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短的寓言故事
較短的寓言故事篇1:使壞的黑烏鴉
烏鴉的巢建在枝頭,狐貍的窩安在樹下的洞里。不知什么時候,狐貍得罪了烏鴉,黑烏鴉便記恨心頭。這是一只歹毒的烏鴉,它表面不動聲色,心里一直盤算著如何報復。
樹洞里新添了一只小狐貍,小家伙活潑又老實。黑烏鴉發(fā)現(xiàn)機會來了,它當著狐貍媽媽的面,左一個“天才”,右一個“神童”地猛夸。狐貍媽媽很快將烏鴉當成了大好人。
黑烏鴉親熱地問小狐貍:“你愛吃什么?”
“新鮮的肉。”小狐貍天真地回答。
“太好了。”黑烏鴉嚷道。于是,它想方設法叼來了小麻雀、小雞仔,每次讓小狐貍吃個飽。
“你喜歡穿什么?”黑烏鴉殷勤地問。
“皮襖。”小狐貍晃著尾巴答道。
“妙極了,妙極了!”黑烏鴉連聲說。接著弄來了兔子皮、松鼠皮等制作的皮襖。
小狐貍貪玩,烏鴉從空中指點,讓小狐貍鉆籬笆亂竄,在菜地里打滾……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狐貍成了一個又懶又饞、狡詐搗蛋的小流氓,誰都厭惡它,誰都遠遠地避開它。有只喜鵲向烏鴉打聽道:“原來很可愛的小狐貍,如今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對不起,這是我的功勞。”黑烏鴉得意地宣稱,“凡是小狐貍的任何要求,我統(tǒng)統(tǒng)滿足,哈哈,果然靈驗,小狐貍終于變壞了!”
“你這只黑烏鴉,真是一肚子壞水啊!”花喜鵲憤憤地罵了一句,一展翅趕緊飛開了。
較短的寓言故事篇2:三只蚊子和一個陰影
三只蚊子待在一個黑暗的角落里,它們一心在等待夜晚降臨,好去吸人們的血。等了很久,天還沒有黑下來。它們不耐煩,就開始嘰嘰咕咕,互相訴起苦來了。它們共同的朋友,陰影,它自己說它是一個最喜歡沉思,最不喜歡參加政治活動的學者,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第一只蚊子抱怨說,世界越變越壞,臟水坑越來越少,蚊子們不能繁殖后代。如果再這樣發(fā)展下去,不論什么樣的蚊子都會絕種了,多么可怕啊!
陰影聽了,忍不住也跟著嘆了一口氣。
第二只蚊子抱怨說:人們越來越沒有良心了,對蚊子們太殘酷,簡直不講“蚊道主義”。證明人們有偏見,這是一切蚊類都不能忍受的。
陰影聽了,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
第三只蚊子一開口就回憶起過去來了。它這一段話用的詞兒比較文雅。它說它曾經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對各種人的血都做過比較和研究,它能鑒別各種人血的滋味。它最欣賞的是孩子們的血液。因為孩子們喜歡吃糖,它們的血中帶點難以形容的甜味,顯然比成人們的血是高出一等的。
“學者”陰影雖然并不真正研究學問,但它對“研究”、“比較”和“鑒別”這一類字眼還是感到興趣的,這時候它止不住發(fā)出了贊嘆的呼聲。
第三只蚊子的話還沒有說完,第一只蚊子和第二只蚊子馬上都回憶起自己過去所吃過的豐美的人血的味道來,感覺餓得不得了。它們都憤憤不平地大聲吵嚷起來。
第一只蚊子叫:“人們不讓我們吸血,證明他們思想狹隘,證明他們有教條主義!”
第二只蚊子用比第一只蚊子更大的聲音叫:“他們反對我們吸血,明明就是限制我們的自由。他們是自由和民主的敵人!”
第三只蚊子用比第二只蚊子更大的聲音叫:“我們再也不能忍受了!”
于是三只蚊子一起喊:“為了自由,我們要馬上行動起來!……”
這時候,陰影替它們感到擔心,連忙提醒它們:“噓!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講得很好,可是要小聲一點,小心一點!”
可是晚了,蚊子們的吵嚷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突然間,一陣滴滴涕的薄霧彌漫開了。陰影馬上不做聲了。三只蚊子驚惶失措地飛了起來。
第一只蚊子驚慌地叫:“敵人,敵人,敵人!”
第二只蚊子還強作鎮(zhèn)定,說:“沒關系!別害怕!”
第三只蚊子瘋狂地喊叫:“沖啊,沖啊!我們決不妥協(xié),決不投降,決不屈服!”
三只蚊子亂喊亂叫,亂沖亂撞,沒多大會兒工夫,他們一個個都墜落下去了。
墻角里立刻又歸于寂靜。
陰影感傷地嘆了一口氣:“連幾只蚊子都不能容了,多么可怕的現(xiàn)實啊!幸虧剛才我沒有多說話,它們沒有注意我,暫時還是少開口為妙。”
于是,它就又假裝“研究”起它那些永恒的“學問”來了,仿佛剛才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一樣。
較短的寓言故事篇3:烏鴉訴冤
唐朝時候,溫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疾惡如仇,誰要為非作歹,只要撞到溫璋手上,便休想逃脫。溫璋用嚴刑酷法毫不手軟地處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無賴,沒有一個不畏懼溫璋的。為了方便老百姓告狀、訴冤,溫璋還派人在衙門外掛上一只懸鈴,好讓告狀者隨時撞響鈴鐺。
一天,溫璋忽聽堂外懸鈴一陣疾響,便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鈴下四處張望,卻未見到有人前來撞鈴。正奇怪間,那鈴鐺又響了。差人不知何故,那鈴鐺卻連響了三次,差人這才發(fā)現(xiàn)撞鈴的原來是只烏鴉。
差人立即向溫璋報告了烏鴉撞鈴之事。溫璋想了片刻,說:“這只烏鴉定遭了什么傷心事,它才前來訴冤的。我估計,一定是有人掏走了它的小烏鴉,母子連心。烏鴉的愛子之心,實在感人。”
于是,溫璋派人隨烏鴉去找那個掏鳥窩的人,一旦找到,定要拘捕歸案。那只烏鴉在前面盤旋飛翔,替差役引路,差役一路上緊緊跟隨,終于來到城外一片樹林子里,烏鴉盤旋在一棵樹旁不再前進,還“嘎嘎”地叫個不停。差役一看,樹上一個鳥窩果然被人掏空了,而那個掏走小烏鴉的人還沒有走,正在樹下休息,手里還在玩弄著小烏鴉,小烏鴉可憐巴巴地“嚶嚶”哀鳴著。見此情景,差役立即將那人捉回了官府。
溫璋親自審理此案。他認為,烏鴉雖不是人,但母子親情,與人同理,烏鴉被人迫害,前來官府伸訴,求助于官,此事本來就有些異乎尋常。那掏走小烏鴉的人,拆散烏鴉母子,殘害弱小,行為惡劣,不能寬容。于是,溫璋下令將那人處死,為烏鴉伸了冤,報了仇。
后來,此事傳開,那些為非作歹之徒更是小心翼翼,收斂了許多,再也不敢輕易干壞事。
溫璋明察秋毫,體察民間疾苦,對哪怕是再細小的事都執(zhí)法如山,毫不留情,因此才能真正扼制住社會的惡勢力,保一方平安。
看過“較短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短小寓言故事大全
2.短小的寓言故事大全
3.比較短的寓言故事3個
4.短一點的寓言故事精選
5.三篇短小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