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寓言故事朗讀
播音主持寓言故事朗讀篇1: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有個人名叫劉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夢都想成為仙人,飛升仙境,那該是多么逍遙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齋念經(jīng),求仙誦咒,如癡如狂。他放著淮南王不當,而專門結(jié)交那些會道懂巫的人,尊他們?yōu)樽腺e,向他們請教得道成仙的秘訣。
劉安癡迷修道的事廣為天下人所傳,于是,四面八方的巫師術士道人,全都聚集到劉安居住的淮南地方。這些巫師道人,有的帶來了自己煉制多年的靈丹,獻給劉安說:“吃了這些東西您便可以成仙了。”有的巫師道人住在劉安家為他現(xiàn)場熬制妙藥。他們拿著誘人的妙藥對劉安說:“您吃了這些東西便可以得道了。”劉安十分高興,他重賞了給他獻丹獻藥的人,將這些靈丹妙藥都收藏好。
劉安有了巫師術士道人們獻的這些丹、藥,修道更全心全意了。他每天念咒吃藥,真的有一天,劉安忽覺身輕氣爽,不知不覺竟飄了起來。原來,他真的得道了。他慢慢地成為仙人升天了。
他的妻子一看,丈夫得道升天了,便將那些靈丹妙藥也拿來吃,果然也成仙升天了。接著,劉安家其他的人都爭著吃那些剩下的靈丹妙藥,一個個都得道飛升仙境。
后來,連劉安家那些雞、鴨、貓、狗,因為舔食了盛藥的器皿里的殘余仙藥,也都隨著成仙升天了。
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事,一個人得勢升官,家中親戚和那些與他有關系的朋友,都跟著沾光,一個個飛黃騰達起來。這種丑惡的裙帶關系,是社會的一大公害。
播音主持寓言故事朗讀篇2:猴子現(xiàn)巧遭禍
一群猴子住在江邊的一座山上。這座山飛瀑流泉,樹木繁茂,風景十分秀麗。每年春天過后,滿山遍野都長著野果。說不清是什么年月,一群猴子來到這山上安家落戶,從此以后,一直過著不愁溫飽、悠然自得的生活。
有一天,吳王帶著隨從乘船在江上游玩,當他在江兩岸的奇山異峰中發(fā)現(xiàn)這風景秀麗的猴山時,感到異常興奮。吳王令隨從在猴山腳下的江邊泊船,帶領他們下船登山。
山上的猴子們往日的平和與寧靜,突然被這么多上山來的人打破了。猴們面面相覷,它們嚇得驚慌失措四下逃走,躲進荊棘深處不敢出來。
有一只猴卻與眾不同,它從容自得地停留在原地,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手舞足蹈,滿不在乎地在吳王面前賣弄著它的靈巧。吳王拉開弓,用箭射它,這只猴子并不害怕,吳王射過去的箭都被它敏捷地抓住了。吳王有些氣惱,便命令隨從們一起去追射這只猴子。面對這么多人射過去的箭,猴子難以招架,當即被亂箭射死。
吳王回頭對他的隨從們說:“這個猴子,倚仗自己的靈巧,不顧場合地賣弄自己,以至于就這樣丟掉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可悲。你們都要引以為戒,千萬不要恃才傲物,在人前顯示和賣弄自己的一點雕蟲小技。”
智慧的人知道藏而不露;有了一點點本事就喜歡賣弄的人是愚蠢的。他們不是弄巧成拙被人笑話,就是最終落個失敗的下場。
播音主持寓言故事朗讀篇3:陽谷的愚忠
有一次,楚軍與晉軍在鄢陵交戰(zhàn),雙方龍爭虎斗,直殺得天昏地暗。楚國的國君楚恭王也親自率兵參加這場血戰(zhàn),一連幾天相持不下,激戰(zhàn)中,楚恭王身負重傷,只好鳴金收兵,暫回營中。
楚王的大司馬子反,在前線奮戰(zhàn),又累又渴,一回到營帳就直嚷著要喝水。子反有個叫陽谷的仆人,平時對主人一向忠心耿耿百般愛護,此刻一見主人這般模樣,趕緊搬來一壇酒,讓子反解渴,并用汗巾一個勁地替子反擦汗。司馬子反這個人向來嗜酒如命,見了酒便什么都忘了,拿起酒杯便不醉不休。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一喝上酒,哪里還顧得上眼下正大敵當前,軍營帳外,叫戰(zhàn)聲聲。子反一杯接一杯喝了個一醉方休,直至醉倒床上。
休戰(zhàn)半日,楚恭王準備重新開戰(zhàn),迎擊晉軍。恭王派人去司馬子反帳中催他出戰(zhàn),不料子反正醉意沉沉,睡在床上鼾聲大作,哪里能起床打仗。于是仆人陽谷又對來人說子反胸口痛,不能出戰(zhàn)。
恭王聽說大將在這緊急關頭病了,十分著急,便親自到子反帳中探望。楚恭王剛一進帳就聞到一股濃烈的酒味,頓時氣得臉色發(fā)紫。恭王指著睡在床上的子反大聲喝道:“今日之戰(zhàn),關系重大,寡人親自出戰(zhàn),身受重傷,指揮全軍就完全靠你了,誰知你在這緊要關頭竟敢胡來,這不是存心要讓楚國亡國嗎?像你這樣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的嗜酒之徒,還能再率兵打仗嗎?罷!罷!罷!這仗不能打了!”
楚恭王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撤軍回朝。子反的仆人陽谷后悔得不知所措,求恭王原諒子反,自己愿替子反頂罪。恭王冷笑道:“你作為仆人,一味只知道嬌寵自己的主人,你的罪過也不輕。子反作為國家大將,誤了國家大事,你頂替得了嗎?”
楚恭王回朝后,按軍法將司馬子反斬首示眾,以戒眾人。子反的仆人陽谷從此離開楚國,不知去向。
作為仆人的陽谷,愛護主人,對主人忠誠無可厚非,但不顧場合,不考慮后果,在戰(zhàn)爭的緊急關頭還滿足主人喝酒的愛好,結(jié)果誤了國家大事,使主人召來殺身之禍,悔之晚矣。這種不講原則、不顧后果的愛實在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