樣多,釣鉤下去一樣深,可是結果卻完全不一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說:“您是問我釣魚的方法嗎?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只不過我有這樣一些體會:比如說,在我開始放下釣鉤時,我心里想的并不是釣魚這件事,因此,我不急不躁,我的眼睛也很平和而不是四下搜索張望,我的神情也不變,魚就放松了戒備,忘記了我是釣魚人,它們在我的釣鉤旁游來游去,因此很容易上鉤,我也就容易釣到魚。我看你呀,就不像我這樣,而是心里老想著魚,心情十分急切,眼睛老看著游來游去的魚,這樣你的神情變化太多太明顯,魚看到你這副神態(tài),它們會十分緊張,自然都被嚇跑了,那又如何釣得到魚呢?”
經這么一開導,這位老漢才恍然大悟。于是他按那位老漢說的去做,靜下心來,全神貫注。果然不大一會兒工夫,他也接連釣上來好幾條魚。
林子始終在一旁觀察。他聽到那位老漢的一番話,深有同感地嘆道:“他說得好啊!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一定得認真專注地按規(guī)律辦事啊!”
兩個老漢釣魚,外部條件一樣,可是方法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都得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地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有好的效果。
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篇3:愚蠢的爭辯
甲和乙總愛在一起爭論,為了一點小事情他們常常爭得面紅耳赤。加上這兩個人都喜歡擺一點小聰明死鉆午角尖,總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天,甲問乙:“用銅鑄成鐘,用木頭做成棒捶來敲打銅鐘,鐘就會發(fā)出洪亮的聲音。你說這聲響是由木頭引起的呢,還是由銅引起的呢?”
乙想了想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由銅引起的。”
甲說:“何以見得是銅引起的呢?”
乙說:“如果用木棰去敲打墻壁,就不會有這鏗鏘的聲響。敲打銅鐘就發(fā)出這洪亮的聲響,可見這聲響是由銅發(fā)出的。”
甲不同意乙的看法,他說:“我看不是銅引起的聲響。”
乙問道:“那你又憑什么說不是銅引起的呢?”
甲說:“你看,如果用這木棰去敲堆積著的銅錢,就聽不到什么聲響。這銅錢不也是銅嗎?它怎么就不發(fā)出聲響呢?”
乙反駁說:“那些銅錢堆積在一起,是實心的,當然沒有聲響。鐘是空的,這聲音是從空心的器具中發(fā)出的。”
甲又不同意乙的說法,甲說:“如果用泥或木頭做成鐘,就不會發(fā)出聲音來。你還能說聲音是從空心的器具中發(fā)出來的嗎?”
……
甲和乙就這樣沒完沒了地爭個不休,到底聲音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他們終究也沒理出個頭緒來。
其實各種事物的屬性,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如果我們只抓住一點,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并進行簡單類比,那只能引出荒唐可笑的結論來。
看過“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150字寓言故事
2.100字寓言故事大全
3.勵志寓言故事15個
4.積極向上寓言故事
5.有深度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