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成語簡短的
寓言故事成語簡短的篇1:妄自尊大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殘酷的壓迫和欺壓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勸諫,希望厲王能改邪歸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厲王的重視,反而被奸臣所嘲笑。
凡伯眼看著漸漸衰弱的國勢,內心格外焦急,于是就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小人。詩的大意是說: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的事情當做兒戲。憂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還能夠防止;但是,一旦憂患越來越多,那就像讓火焰熊熊燃燒一樣,就沒有辦法補救了。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厲王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再也沒讓他回來過。
寓言故事成語簡短的篇2:未雨綢繆
詩經”中有一篇標題為“鴟鸮”的詩,描寫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鳥,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幾句詩:“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說: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把巢堅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來,大家把這幾句詩引伸為“未雨綢繆”,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寓言故事成語簡短的篇3:聞雷失箸
東漢末年,豪強并起,北方涿縣的劉備也趁亂拉起了隊伍。由于徐州牧陶謙等人的推薦,劉備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領兵駐扎徐州、下邳一帶。但不久就被呂布、袁術打敗,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劉備是一個有膽識的人,即給他以很高的禮遇。但是,劉備卻一直胸懷異志。當時,漢獻帝劉協由于不滿曹操專權,將機密詔令藏在衣帶中,要車騎董承組織力量誅滅曹操。劉備也是董承聯系的對象之一。
正當董承等人密謀策劃的時候,有一天曹操來到了劉備的住處。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閑談。曹操突然問劉備:“你說當今天下誰可以稱得上英雄?”劉備故意說:“我看袁紹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搖搖頭,說:“我說,當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稱得上英雄!袁紹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劉備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因此,多少天來,他表面上一直裝得庸庸碌碌,常常在菜園子里消磨時間,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胸無大志的凡夫俗子。現在,曹操竟當面把自己說成是英雄,他不覺大吃一驚,連手中的匕箸也嚇得掉到了地上。恰巧,這時正好突然響了一個霹雷。劉備乘機掩飾說:“這聲霹雷真響,嚇得我把匕箸都失落在地。”
劉備知道曹操對自己的看法后,便決心參加董承等人謀劃的誅殺曹操的活動。但尚未等到他們動手,已被曹操發覺,董承、王子服、吳子蘭等都被誅殺。只有劉備和在外地的馬騰漏網。
后來,人們從這個故事引申出“聞雷失箸”這個成語,比喻內心驚慌,巧為掩飾。后亦比喻一場虛驚。
寓言故事成語簡短的篇4:無可奈何
漢武帝時,由于統治階級對內以嚴酷的手段進行治理,對外又不斷地進行擴張,對百姓強征暴斂,使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廣大農民,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們紛紛舉行起義,起義隊伍大的數千人,小的幾百人,自立旗號,攻打城池,奪取武庫,釋放死囚,殺官員,在鄉里搶劫富豪,救濟貧民,響應者不計其數。起義震驚了當時的皇帝和朝中大臣,他們都很害怕,急忙調兵遣將,派重兵前去武力鎮壓。然而,起義的隊伍卻越戰越勇,有不可阻擋之勢。皇帝和大臣們恐慌了,只得調集了更多的軍隊,執行殘酷的殺戮政策,一下子殺了一萬多人,還殺了給起義軍運送糧食的幾千人,這樣,幾年后才捕獲了一些起義軍首領。
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義者和沒被殺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來,占領山嶺和水鄉,使水陸交通阻塞,他們往往成幫結伙地襲擊官軍,鬧得聲勢很大,統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對起義軍毫無辦法。于是朝廷又制定了《沉命法》規定:對于成伙的盜賊沒有發覺的,或者已經發覺應捕獲而沒有能夠捕獲的,凡年俸祿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主要責任者,一律處死。打這以后,小官吏怕殺頭,雖有農民起義者也不敢揭發,怕揭發了抓不住人,自己觸法并牽連郡太守,而郡大守也不愿意他們揭發,所以,農民起義軍隊伍越來越壯大。無可奈何這句成語,在這個故事中是用來形容統治者對農民起義恨之入骨,干方百計想消滅他們,但起義軍卻越戰越勇,聲勢越來越大,統治者對此只能懷恨在心中,卻毫無辦法。
AAA篇5:先聲奪人
宋國的司馬華費逐,有三個兒子:華驅、華多僚和華登。華多僚得國君宋元公的信任,就經常在元公面前說兩個弟兄的壞活。華登被迫逃亡到國外后,他又在元公面前誣陷華驅,說他打算接納逃亡的人。宋元公經不住華多僚的一再挑撥,便派人通知華費逐,叫他驅逐華驅。華費逐知道這件事是華多僚干的,恨不得殺了他,但又只得執行元公的命令,準備叫華驅去打獵,然后打發他走。華驅了解到這是華多僚干的壞事,本想殺了他,但又伯父親傷心,決定逃亡。臨行時,華驅打算與父親告別。不料,在朝廷上遇見了華多僚。他一時性起,就與侍從殺死了華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國。元公請齊國的烏枝鳴幫助守衛城池。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華登帶領了吳國的一支軍隊,前來支持華驅攻打宋國。眼看華登的隊伍快要來到,有位名叫淄的大夫對烏枝鳴說:“兵書《軍志》上有這樣的話:先向敵人進攻可以摧毀敵人的土氣;后向敵人進攻要等待他們士氣衰竭。
何不乘華登的軍隊很疲勞和還沒有安定而進攻?如果敵人已經來到而且穩住,他們的人就多了,到那時我們就后悔不及了。”烏枝鳴聽從了濮的建議。結果,宋國和齊國的聯軍擊敗了吳軍,俘虜了兩個將領。但是,華登率領余部又擊敗了宋軍。宋元公想逃,淄攔住他說:“我是小人,可以為君王戰死,但不能護送你逃跑。請君王等待一下。”淄說完這話,一面巡行,一面向軍士們喊道:“是國君的戰士,就揮舞旗幟:”軍士們按照他的話揮舞旗幟。宋元公也壯著膽下城巡視,對軍士們說:“國家敗亡,國君死去,這是大家的恥辱,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罪過,大家拼死打吧!”烏枝鳴命軍士們用劍與叛軍拼博。齊軍和宋軍一起攻打華登,華登支持不住,節節敗退。淄沖到前面刺死華登,將他的頭砍下、裹在戰袍里,一邊奔跑一邊喊道:“我殺了華登了!我殺了華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