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寓言故事大全
簡短寓言故事篇1:負重致遠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子上。接著,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簡短寓言故事篇2:覆水難收
西漢時,會稽們人朱買臣家境貧寒,靠打柴糊口度日。他很好學,利用打柴、賣柴的空隙讀書。妻子崔氏嫌他是個書呆子,不會有出息之日,就離他改嫁了。后來朱買臣經過同鄉引薦得到漢武帝賞識,被任命為會稽太守。當他赴任時,崔氏攔住馬車磕頭請罪,希望能夠復婚。朱買臣讓手下人取過一盆水潑到地上,對崔氏說:你若能把倒出的水收回來到盆里,我就和你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比喻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簡短寓言故事篇3:感戴二天
漢朝時代,有一個叫做蘇章的人,做到刺史;刺史,是監察檢舉地方的官吏的長官,權力很人。一次,蘇章外出視察,探知他的朋友清河太守貪贓枉法,連證物都被搜出來了。郡守仗恃著和蘇章的私交,極力逢迎的招待他,以為官官相護,在大的事都可以化為烏有。他懷著感恩的心情,對蘇章恭維的說:“人人都只有一個天,而我卻有二個天。”他認為自己犯了嚴重的貪污,本該處死,但憑著老友的寬恕、包庇,可以重新誕生,傲視一切了。沒料到蘇章公私分明:“我今天前來,是為著咱們私人的情誼;但明天我將處理你的案子,這是遵照國家的法令。”結果,這位贓官終于被治罪正法了,使官吏的風紀整肅起來。這真是一個大快人心的打虎典范。
蘇章這種不偏護下屬和好友,而以大眾利益為前提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仿效。現在,我們就常用“感戴二天”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中挽救出來的人。和“恩同再造”是一樣的意思。
簡短寓言故事篇4: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象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象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簡短寓言故事篇5:割席分坐
有兩個讀書人,一個叫管寧,一個叫華歆;他們的感情很好,不僅在同一個地方讀書,而且形影不離。
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到院子里鋤草,忽然發現了一塊金子。當時,管寧視若無睹,仍舊揮動鋤頭,而華歆卻動心了,立刻就拾起了金子,放在一邊。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正一同坐在席上讀書,忽然有坐著轎子的官員從門前經過,管寧照常讀書,華歆卻忍不住的放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管寧見華歆這樣的不專心,又羨慕做官的人,再加上發現他見到了金子動心的事,就堅決的割斷了并坐的席子,把座位分開,面色嚴肅的對華歆說:“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里面,以后的人,凡是遇到朋友之間志趣不合,感情破裂,以致斷絕往來,就稱為“割席絕交”。
我們無論在學習或工作上,都要專心一致;如果一起學習或工作的朋友不是這樣的話,不但沒有辦法互相琢磨,互相協助,反而會影響自己學習和工作的成效;這樣的朋友,真是不交也罷。你認為呢?
簡短寓言故事篇6:公而忘私
春秋時代的晉平公要找一位有賢能的人擔任南陽縣的縣令,因此他找來大夫祁黃羊,想請他推薦適合的人選。沒想到,他竟不計前嫌推舉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晉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戰的人擔任軍中統帥的職位,他知道之后,大力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一點都不擔心別人閑言閑語。
不論對方與自己的關系是好是壞,只要是適合的人選,他都會大方推薦,而他推薦的人也都很稱職,更是證明了祈黃羊的好眼光。后來孔子聽說了,稱贊祁黃羊推薦人才完全以一個人的才德為標準,而不管對方是與自己敵對交惡的人,或是有血緣之親的兒子,的確稱得上是公而忘私。
看過“簡短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簡短的寓言故事大全
2.短小寓言故事大全
3.短小的寓言故事大全
4.最簡單的寓言故事大全
5.簡短勵志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