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幾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篇1:哄堂大笑
宋朝的時候,有個姓馮的人和一個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個急性子,姓馮的是個慢性子。
一天,姓馮的穿了一雙新靴子,姓和的見了后說:我倆的靴子一模一樣,你買靴子用了多少錢?姓馮的慢慢地抬起左腳說:九百錢。姓和的一聽:什么,九百錢?我這一雙花了一千八百錢呢!他馬上質問身旁的仆人說:原來你背著我貪污錢了!看我回去好收拾你!這時,姓馮的又慢慢地抬起右腳說:這一只也花了九百錢。在場的人聽他這么一說,立即哄堂大笑起來。弄得姓和的哭笑不得。
這個成語形容滿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篇2:河伯為患
“抱樸子”里記載一個傳說,曾經有個叫做馮夷的人,因為渡河的時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為河伯。但是,在戰國魏文候的時候,發生過和河伯有關的故事。
西門豹是當時魏國的鄴縣縣令。他一到鄴縣上任,就調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結了巫師騙錢。這些人恐嚇老百姓說:“河伯每年要娶一個妻子,否則這里一定會發生水災。”他們不但搜刮老百姓很多錢,還淹死了不少女孩。于是,西門豹為了整頓當地的風氣,就決定要鏟除這些人。他利用智能,騙三老和巫師說那女孩并不美麗,河伯不會滿意,因此要三老、廷掾和巫師轉告河伯,然后二話不說就把那些人丟入河中。
后來,西門豹帶著老百姓開挖水道,引來河水灌溉農田,老百姓從此便過得很幸福,也不再擔心河伯的問題了。
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篇3:河東獅吼
陳季常是蘇東坡的好朋友,他喜歡研究佛學,只要談起佛理,他就會滔滔不絕的說個沒完。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東人,非常的兇悍,季常怕得要命;有一次,蘇東坡去看季常,還沒踏進門檻,就聽到一聲大吼,緊接著一陣拐杖落地的聲音,蘇東坡被嚇得連退三步,楞了一會兒,才趕緊跑進去探個究竟。他進門一瞧,不禁笑了出來,原來,柳氏正豎著眉瞪著眼的罵著陳季常,而陳季常躲在一旁發抖,口里連連稱是。于是,蘇東坡題了一首詩送給陳季常,那首詩是這樣寫的:誰似龍丘居士賢,談空說法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有誰能像龍丘居士(也就是陳季常)那么有才能呢?談起佛學、佛法,往往整夜都不睡覺,但是一聽到妻子的怒罵聲,就嚇得連拐杖都離了手,茫茫然不知所措。”
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篇4:鴻鵠之志
秦朝末年,有個叫陳涉的人,是當時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陳涉小時候家里很窮,經常被人雇傭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時,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越想越是氣憤,就對一塊休息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富裕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同伴聽了他的話,都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白日作夢。他不禁嘆息說:唉,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鴻鵠:天鵝。這個成語比喻有遠大志向。
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篇5:后起之秀
東晉時,王忱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寧,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訪,他總讓王忱到場接待。
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張玄。舅舅要他倆交談交談。張玄早就聽說王忱志趣不凡,很想與他談談。他年齡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著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看不上眼.也默默坐著,一言不發。張玄見他這樣,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對坐了一會,怏怏不樂地離去。
事后,范寧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吳中的優秀人才,你為什么不好好與他談談?’’王忱傲慢地回答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來往,完全可以來找我談談嘛。”范寧聽了這話,倒反而稱贊起外甥來了:“你這樣風流俊逸,真是后來的優秀人才。””玉忱笑著回答說:“沒有您這樣的舅舅,哪來我這樣的外甥?”
看過“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的人還看:
1.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2.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3.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4.源于寓言故事的經典成語有哪些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