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趣味的寓言故事
中華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篇1:膳吏辯誣
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客觀世界里充滿了矛盾。我們只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矛盾面前立于不敗之地。
中華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篇2:新媳婦
衛(wèi)國有戶人家娶媳婦。婆家借來兩匹馬,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匹,用三匹馬駕著車,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十分隆重地去迎接新娘子。
到了新娘家,迎親的人將新娘子攙上馬車。一行人告別新媳婦的娘家人之后,就趕著馬車往回走。
不料,坐在車上的新娘指著走在兩邊拉車的馬問趕車的仆人說:“邊上的兩匹馬是誰家的?”駕車人回答說:“是向別人家借來的。”新娘又指著中間的馬問:“這中間的馬呢?”駕車人回答說:“是你婆家自己的。”新娘接著便說:“你若嫌車走得慢,要打就打兩邊的馬,不要打中間的馬。”駕車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這位新媳婦。
迎親的馬車繼續(xù)前進,終于到了新郎家。伴娘趕緊上前將新娘扶下了車。新媳婦卻對還不熟悉的伴娘吩咐說:“你平時在家做飯時,要記住一做完飯就要把灶膛里的火熄掉,不然的話會失火的。”那位伴娘雖然礙著面子點了點頭,心里卻有點不高興這個新媳婦的多嘴。
新媳婦進得家門,看到一個石臼放在堂前,于是立即吩咐旁邊的人說:“快把這個石臼移到屋外的窗戶下面去,放在這里妨礙別人走路。”婆家的人聽了這個新娘子沒有分寸又講得不是時候的話,都不免在心里暗暗發(fā)笑,認為新娘子未免太愛講話又太不會見機講話了。
其實,這新媳婦所說的三件事,對婆家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可是她剛踏進婆家門就儼然以主婦自居、多嘴多舌的做法卻引起了旁人的反感。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人說話、辦事,要有理有利有節(jié),講究策略和方式。如果不顧時機、不分場合,即使是好話、好事,也不僅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往往還會被別人笑話。其結(jié)果,一個本來很有智慧的人,反而被別人當成了傻瓜,以至于他以后的事情就難辦得多。
中華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篇3: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那人滿不在乎地說:“沒關系,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guī)У穆焚M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那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路人無奈,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著自己的馬快、錢多、車夫好等優(yōu)越條件,朝著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
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看過“中華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精彩寓言故事
2.精彩寓言故事精選
3.中國經(jīng)典寓言故事
4.超經(jīng)典寓言故事6篇
5.100字哲理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