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寓言是帶有諷刺或勸解性的故事,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簡單的故事中。有關源自于寓言故事成語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篇,希望你們喜愛!
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篇1:不識時務
東漢獻帝時,政權完全操眾在大臣的手中,漢室已經面臨危機,作為皇帝的子孫劉備想找機會挽救漢朝的危機,可是他始終找不到好的根據地。
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訪當時很有才學的隱士司馬徽。司馬徽被他的誠心感動了,問明了情況后對劉備說:你之所以沒有很好的機會,是因為你沒有好的人才幫助你。劉備想了一會兒,不明白地問說:幫助我的人都很有才華,糜竺和簡雍兩人能文,張飛和關羽能武。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才呀!司馬徽笑著說:他們確實很有潛力,可惜都是沒有經驗的年輕人,不知道時事,更不明白該如何來適應時代的潮流,而你要找的應該是懂得人情事理,能夠通權達變的人,來幫助你,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篇2:不遺余力
戰國時,秦國起兵攻打趙國。趙國調集兵力迎戰,結果秦軍迫使趙國屈從求和。趙國決定派身份最高的使者鄭朱去談判。大臣虞卿不主張讓鄭朱去秦國。認為這樣做,反而抬高了秦國,疏遠了其它鄰國。趙王沒采納這個意見,仍派鄭朱前往,結果秦國更加猖狂。
秦國圍困趙國國都邯鄲,逼迫趙國割讓六座城市。虞卿問趙王:陛下,你聽說秦軍撤退時的軍容么?趙王說:他們攻時不遺余力,退時卻疲勞不堪!虞卿說:對呀!這樣我們就不要輕易割讓城市了。
遺:留。余力:剩余的力量。不遺余力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也不保留的意思。
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篇3:不因人熱
東漢時,有個愛讀書的人,名叫梁鴻。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親去世,家里日漸貧窮起來。
梁鴻雖然家里窮,但讀書非??炭?,才學很高,遠近都有點名氣。后來,他被推舉進全國的最高學府---太學深造。由于缺錢用,他抽出一些時間替人家放豬。為此,太學里一些有錢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梁鴻人窮志不窮,逐步養成了孤傲的脾氣,不把有錢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們分開,自己燒飯。
一天,一個同窗生火做飯后,見梁鴻還沒有生火,便友好地請梁鴻用他的熱炊具煮飯。但梁鴻不領他的情,高傲地說:“我梁鴻從來不用別人熱的炊具煮飯。”
梁鴻說罷,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來煮飯。
三年后,梁鴻從太學畢業,回到家鄉,娶了個名叫孟光的丑姑娘,在霸陵山隱居起來。有一次,他寫了一首《五噫之歌》,諷刺了統治者,結果遭到追捕。梁鴻帶了孟光逃到江南地區,以當傭工為生,窮困不堪,最后悲慘死去。
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篇4: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游山玩水。后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后,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