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范文500字
寓言化書寫是新時期以來眾多作家創作的一個顯著傾向。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寓言故事的范文篇1:豹子捉老鼠
有個叫猗(yi)于皋的人聽說尾勺氏養了一只豹子,非常擅長捕獵,不禁十分羨慕。他想,要是我也能有一只豹子來幫自己捕捉動物,那該有多好!于是,他不惜用一對上好的白璧的代價將尾勺氏的豹子換到了手。
猗于皋得了豹子非常高興,他大擺筵席,邀請朋友來喝酒慶賀。酒過三巡,他把豹子牽到院子里讓朋友們觀看。這頭豹子果然長得勇武極了。金黃色的皮毛閃閃發亮,又小又尖的耳朵直豎在頭頂,兩只眼睛光芒四射,四肢直而長,走起路來輕盈而矯健。猗于皋得意地向大家夸耀說:“你們看看我這頭豹子,多強壯、多勇猛!它的本領可高強了,沒有它抓不到的動物,我就指望它幫我了!”
從此以后,猗于皋特別寵愛這頭豹子,待它非常好。豹子的脖子上套著鍍金的繩子,還系著飾有美麗紋彩的絲綢,天天都有新鮮的家畜肉吃,過的簡直是達官貴人的生活。猗于皋常常一邊撫摸著豹子的腦袋喂東西給它吃,一邊自言自語地說:“豹子啊豹子,我如此厚待你,你可不要辜負了我的希望啊,哪一天,你才能對我有所回報呢?”
有一天,一只大老鼠從房檐下跑過,猗于皋嚇了一跳,急忙跑過去解開豹子,叫它去撲咬老鼠。可是豹子漫不經心地瞧了老鼠幾眼,又去做它自己的事了,完全置之不理。猗于皋非常生氣,指著豹子大罵道:“難道你忘了我是怎么對你的嗎?竟然這樣回報我!下次你再敢這樣,我就要不客氣了!”又一天,又有老鼠跑過,猗于皋又讓豹子去撲。豹子似乎忘了猗于皋的警告,仍舊無動于衷。猗于皋這次真的大動肝火,他憤怒地取過鞭子狠狠地抽打豹子,邊打邊罵:“你這沒用的畜牲,只知道享樂,什么事也不愿做,在我對你好了一場!”豹子又痛又委屈,大聲嗥叫著,用哀求的眼神看著猗于皋,好像是希望他體諒自己。可是猗于皋根本不顧這些,更加用力地鞭打它,豹子身上凸起了一條條的血痕。
此后,豹子的生活一落千丈,猗于皋用普通的繩索換下了鍍金的繩子,把豹子關在牛羊圈里,每天只給它酒糟吃。豹子每天沮喪得流淚,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猗于皋的朋友安子佗聽說了這件事,趕來責怪他說:“我聽說巨闕寶劍雖然鋒利,但補鞋卻不如尖利的錐子;錦繡絲綢雖然漂亮,但用來洗臉卻不如一尺粗布。花紋美麗的豹子雖然兇猛,但捉起老鼠來卻不如貓。你怎么這樣蠢,為什么不用貓去捉老鼠,放開豹子去捕捉野獸呢?”猗于皋高興了:“對呀!”于是他按安子佗說的去做,很快,貓把老鼠全捉完了,豹子也抓來了許許多多野獸,數都數不清。
各人都不是全才,只有知人善任,才不會做出叫豹子去抓老鼠的荒唐事來。
寓言故事的范文篇2:罵船如神
顏淵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討教說,我曾經乘舟渡過一個深潭,艄公駕船的本領神奇莫測。我問艄公駕船到您這份上可以掌握嗎?他肯定地回答說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經過練習便可以學會,若是會潛水的人即使從未接觸過船也能操作自如。對于艄公的一番道理,顏淵自稱并不理解,但是艄公不肯作進一步解釋,只好向孔子求教。
孔子聽罷弟子的介紹,向顏淵解答個中奧妙:游泳能手是不會懼怕水的,他對學習駕船不存在恐懼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長潛水的人把陸上和水中看成一碼事,把船行和車駛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當一回事。所以,即使從沒駕過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是位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他打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個參與賭博的人,用瓦塊為賭注,心理毫無負擔,賭起來輕輕松松,對輸贏泰然處之反而常常獲勝;他用衣物下賭,就有些顧忌;如果他用黃金下賭,那就會顧慮重重,心情緊張,懼怕輸掉賭資,他會患得患失。其實賭的規則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產生怕輸的負擔,技巧就難以發揮。
打完比喻,孔子對顏淵下結論:凡是以外物為重,懷有恐懼心理,那么內心必然怯弱而使行為顯得笨拙猶豫。否則,就會是相反的表現。
藝高人膽大。膽大來自于平日的勤學苦練。有了這個基礎,信心就會建立。自信可以使人產生精神力量,通向成功。
患得患失、內心怯懦常會令人遭到失敗。
寓言故事的范文篇3:馴養斗雞
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盛行斗雞。舉國上下不乏斗雞愛好者。其中最酷愛此項活動的莫過于齊王。王宮內養了不少斗雞,他為了取得勝利,專門派人到紀國雇請出生于馴養斗雞世家的紀渻(sheng)子。
紀渻子是馴養斗雞的高手,有一套祖傳的方法,齊王是斗雞迷,把紀渻子雇來10天后便召見他,詢問斗雞的搏斗功夫馴出來沒有。
紀渻子稟告齊王說:“還沒有。它近期表現為內心空虛而神態高傲,模樣盛氣凌人。”齊王知道這種精神狀態是浮躁的表現。還沒到火候。
又過了10天,齊王心里憋得不耐煩了,傳旨紀渻子匯報馴養情況。誰知紀渻子說仍沒馴成熟。眼下斗雞聽到其他雞的啼聲,看到雞的影子僅只有反應。他勸齊王再等段時間,如果急于求成,會前功盡棄。
齊王聽了他的勸,又熬過了10天,不見馴雞的消息,心中十分窩火,派人把紀渻子抓進宮殿。不等齊王發問,紀渻子說:“差不多了,馴養已到關鍵階段,斗雞目前的目光過于敏銳,雖有斗志,但心中充滿著傲氣和怒氣……”齊王打斷他的匯報,問他現在能不能參戰。
紀渻子果斷地否定說:“不行!”
齊王發怒地喝道:“我宰了你,我不能再等待了!”
“大王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同意去參戰,斗雞此時參斗,難操勝券。”
聽紀渻子如此回答,齊王認為馴養師是個誠實而又勇敢的人,遂收回成令,讓他繼續馴養。
紀渻子走后,齊王在期盼中又苦苦的熬了10天。齊王不等紀渻子進宮,帶領一班隨從徑直到馴養場。此次齊王作好了要么交斗雞,要么交人頭的決定。
在雞場,紀渻子迎見齊王:“差不多了!”
皇上聽畢問他:“可以參斗?”
“完全可以。”紀渻子肯定地回答,“現今斗雞雖遇挑戰者向它鳴叫,仍神色自若,視而無見,毫無反應。看上去像一只木雞。”
齊王轉怒為喜,親自看見斗雞,只見它昂首挺胸,精神安定專一,不驚不動。連連叫絕:“好雞,好雞!”喜不自勝。他令人把挑戰雞引到斗雞面前,這些雞一看見紀渻子馴養的斗雞望而卻步,腿都嚇軟了,轉身便逃。膽大的與它斗不了幾個回合,紛紛狼狽逃竄。
真正有本領和才能者,都能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馴養斗雞的大師重視精神品質的修煉,反映出他的德才觀。這個寓言啟示人們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大器。