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四個經典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能流傳至今,與它受到人們喜歡是分不開的。關于世界上經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世界上的四個經典寓言故事篇,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上的經典寓言故事篇1:齊桓公見鬼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有一次在沼澤地里打獵,由齊相管仲親自為其駕車。突然間,桓公看見了一個鬼?他趕緊握著管仲的手,驚魂未定地問:“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嗎?”
管仲如實相告:“我什么也沒有看到。”
齊桓公回宮以后,嚇得丟魂失魄,從此就病倒了,竟至幾天臥床不起。這時,有個名叫皇子告敖的讀書人,主動求見桓公,對他說:“這是您自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鬼怎么能傷害得了您呢?一個人的體內如果產生了怒氣并且郁結起來,那么他的魂魄就會游離于體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氣上升而不下降,人就會愛發脾氣;怒氣下降而不上升,人就會發生健忘;而如果這股怒氣不上不下,恰好郁結在身體的正中,它就會傷害心臟,這時人就要生病了。”
齊桓公聽后,不禁半信半疑地問道:“那么,到底世間有沒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內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里的糞土堆上,有個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東北方的墻腳下,時常有倍阿鮭(gui)蠪(long)一類的鬼出沒其間;在西北方的墻腳下,則有泆(yi)陽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澤地里的鬼則叫委蛇(wei yi)。”
齊桓公趕緊追問:“那委蛇是怎樣的形狀呢?”
皇子告敖形容說:“委蛇嘛,像車轂(gu)那么大,像車轅那么長,穿著紫衣裳,戴著紅帽子。委蛇特別不喜歡雷車發出的隆隆聲響,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抱頭而立。誰如果能見到委蛇,那就是將要成為霸主的一種先兆!”
齊桓公聽了這一席話,頓時笑逐顏開。他興奮地說:“我所見到的正是你說的這種委蛇呀!”于是,他趕緊重整衣冠,與皇子告敖對坐交談。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齊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覺地好了。
俗話說:“疑心生暗鬼。”齊桓公見鬼是一種心理病態,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去滿足齊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這個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世界上的經典寓言故事篇2:穿井得一人
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干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
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家的地里沒有水井,澆起地來全靠馬拉驢馱,從很遠的河汊取水,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住在地頭用茅草搭的窩棚里,一天到晚專門干這種提水、運水和澆地的農活。日子一久,凡是在這家住過莊稼地、成天取水澆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勞累和厭倦。
丁氏與家人商議之后,決定打一口水井來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多年的灌溉難題。雖然只是開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徑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進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個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過節一樣。當丁氏從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后,他們家再也用不著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里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
村里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無關其痛癢并不在意的。然而誰也沒有留意是誰把丁氏打井的事掐頭去尾地傳了出去,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以致一個小小的宋國被這聳人聽聞的謠傳搞得沸沸揚揚,連宋王也被驚動了。宋王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搞農田灌溉,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里多了一個干活的人手,但這個人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來的。”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說明,凡事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流言,以訛傳訛,造成視聽混亂。
世界上的經典寓言故事篇3: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鉆了進來,把一只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這位牧民很后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世界上的經典寓言故事篇4:目不見睫
楚莊王準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么?”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腐敗,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杜子又問:“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嗎?”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著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并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遠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并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里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腐敗的表現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著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務之急應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看過“世界上的經典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四字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2.四個字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3.四年級寓言故事大全
4.寓言故事的四個成語
5.四年級寓言故事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