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摘抄
寓言故事適合閱讀,也適合摘抄下來好好欣賞。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寓言故事摘抄篇,希望你們喜愛!
寓言故事摘抄篇1: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寓言故事摘抄篇2:小時了了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宇文舉,是孔子的二十 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于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 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 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 人除了他的親戚,其余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后,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 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 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后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后,他隨口說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 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后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 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 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里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 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后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 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后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寓言故事摘抄篇3: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寓言故事摘抄篇4: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于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賈黃中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一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
宋大宗十分高興,夸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一定會丟失;此外還特地召見了賈黃中的母親,贊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后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如果做得太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為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寓言故事摘抄篇5: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辭美好,說起話來娓娓動聽。起初,孔 子很喜歡這個弟子,以為他一定很有出息??墒遣痪茫鬃颖┞冻鰬?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給弟子講課,發現宰予沒有來聽課,就派弟子去找。 一會兒,去找的弟子回來報告說,宰予在房里睡大覺。 孔子聽了傷感他說: “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不能粉刷。最初我聽到 別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一定與他說的一樣;現在我聽別人的話 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為。就從宰子起,我改變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