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寓言故事的成語
代表寓言故事的成語篇1:梁上君子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寔(音:實)。每次別人遇到什么紛爭的時候,都會請陳實出來主持公道,因為大家都知道陳實是一個忠厚誠懇的大好人,每個人都很喜歡他、聽他的話!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饑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別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為沒有工作可以做,變成了小偷,專門去偷別人的東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溜進陳實的家,準備等陳實睡覺以后偷東西,這個小偷不知道陳實發現他躲在屋梁上面,不過陳實卻假裝沒看到,安靜地坐在客廳里喝茶。過了一會兒,陳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廳,對著大家說:“你們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間去努力,等我們老了以后再努力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要養成努力向上的好習慣,長大以后才能對社會、家庭,還有自己有好的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歡享受,這些人的本性并不壞,只是他們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才會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壞事情,你們現在把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梁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聽,嚇得趕快從屋梁上爬下來,跪在陳寔的前面:“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請您原諒我!”陳寔不但沒有責罵小偷,還非常慈祥的對小偷說:“我看你不象是一個壞人,可能是因為生活困苦所逼,我現在給你一些錢,你不要再去偷東西了,好好努力,做錯事情只要能改過,你還是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動的哭著對陳寔說:“謝謝陳老爺!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后來,這個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努力做事,成為一個大家都稱贊的好青年!
后來,大家就把陳實說的話變成梁上君子這句成語,用來稱呼偷拿別人東西的小偷!
代表寓言故事的成語篇2: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于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于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于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杰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后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于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大家的好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杰作《兩都賦》相比。由于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杰出的作品風行一時。
代表寓言故事的成語篇3:門可羅雀
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曾經為漢武帝手下的、兩位大臣合寫了”一篇傳記,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鄭莊。汲黯,字長孺,濮陽人,景帝時,曾任“太子洗馬”,武帝時,曾做過“東海太守”,后來又任“主爵都尉”。鄭莊,陳人,景帝時,曾經擔任“太子舍人”,武帝時擔任“大農令”。這兩位大臣都為官清正,剛直不阿,曾位列九卿,聲名顯赫,權勢高,威望重,上他們家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出出進進,十分熱鬧,誰都以能與他們結交為榮。可是,由于他們太剛直了,漢武帝后來撤了他們的職。他們丟了官,失去了權勢,就再也沒人去拜訪他們了。開封的翟公曾經當過廷尉。他在任上的時候、登他家門拜訪的賓客十分擁擠,塞滿了門庭。后來他被罷了官,就沒有賓客再登門了。結果門口冷落得可以張起網來捕捉鳥雀了。官場多變,過了一個時期,翟公官復原職。于是,那班賓客又想登門拜訪他。程公感溉萬千,在門上寫了幾句話:“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責一賤,交情乃見。”
代表寓言故事的成語篇4:力不從心
東漢的時候,班超因為明帝的派遣,就率領數十人到西域出使,立下很多的功勞。但是,在西域住了二十七年的班超,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很想回家,于是就寫了封信,叫他的兒子寄回漢朝,請和帝把他調回來,可是班超一直沒有接到答復。所以,他的妹妹班昭又上書給皇帝,說明哥哥的意思。
信中有幾句這樣的話:“班超在和他一起去西域的人當中,年齡最大,現在已經過了花甲之年,體弱多病,頭發斑白,兩手不太靈活,耳朵也聽不清楚,眼睛不再像以前明亮,要撐著手杖才能走路。如果有突然的暴亂發生,恐怕班超也不能順著心里的意愿替國家賣力。這樣一來,對上會損害國家治理邊疆的成果,對下會破壞忠臣好不容易立下的功勞,讓人感到難過啊。”被感動的漢和帝,馬上下令讓班超調回漢朝。等到班超回到洛陽,過不了一個月,就因為胸肋病加重而去世,享年七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