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有名的寓言故事
自創有名的寓言故事篇1:兩只鳥
兩只鳥彼此都羨慕對方的生活,有一天它們彼此大倒苦水,隨即一拍即合,決定交換各自的生活。
那天,由于鳥主人的疏忽,剛巧鳥籠子的門沒有關好,籠中鳥飛出來了,自由鳥飛進籠子,它們都開始體驗著新的生活。
剛開始兩只鳥都覺得很幸福,以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不久后,人們發現兩只鳥都奄奄一息地病倒了:籠子里的鳥由于之前長期的饑餓,脾胃功能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營養食品,快撐死了;從前過慣了閑云野鶴的生活,現如今巴掌大的地方,讓它感到窒息,郁悶至極;籠子外的鳥,由于之前長期過著的是養尊處優的生活,缺乏謀生的技能,總是找不到食物吃,就算找到一點,原來吃慣了美味一下子也吃不慣粗糧,不久也餓病了。它們倆又都開始懷念從前的日子!
自創有名的寓言故事篇2:猴子蓋新房
猴子想蓋間新房搬回地面居住,過幾天安逸舒適的日子,免在森林中受那長年累月的上竄下跳之苦。于是它備齊木料工具,信心十足地動手建造起來。它根據自己的身高先做好了新房方形框架,并鋪上底板。
兔子連蹦帶跳地跑來提醒:“猴哥猴哥,這地面上危機四伏,切記不可放松警惕,新房四周要釘嚴密不留空隙,防止虎豹豺狼侵襲。”猴子想想安全的確是首要大事,于是在木框四周釘牢木板不露絲毫細縫。
公雞見狀上前幫忙設計:“猴哥猴哥,這新房上面要做個頂蓋,避免以后雨淋日曬。”猴子覺得十分在理,于是在框頂部釘上木板做成房頂。
烏龜也爬來熱心建議:“猴哥猴哥,記住底部要加上輪子,新房能自由移動,選擇風水好的地方居住,那樣舒服。”猴子聽了覺得挺有新意,于是在底部安上四個輪子。
猴子對眾人們的建議不假思索地一一采納,“新房”做成后,一看卻傻了眼,這“新房”四四方方象個箱子,沒門沒窗的連個透氣的地方都沒有,這“新房”怎么入住呀?猴子徒勞無功,只好垂頭喪氣地丟棄了“新房”,重新又回到樹上居住。
據說那“新房”后來被森林管理員保存,管理員在頂部打了個洞,每年召開森林選舉會議時將它作為流動票箱使用。
所以做事有主見仍至關重要。倘若只知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言而毫無選擇的采納,那么,猴子蓋新房的結局是最好的借鑒。
自創有名的寓言故事篇3:寄居蟹
小海蟹在沙灘上蹣跚爬行,一只空螺殼出現在它的眼前。
“哈!我發現了一個新天地!”小海蟹如獲至寶,高興地鉆進螺殼招呼它的同伙:“你們看這玩意兒多有趣呀,外表美觀,內部寬暢,比起我那石縫中的家真不知要高級多少倍。瞧,我今后要在這里住下了,有危險情況,腦袋一縮躲到殼子里,誰又能奈何我呢?”
“別玩笑了快走吧!躲在螺殼里有什么好呢?在沙灘上自由自在爬行才快活,”同伴們齊聲催促著。
“你們走吧,我可不愿再跟著受累了,”小海蟹沾沾自喜:“自由有什么用,它比得上我這個安樂窩嗎?我知道,你們是沒得到螺殼才嫉妒我。你們等著瞧吧,我的生活將會過得多么幸福舒服!”
同伴們都走了,海灘上留下海蟹,它心安理得地在螺殼中定居下來再也不愿意離開。每天吃飽了無所事事,就一動不動地躺在螺殼中休息,潮漲潮落時高興了,就背著螺殼在沙灘上散散步,日子過得稱心如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蟹的身體逐漸退化。最后,除了雙螯還保留著原形,其它一切都面目全非,它再也不能任意爬動,只能緊緊依靠螺殼生活,一有風吹草動,就急忙躲進螺殼中。
一天,海邊走來一老一小,小孩一踢腳,發現了躲在螺殼中的小海蟹。
“爺爺,這是什么東西呀?”小孩拾起來看了看好奇地問。
“孩子,這叫寄居蟹,又稱為‘白住房’,”老人望著小孩手中的寄居蟹若有所思的回答:“它本來是一只正常的小海蟹,因為貪圖安逸享樂害怕艱苦的生活,故而以螺殼為家,久而久之就變成這個模樣了,咱們可不能學它的樣。這玩意兒沒出息也不長肉,沒有什么食用價值,就拾回去把它挑出來當作雞食罷。”
于是,小孩把寄居蟹丟進了背簍里。
看過“自創有名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自編的寓言故事
2.自創三篇寓言故事
3.自編動物寓言故事
4.中學生自編寓言故事
5.編寫寓言故事200字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