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賞析
好故事當然要賞析,特別是經典悠久的中國寓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賞析篇,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寓言故事賞析篇1: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采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贊后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后,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胡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里,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么?”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扎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中國寓言故事賞析篇2:薛譚學唱歌
古時候有個叫薛譚的人喜歡唱歌,他唱的歌很好聽。薛譚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是拜當時唱歌唱得非常好的秦青為老師,向秦青學唱歌。秦青也很耐心地教他,告訴他應該怎樣練音,怎樣唱出節拍,怎樣在唱歌時投入情感等。薛譚學了一段時間后,他唱的歌好聽多了;但是他還沒有把秦青的本領全部學到手便自以為學會了,可以出師了,便向秦青提出要告辭回家。
秦青聽到薛譚不打算繼續學習而要告辭回家的意思后,也不勸阻他,就在薛譚臨行的這天,在郊外的大路旁擺設著酒為他送行。當飲完臨別酒后,秦青自己卻向著他的學生——薛譚打著節拍,自己唱著送別的歌曲。秦青唱著、唱著,他的歌聲慷慨悲壯,在樹林中縈繞,樹木都仿佛被這抑揚動聽、悲壯激昂的歌聲振動了;那歌聲優美動聽、婉轉宏亮,在天空回蕩,連天上的彩云也仿佛是被什么阻住,也不浮動了,好像佇立在天空靜聽著。
聽到秦青為他送行唱的歌一會兒慷慨悲壯,抑揚動聽;一會兒優美宏亮,婉轉悠揚。薛譚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學完秦青老師的全部技術,自己唱的歌遠不及老師唱的好,內心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薛譚忙向秦青道歉,請求回到老師身邊繼續學習深造。從此以后,薛譚一輩子也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了。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學無止境。要想真正學有所成,就不能只滿足于一知半解,否則便不會有任何成就。
中國寓言故事賞析篇3:老海龜的悲劇
海島的沙灘上,有一只巨大的海龜。它曬著溫暖的太陽,慢慢地爬動著,感到十分愜意。
有一只小海鷗飛來,停歇在海龜的背上問:
“老爺爺,您多大年紀了?”
“不大不小,整整100歲。”海龜慢吞吞地說。
“呀!您這么大年紀,一定到過許多許多地方吧?一定有很大很大本領吧?您……”好奇的小海鷗,連珠炮似地發問道。
老海龜來神兒了,它伸長脖子,昂起頭,微微晃動著,夸耀地說:
“這個嗎,太平洋我是游遍了;荒涼的小島我全蹓跶過;最深的海底我也曾去觀過光。至于我神通廣大的本領,說起來準讓你羨慕得流口水……”
海龜正說得泡沫四濺,小海鷗忽然驚恐地飛開了。一個漢子走過來,用力把海龜翻個四腳朝天。那漢子走開時笑著說:
“現在我沒空兒,過半天再搬你上船去。”
老海龜知道大事不好,只等著倒霉啦。小海鷗見老海龜仰面躺著不動,飛過來吃驚地說道:
“神通廣大的老爺爺啊,您就這么等著別人弄走嗎?”
老海龜聽了,慚愧地把兩只前腳遮住了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