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自備稿件寓言故事
播音自備稿件寓言故事篇1:鐵棒磨成針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播音自備稿件寓言故事篇2:夫妻打賭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又懶又饞,而且都十分貪心,為了一點小利也互不相讓地爭吵不休。
因為這對夫妻不愿干活,所以家里很窮。有一次,只剩下一點點錢了,用它剛好可以買三張大餅。
大餅一買回來,丈夫和妻子就趕緊一人抓了一塊吃起來,生怕動作慢一點被對方搶去了。很快,兩人就各自把手里的大餅吃完了,還剩下一張,兩個人吃不夠,他們又都不情愿把餅讓給對方吃,虎視眈眈地盯著餅,一言不發地對峙著,心里又想吃掉它,又對對方心存顧忌,不敢貿然動手去拿。
可這樣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過了半晌,丈夫想出了一個主意:“這樣吧,我們來打個賭,誰先開口說話,誰就不能吃那塊餅。”妻子回答道:“賭就賭,我一定不會輸給你的。”
于是,夫妻倆就這么呆呆坐著,一言不發,連打個噴嚏都盡量小聲,生怕是自己先開口說話而吃不成餅了。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這夫妻還沒賭出一個結果來。有個小偷趁夜出來作案,聽到這一家悄無聲息,一點動靜也沒有,以為屋里沒有人,就撥開門栓,溜了進來。
小偷躡手躡腳地走到堂屋里,一看桌旁竟然還端坐著兩個大活人,嚇了一大跳,暗叫“不好”,準備逃跑。可是他發現這兩個人都只盯著他看,臉上的表情有些驚恐,卻既不動也不講話。小偷心里好生奇怪,不過這會兒他也顧不上細想,大著膽子拿了幾樣東西,看兩人有什么反應,只見兩人都流露出可惜心疼的樣子,但還是不動也不語。
“這兩個人莫非得了什么呆病吧。管他呢,先拿東西要緊。”小偷把這對夫妻家里值錢的東西全都放到一起,用一個大包袱捆成一堆,準備帶走。夫妻倆眼睜睜地瞧著,心疼極了,但誰都不愿先開口說話。
小偷走的時候,見妻子長得不錯,又順手去調戲她。丈夫仍然無動于衷,妻子再也忍不住了,跳起來大喊:“來人哪,抓賊呀!”又沖丈夫罵道:“你這個笨蛋,為了一塊餅,連有賊都不喊一聲,真是蠢到家了!”
丈夫見妻子終于開口說話了,高興得一把抓過餅大笑道:“哈哈,夫人,你終于認輸了,我就知道我一定會贏到這塊餅的!”
這一對愚蠢的夫妻,只為了區區一張餅,見了小偷都不開口說話,眼睜睜地差點丟光了家里的財物,真是貪小便宜吃大虧。我們可不能學他們只為了眼前的小利而不顧全大局,否則,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播音自備稿件寓言故事篇3:守株待兔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著鋤頭往田野走;傍晚太陽快落山了,又扛著鋤頭回家。他實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樁子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而農夫地里的野草卻越長越高,把他的莊稼都淹沒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作常有的現象、看成是一種必然規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據和十分輕率的。一個人如果那樣去看問題,就會做出像這個宋國人一樣的蠢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