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精選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是一個有名出版社,關于他們出的中國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精選篇,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寓言故事精選篇1: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玻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玻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扁鵲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后悔莫及。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中國寓言故事精選篇2:雕和沙漠
雕住在沙漠里。沙漠里沒有泉水和森林,雕于是飛得很高,在高空盤旋,為要望見它所要望見的東西。它望見東方有渺渺茫茫的無邊無際的大海,北方有郁郁沉沉的連綿幾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的忽飛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平鋪著像天鵝絨一般的綠地。
雕于是往東海去汲水,去時五千里,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回時也是五千里。往北方森林去采伐樹枝,來回也各有五千里,晚上也回沙漠住宿。它往西方和南方去旅行,每天都飛一萬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
雕這樣實在太忙碌、太辛苦了,所以東海說:“這么急忙忙,又何必呢。多在我頭上飛翔一會兒罷,看看我的領土,測覽瀏覽這兒的風物。我的領域可不小,還有很別致的島嶼和各種希奇古怪的龍魚海獸。你愛暴風雨么?等一忽兒,他們就來了,也夠你瞧的。晚上,在海邊的無論哪一個巖穴里,你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
但是雕回答說:“再見!我明天再來罷。”汲了水,在海上飛了一會兒就回去了。
北方的森林也說:“朋友,多留一會兒罷;天晚了,就住一夜去罷。你中意我這里么?這里沒有什么別的好處,就是從古以來還不曾有一個人走遍過我的境界,還能算是個大國哩。這里的人民也都還樸實,很可以同住的,他們只有一種脾氣,就是男子喜歡跳舞,女人愛好音樂。你愿意見見他們么?我可以介紹你和夜鶯相識。我真希望你在這里多留幾天;在我這里過夜一閉上眼睛就是所謂無窮的森林的夢,無論看見夏天的深綠,冬天的白雪,都不會有一個盡頭的……”
但是雕同樣回答說:“再見!我明天還要來。”就銜起了一根枝條,在森林上面兜了一個圈子,便徑直飛回去了。
西方花一般的云霞,對雕使盡了誘惑的婀婀娜娜的媚態,說道:“多陪我舞一會兒罷,我們就這樣舞著舞著,一直舞上西天去,不再下來罷。噯,和你在一塊兒,我是多么快樂啊。”
但是雕,和一切匆忙的旅客一樣,同西方的彩霞齊飛了一會,就說:“再見!你是多么美麗呵。”
南方的綠地,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天本人一樣,對雕說:“你怎么總是匆匆地在空中飛翔一會兒就走呢?下來吧,和我討論一個問題:陽光加勞動加愛情,是不是等于生活?……”
雕說:“是的,我懂得春天了。但是,再見,我要再來的!”
雕在晚上睡在沙漠上自己的窩里,常常因為白天的興奮,長久不能入睡。那時雕就對自己說:“的確,我成了一個事務人了,好像無所謂地忙個不休。但是,我難道不愛東方、北方、南方和西方么?它們都是多么優美呵。可是,我也實在舍不得晚上在沙漠懷里休息的那科滋味和早上在它上面飛起與盤旋的那種快樂哩。所以,這是真的:我已經有心要帶大海的水、森林的枝葉、西方的彩霞和南方的春天到我的沙漠里,于是我將要更加忙碌不休哩。然而無論怎樣我總要這樣做,而且我總能完成我的計劃的,我所愛的沙漠總有一天會產生泉水和森林的。雖然這個實際的目的,看起來好像是荒唐的幻想,但是,這是實在的,我自己想想都高興。”
雕于是繼續地往返奔波,并不以此為辛苦。
中國寓言故事精選篇3:三個人爬山
有那么三個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們可也正像你說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風。
那第一個人,喜歡爬一步回頭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當看重自己的成績,所以他隨時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經爬到什么地方啦。這樣,他爬了一段,覺得的確已經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離山頂也差不多了罷。”就仰起頭來向上看看,可是山頂簡直看都還看不見呢。這個人忽然覺得很無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無意思的事情。他說:“我爬了這半天,還是在山腳,那么我什么時候才能爬到山頂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頭罷。”所以他就回頭下山了。
那第二個人,可是一口氣就爬到了半山;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別人羨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點驚訝自己會爬得這樣快。所以他就坐了下來,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著實有些滿意。他說:“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總還算得不錯罷。然而老子已經爬得這樣多了,也夠辛苦的;說到功績,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們用小轎子來抬,也不算過份罷。這點資格,老子是應該有的。”這話并非開玩笑,他是真的這樣想,并且這樣做了,所以他老坐著休息,等人家用小轎子去抬了他上山頂。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沒有上山去或下山來,也許他今天都還坐在那兒等呢。
只有那第三個人,似乎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為他是平常人罷,他覺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艱難,而以為別人能夠爬,他也就能夠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無用處,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這樣,我們看見,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頂;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