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寓言故事
大班寓言故事篇1:驚弓之鳥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lei)。有一天,更羸跟隨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著玩著看見天上有一群鳥從他們頭上飛過,在這群鳥的后面,有一只鳥吃力地在追趕著它的同伴,也向這邊飛來。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飛著的鳥射下來。”“會有這樣的事?”魏王真有點不相信地問。更羸說道:“可以試一試。”過了一會兒,那只掉了隊的鳥飛過來了,它飛的速度比前面幾只鳥要慢得多,飛的高度也要低一些。這只鳥飛近了——原來是只掉了隊的大雁,只見更羸這時用左手托著弓,用右手拉著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對著這只正飛著的大雁拉滿了弓。只聽得“當”的一聲響,那只掉了隊正飛著的大雁便應聲從半空中掉了下來。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驚,連聲說:“真有這樣的事情!”便問更羸不用箭是憑什么將空中飛著的鳥射下來的。更羸笑著對魏王講:“沒什么,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這只大雁是受過了箭傷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說完就問。更羸笑著繼續對魏王說:“從這只大雁飛的姿勢和叫的聲音中知道的。”更羸接著講:“這只大雁飛得慢是它身上的箭傷在作痛,叫的聲音很悲慘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已很久了。舊的傷口在作痛,還沒有好,它心里很害怕。當聽到弓弦聲響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處飛。它心里本來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勁,本來未愈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翅膀再也飛不動了,它就從空中掉了下來。”
故事中的大雁聽到弓弦聲響后就驚惶萬分,是因為它身上受過箭傷。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指有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吃過虧,于是就老是害怕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可以說是驚弓之鳥。
大班寓言故事篇2:爐口的煤渣
煤渣剛離開爐口,身上還散發著熱氣,這時,近旁一塊廢鐵冷冰冰地說道:
“喲,你就是埋藏億萬年,曾被稱做‘烏金’的角色?”
“是的。”煤渣坦然答道。
“據我所知,不久前,你還在爐膛里大顯身手,發出過耀眼的光,熾烈的熱,將我們的鐵冶煉成鋼,有這事嗎?”
“那是一段難忘的生活,”煤渣動情地說,“也是我盡義務的最好時光。”
“看來,你畢竟太傻了,”廢鐵說,“你們獻出了一切,又有過輝煌的業績,可如今還剩下什么?哎,哎……”
廢鐵悲天憫人的神態,終于激惱了煤渣,它不客氣地說道:
“據我所看,老弟,你應該回爐才行,不要老在這兒說風涼話了,其實,我也沒有時間聽你的感嘆。告訴你,我的一生過得充實而歡樂,從不后悔;瞧,那邊的斗車已經過來,將運載我們去鋪路——那正是我今后的崗位。”
大班寓言故事篇3:愚才酸甜蠢才澀
從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發高燒燒壞了腦子,說話做事都有些冒傻氣。
有一次,兄弟兩人要到一位前輩家里去拜訪。臨行前,哥哥囑咐弟弟說:“這次啊,你跟著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萬不要再犯傻了,不然,會叫人笑話。進門見了人要作揖說:‘伯父好!’走的時候再作揖說:‘伯父再會!’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輕易開口說話了。”弟弟滿口答應說:“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倆來到這位前輩的家中,進了門,見過主人。弟弟彬彬有禮地向主人作了個揖,說:“伯父好!”主人連聲稱贊:“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想:弟弟果然長進了許多。
寒暄一番后,兄弟倆坐了下來,主人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吩咐仆人把茶水和果品端上來。仆人端來了茶和一盤蟠桃干。弟弟看了看蟠桃干,便用手推著問哥哥:“這是什么東西呀?”哥哥一瞧,生氣了:這么普通的東西你都不認識,難道是存心在別人面前丟我的臉嗎?這么想著,就沒好氣地對弟弟說:“愚才!”過了一會兒,仆人又端來一盤橄欖。弟弟又盯著橄欖端詳了許久,好奇地問:“哥,這又是什么呢?”哥哥更生氣了:你這小子,忘了我是怎么教你的嗎?于是不耐煩地罵了句:“蠢才!”
終于該告辭了,主人把兄弟倆送到大門口,客氣道:“招待不周,請多原諒。”這會兒,弟弟開口了:“招待得還可以。只是剛才吃的第一個愚才,雖然有些酸,但還有甜味,那第二個蠢才,就全是澀的了!”主人聽得目瞪口呆,哥哥又惱又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位弟弟的頭腦過于簡單,他將哥哥的氣話當成了知識,并且機械地搬用,結果當然會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