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小寓言故事
200字小寓言故事篇1:居心叵測
當時樓緩早已居心叵測,可是他還假惺惺地對趙惠文王說:“大王把這么重要的外交重任交給我,我一定誓死效忠,請大王放心,我走后,請大王多保重。”
趙惠文王很受感動地說:“那就請你不要食言,實踐你的承諾,我等你早日歸來。”
這時樓緩流著眼淚,跪下說:“臣出使他國,并不考慮保全性命。可是臣顧慮臣走后在趙國的聲譽問題。”
趙惠文王不解地問他怎么回事。
樓緩說:“臣不求茍且偷生,卻追求美好的名譽。可是我離開趙國后,肯定會有很多嫉恨我的人散布惡言惡語對我進行誹謗,猜疑我是否會里通外國,如果大王您輕信他人之言,那么受害的是我,您說到那時我能回趙國嗎?”
趙惠文王聽后,非常誠懇地對樓緩說:“你放心吧,我發誓,絕不會聽信任何謠言。”
樓緩走后便逃到魏國去了,并贈送給魏國很貴重的禮物。
消息傳來,趙惠文王執意不信,并說:“我向樓緩發過誓,決不相信任何傳言。”
大臣們看趙惠文王執迷不悟,非常生氣。“居心叵測”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200字小寓言故事篇2:梁上君子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寔(音:實)。每次別人遇到什么紛爭的時候,都會請陳實出來主持公道,因為大家都知道陳實是一個忠厚誠懇的大好人,每個人都很喜歡他、聽他的話!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饑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別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為沒有工作可以做,變成了小偷,專門去偷別人的東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溜進陳實的家,準備等陳實睡覺以后偷東西,這個小偷不知道陳實發現他躲在屋梁上面,不過陳實卻假裝沒看到,安靜地坐在客廳里喝茶。過了一會兒,陳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廳,對著大家說:“你們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間去努力,等我們老了以后再努力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要養成努力向上的好習慣,長大以后才能對社會、家庭,還有自己有好的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歡享受,這些人的本性并不壞,只是他們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才會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壞事情,你們現在把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梁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聽,嚇得趕快從屋梁上爬下來,跪在陳寔的前面:“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請您原諒我!”陳寔不但沒有責罵小偷,還非常慈祥的對小偷說:“我看你不象是一個壞人,可能是因為生活困苦所逼,我現在給你一些錢,你不要再去偷東西了,好好努力,做錯事情只要能改過,你還是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動的哭著對陳寔說:“謝謝陳老爺!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后來,這個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壞習慣改掉,努力做事,成為一個大家都稱贊的好青年!
200字小寓言故事篇3:臨難不懼
孔子周游列國,路過匡地。由于孔子跟陽虎外貌相似,而陽虎曾侵犯過這地。所以,當地人就包圍了孔子。孔子的學生子路來救他時,發現老師談笑風生,就問他為何還有這樣的興致。孔子回答說:“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聽了老師一席話,子路對孔子非常佩服。
200字小寓言故事篇4: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于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于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于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杰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后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于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大家的好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杰作《兩都賦》相比。由于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200字小寓言故事篇5:滿城風雨
黃州潘大臨善于寫詩,經常有佳句。謝無逸寫信問他,最近可有什么詩作,他回信道出秋天的景物,件件是佳句,昨天剛剛寫出一句好詩:“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租人來了,詩意全消,所以只有這么一句奉上。
【解釋】: 城里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