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
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篇1:庖丁解牛
這一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一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美妙動人。他那宰牛時的動作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贊嘆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術怎么會有這么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為這比一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一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為不了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后,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嫻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既然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更何況大的盤結骨呢?一個技術高明的廚師因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換一把刀;而更多的廚工則是用刀去砍骨頭,所以他們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而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的鋒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牛的骨節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這把用了19年的刀還像剛磨過的新刀一樣。盡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一樣攤在地上。宰牛完畢,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環顧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滿,渾身暢快。然后我就將刀擦拭干凈,置于刀鞘之中,以備下次再用。”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一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
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篇2:上行下效
晏子辭世已經17年了。
有一天,齊景公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舉杯助興,高談闊論,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興未盡,大家提出一起射箭比武。輪到齊景公,他舉起弓箭,可是一支箭也沒射中靶子,然而大臣們卻在那里大聲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沉下臉來,把手中的弓箭重重摔在地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正巧,弦章從外面回來,見此情景,連忙走到景公身旁。景公傷感地對弦章說:“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啊。晏子死了已經17年了,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人愿意當面指出我的過失。剛才我射箭,明明沒有射中,可他們卻異口同聲一個勁地喝彩,真讓我難過呀!”
弦章聽了,深有感觸。他回答景公說:“這就是大臣們的不賢啊。論智慧,他們不能發現您的過失;談勇氣,他們不敢向您提意見,唯恐冒犯了您。不過呢,話又說回來了,我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就是‘上行下效’。不是嗎?國君喜歡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學著穿什么衣服;國君喜歡吃什么東西,臣子也學著吃什么東西。有一種叫尺蠖(huo)的小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變成黃色;吃了藍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又變成藍色。剛才您說,17年來沒有人再指出過您的過失,這是否是因為晏子去世后,您就不再喜歡聽人家批評您,而只喜歡聽奉承話所造成的呢?”
一席話說得齊景公心里亮堂了,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說:“太好了,今天這一番話,教我豁然開朗。這是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學生了。”
看來,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評,才會經常聽到別人對你的批評、建議;如果總是聽到別人恭維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弦章的話是有道理的。
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篇3:吝嗇鬼
有個人的鄰居是個十分慳吝的人,人們都叫他吝嗇鬼。吝嗇鬼家里糧滿倉、柴成垛,可他還總是裝窮叫苦,占別人的便
一天,吝嗇鬼家里來了客人,吝嗇鬼把酒肉都藏了起來,裝著很為難的樣子,到鄰居家借了幾顆菜、一小盅油,回家煮了點稀飯“招待”了客人。晚上,等客人走后,吝嗇鬼一家才又重新做了香噴噴的飯菜,舒舒服服吃了一頓。其實吝嗇鬼家的生活是很富裕的,可是他總希望著更加富裕。
一天,吝嗇鬼忽然想起來要去祭土地神,因為他覺得土地神是能保佑他更加富裕的神。祭神是需要獻上供品的,吝嗇鬼希望土地神賜給自己更多的財富,卻又舍不得投入一點點供品。面對著家中的大米、白面、魚肉、好酒,吝嗇鬼犯了難。他摸了摸雪白的米飯、饅頭,聞了聞香噴噴的臘肉熏魚,碰了碰蓋得嚴嚴實實的成壇的老酒,終于沒舍得拿出來。
吝嗇鬼狠狠心、咬咬牙,拿半碗大米到鄰居家換了一碗小米飯,從當天吃剩的菜中揀了3條小魚,又將未喝完的半瓶酒帶上,就很慷慨地出了家門。
到了土地神住的廟中,他擺上那些不像樣子的供品,認真地祈禱說:“土地爺爺,我拿了酒、魚、米飯來供奉您老人家,請您保佑我有更多的財富吧。讓我那干旱的高坡地也都長出茂盛的莊稼;讓我那水澇的湖洼地也都收獲上萬石的糧食吧!請將我的這些財富和您的保佑傳給我的子孫后代,讓他們也年年豐收,永遠獲得多多的財富吧。”
這個吝嗇鬼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他不但希望土地神保佑他自己獲得許多,還希望保佑他的后代子孫也要得到許多。可是他供奉給土地神的又有多少呢?
這種只知道無止境地向別人索取,卻不考慮對別人也應付出的人,會真的得到別人的賜予嗎?
看過“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的人還看:
1.三分鐘寓言故事演講稿素材
2.寓言故事三分鐘演講稿
3.三分鐘寓言小故事
4.寓言故事三分鐘演講故事
5.三分鐘故事演講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